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會移動的棺材

作者:逆風一路向前

西印度群島位于大西洋及其屬海墨西哥灣、加勒比海之間, 由1200多個島嶼和暗礁、環礁組成,介于北緯10度~27度之間。 在這個群島中有一座名為巴貝多的小島,島上有座教會墓園,以其墓穴中的棺材能自行移動而聞名。

擁有會移動棺材的墓穴屬于自古頗富盛名的柴斯家族。這座墓穴富麗堂皇,牆壁以珊瑚色的巨石雕成,堅硬的石灰制壁闆深入地下達70米,方形的屋頂十分平坦,建在地上的部分有座威嚴的大門,材料為大理石。

這座豪華的墓穴從1807年7月31日開始啟用,最先安置在墓穴中的是格達爾德夫人的棺材, 1808年2月22日,墓穴中又放入了年僅2歲的瑪麗·安娜·柴斯的棺材,4年後的7月5日,小瑪麗的姐姐都爾卡斯·柴斯的棺材也被運進了墓穴中。正是這一次搬運使人們發現了問題—— 據記載,擡棺材的兩個男人進入墓穴,發現原先安置在墓穴中的格達爾德夫人與小瑪麗的棺材都離開了原來的位置,朝着牆壁傾斜,“好像被抛落一般”。在場的人都感覺“有種異乎尋常的氣氛籠罩在墓穴中”。他們盡可能理智地讨論了棺材移動的原因, 認為是墓園的黑人勞工惡意侵擾。為了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人們将棺木擺放好,并給墓 穴大門加了嚴密的封印。

1812年8月9日,墓園的所有人托馬斯·柴斯去世,這一次人們進入墓穴,沒有發現任何異常。但在1816年9月25日,山姆威爾·布魯斯達·艾姆斯的棺材被放入墓穴時,人們發現棺木又離開了原來的位置,就像被強大的力量抛擲過一般。人們再次擺放好棺材,開始思索,發現了蹊跷之處:托馬斯·柴斯的棺木是特定鉛制的,需要有8個壯漢才挪得動,可作為墓穴唯一出入口的大理石門卻是被封印住的。 52天後艾姆斯的父親也被移屍墓中,這次人們再次發現棺材位移,并且格達爾德夫人的木棺已經碎裂。身兼行政官的奧達遜牧師組織人員進行了調查,沒有發現任何痕迹,更别提什麼“秘密 通道”。

“會移動的棺木”一事傳遍全島,引起了人們強烈的好奇心,人們紛紛傳說墓穴中藏有惡靈。1879年7月17日,克拉克夫人的棺木被放進柴斯家的墓穴, 出席葬禮的除了巴爾巴都斯總督麥當雷等一班權貴,還有數百名 看熱鬧的人。勞工們發覺墓穴大 門似乎被某物從裡面頂住,好不 容易打開大門,發現頂住大門的赫然是柴斯爵士的鉛棺!這具笨重的鉛棺竟然自行移動了2米遠,其他幾具棺材也都移動了, 隻有格達爾德夫人的木棺還在原來的位置上,用來修補裂縫的鐵絲依然纏繞在棺材上。麥當雷總督進行了徹底的檢查,卻一無所獲。把柴斯家所有的棺材放回原位後,他在地上鋪了15厘米的白砂,以期留下作案者的足迹,并親自在大門上加了6道封印。

第二年4月18日,總督親率調查人員深入墓穴,人們看到墓穴外部沒有任何差錯,大門上的封印毫發無損,但墓穴内部卻一片混亂,幾具棺材都離開了原位,那具鉛棺移動得最遠,隻有格達爾德夫人的木棺依舊未動。

“會移動的棺木”成為轟動的新聞,人們從各個方面尋找原因,但無論地震、瓦斯漏氣, 還是洪水侵襲,都無法完美地解釋棺材為何會自行移動。有人試圖從靈學的角度來闡釋這件奇事,《福爾摩斯探案集》的作者亞瑟·柯南道爾就是代表人物之一,他認為,移動棺木的并非吸血鬼,而是一種名為“發散氣”的瓦斯所緻,這種力量較容易發生在自殺或他殺等非自然死亡者身上。

如今空蕩的墓穴已無人問津,而棺材自行移動之謎依然沒有答案。或許,我們可以從一篇科幻小說中找到解釋,雖然它僅僅是一種可能性——小島附近的海底存在空洞,當海水流過空洞時,就引發了共振現象,使得墓穴中的棺材“自己”移動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