天天看點

寒暑假溺水、燒燙傷等意外事故高發,深圳一男孩誤食藥品中毒

作者:南方都市報

前幾天,深圳宣布全市推遲一周開學。有資料顯示,寒暑假孩子們意外傷害事故(溺水、燒燙傷、中毒等)的發生率也更高。這天,深圳市薩米國際醫療中心(深圳市第四人民醫院)急診科,就來了一位藥物中毒的孩子。

包皮術後竟藥物中毒,前往急診洗胃搶救

患者是一名13歲的男孩,前一天剛做了包皮環切術。第二天孩子自己用藥,拆開了醫院開的高錳酸鉀外用片。吞下藥片後,孩子感到口腔内、消化道内仿佛灼燒起來,于是家長将孩子緊急送我院急診搶救。得知孩子誤服了高錳酸鉀後,醫護人員立即反複多次給他洗胃,直到析出的胃内容物無色為止。洗胃過程中孩子數次出現嘔吐。孩子以“高錳酸鉀中毒”收治消化内科進行後續治療,經過幾天觀察治療,最終康複出院。

何為高錳酸鉀?為何如此厲害?

所幸孩子誤服高錳酸鉀,出現食管不适後及時告知家長并送醫,未造成嚴重後果,要是誤服量過大或送醫不及時,後果不堪設想。說到這裡,有些人可能還沒明白,不是醫院開的藥嗎?怎麼吃了就中毒了?

寒暑假溺水、燒燙傷等意外事故高發,深圳一男孩誤食藥品中毒

高錳酸鉀

高錳酸鉀是一種強氧化劑,主要用于殺菌和抑菌,臨床上常用它的不同配比水溶液沖洗或坐浴治療肛門、會陰等部位的發炎。高錳酸鉀對粘膜有腐蝕性和刺激性,誤服後很容易灼傷消化道,接觸眼睛很容易造成眼部刺激和灼傷,甚至失明。不重視高錳酸鉀類藥品的安全管理,經常會導緻兒童受傷。

寒暑假溺水、燒燙傷等意外事故高發,深圳一男孩誤食藥品中毒

《1歲男孩誤食高錳酸鉀緻口腔潰爛》

寒暑假溺水、燒燙傷等意外事故高發,深圳一男孩誤食藥品中毒

《3歲幼兒誤食高錳酸鉀緻口腔嚴重燒傷》

如何預防誤食藥品中毒

人們常說,是藥三分毒,我們了解的“毒性”主要還是藥物不良反應。然而不重視藥品的安全管理,誤服藥品産生的毒副作用可能遠遠超乎你想象。那麼,如何來減少此類事情的發生呢?

1.避免用“藥是糖”誘導兒童。給藥過程中,避免使用誘導性語言,如告知孩子“藥是糖”等。因很多藥品為了掩蓋苦味、臭味會使用矯味劑或糖衣技術,兒童用藥後可能因“找糖吃”誤服,建議家長喂藥時不欺騙兒童,同時告知為何吃藥。

2.妥善保管藥品。不要将藥品放在顯眼處。孩子好奇心強,異形片、彩色藥品等外觀與糖果相似的藥品容易吸引兒童。必要時使用帶鎖醫療箱,并置于高處。

3.避免在兒童面前服藥。别在兒童面前吃藥,兒童喜歡模仿成人,如果家長在他們面前吃藥,可能引起其模仿。

4.加強教育。加強兒童教育,不得自行取用藥品。

薩米醫療急診科李福平主任介紹,醫院有過不少因兒童誤食藥品中毒的接診記錄,此種情況還是應加強看管,盡量避免此類事故發生。一旦發生兒童誤食藥品等情況,家長一定要趕快撥打120急救電話及時就醫,同時将藥品的包裝一起送至醫院,友善醫生根據藥品進行針對性治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