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寒暑假溺水、烧烫伤等意外事故高发,深圳一男孩误食药品中毒

作者:南方都市报

前几天,深圳宣布全市推迟一周开学。有数据显示,寒暑假孩子们意外伤害事故(溺水、烧烫伤、中毒等)的发生率也更高。这天,深圳市萨米国际医疗中心(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就来了一位药物中毒的孩子。

包皮术后竟药物中毒,前往急诊洗胃抢救

患者是一名13岁的男孩,前一天刚做了包皮环切术。第二天孩子自己用药,拆开了医院开的高锰酸钾外用片。吞下药片后,孩子感到口腔内、消化道内仿佛灼烧起来,于是家长将孩子紧急送我院急诊抢救。得知孩子误服了高锰酸钾后,医护人员立即反复多次给他洗胃,直到析出的胃内容物无色为止。洗胃过程中孩子数次出现呕吐。孩子以“高锰酸钾中毒”收治消化内科进行后续治疗,经过几天观察治疗,最终康复出院。

何为高锰酸钾?为何如此厉害?

所幸孩子误服高锰酸钾,出现食管不适后及时告知家长并送医,未造成严重后果,要是误服量过大或送医不及时,后果不堪设想。说到这里,有些人可能还没明白,不是医院开的药吗?怎么吃了就中毒了?

寒暑假溺水、烧烫伤等意外事故高发,深圳一男孩误食药品中毒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主要用于杀菌和抑菌,临床上常用它的不同配比水溶液冲洗或坐浴治疗肛门、会阴等部位的炎症。高锰酸钾对粘膜有腐蚀性和刺激性,误服后很容易灼伤消化道,接触眼睛很容易造成眼部刺激和灼伤,甚至失明。不重视高锰酸钾类药品的安全管理,经常会导致儿童受伤。

寒暑假溺水、烧烫伤等意外事故高发,深圳一男孩误食药品中毒

《1岁男孩误食高锰酸钾致口腔溃烂》

寒暑假溺水、烧烫伤等意外事故高发,深圳一男孩误食药品中毒

《3岁幼儿误食高锰酸钾致口腔严重烧伤》

如何预防误食药品中毒

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我们理解的“毒性”主要还是药物不良反应。然而不重视药品的安全管理,误服药品产生的毒副作用可能远远超乎你想象。那么,如何来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呢?

1.避免用“药是糖”诱导儿童。给药过程中,避免使用诱导性语言,如告知孩子“药是糖”等。因很多药品为了掩盖苦味、臭味会使用矫味剂或糖衣技术,儿童用药后可能因“找糖吃”误服,建议家长喂药时不欺骗儿童,同时告知为何吃药。

2.妥善保管药品。不要将药品放在显眼处。孩子好奇心强,异形片、彩色药品等外观与糖果相似的药品容易吸引儿童。必要时使用带锁医疗箱,并置于高处。

3.避免在儿童面前服药。别在儿童面前吃药,儿童喜欢模仿成人,如果家长在他们面前吃药,可能引起其模仿。

4.加强教育。加强儿童教育,不得自行取用药品。

萨米医疗急诊科李福平主任介绍,医院有过不少因儿童误食药品中毒的接诊记录,此种情况还是应加强看管,尽量避免此类事故发生。一旦发生儿童误食药品等情况,家长一定要赶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就医,同时将药品的包装一起送至医院,方便医生根据药品进行针对性治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