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局記》---天地有大美
文|@挹洗俏月
原文:點蒼山之麓,有玉局觀焉!四時有雲氣帶其間,于夏尤著。故狀其景曰:玉局夏雲。張子九言有書舍在其下,予題之曰:“雲局精舍。一日坐予于堂,曰:”請問學?”予曰:”子知夫雲乎?知雲則知學矣!夫雲者為雨乎?雨者為雲乎?無雲則無以為雨矣!猶之地産植物,花者為實乎?實者為花乎?無花則無以為實也。”
“夫學何以異是。博我以文,約我以禮,無文則何以為禮,無博則何以為約。今之語學者,吾惑焉?厭博而取約,屏文而徑禮。曰:‘六經吾注腳也。諸子皆糟粕也。’是猶問天曰:‘何不徑為雨,奚為雲之擾擾也。’問地曰:‘何不徑為實,奚為花之紛紛也。’是在天地不能舍博而徑約,況于人乎?雲,天之文也。花,地之文也。六經諸子,人之文也。見天人而合之,斯可以會博約而一之,此學之極也。”張子避席曰:“夫子命貫矣!請終身誦之。”
作者:楊慎,号升庵,明正德間翰林院修撰,四川成都人。
此文大意為在雲南大理的點蒼山附近有座像棋盤似的山峰!四季均有霧氣環繞其間,特别是在夏天尤為顯著。因其山巒形狀和獨特的風景命名其為:玉局夏雲。張子九說他有間書舍在山腳下,準備題名為:雲局精舍。
一日我在他的書舍正廳,他說,“請講課吧。”我說:“你知道雲嗎?知道了雲就明白了學問的内在本質啊!雲是雨?雨是雲?沒有雲就沒有雨啊!尤其是依賴土地生長的植物,花是果實嗎?果實是花嗎?沒有花就沒有果實啊!
用什麼來分辨學習中不同的見解呢。以文字來豐富我的學識,以禮儀來限制我的言行,沒有文字則何來禮儀,沒有淵博的文化積澱何來的規矩制度。
對于今天來負責告訴人們知識的人,我感到很困惑。不喜廣博地學習而隻是審慎取用,抛開文字而直達禮儀。曰:‘六經都是我解釋字句的文字。諸子都是毫無價值的東西。’我還問天:“何不直接下雨,為什麼讓雲來讓天空産生紛亂的感覺。’我問地:‘何不直接結出果實,為什麼讓花來晃人的眼睛。’是因為天地不能舍棄廣博的文化積澱而直接設計制度,何況是人呢?
雲,是天的文化。花,是地的文化。六經諸子,是人類的文化。見天人合一,才可以讓廣博與簡約集與一身,此乃學問的極緻。”張子避席曰:“夫子的教誨我将一以貫之!一生不忘!”
我是@挹洗俏月 ,這是今天的閱讀分享,祝您晚安......
【本文釋義】
貫:1. 穿;貫通 。2. 連貫 。3. 舊時的制錢,用繩子穿上,每一千個叫一貫 萬~家私。4. 世代居住的地方 。5. 事例;成例 。6. 姓。
紛紛:1.(言論、往下落的東西等)多而雜亂。2.(許多人或事物)接二連三地。
擾擾:形容紛亂。
奚為:用于原因詢問,相當于“為什麼”。
蒼山:雲南大理山峰.
麓:生長在山腳的林木。
玉局觀:1、棋盤的美稱。2、道觀名,在四川成都。
雲氣:1、雲霧,霧氣。2. 道家語。指人體内的穢濁之氣。
帶:呈現;顯出:面~笑容。
予:[ yǔ ]給:授~獎狀。免~處分。請~準許。[ yú ]1.人稱代詞。我。2.姓。
問學:意思是通過求教、學習,實作自我修養的提升,亦指學問。
知 : 意思是認識、知道的事物,可以脫口而出。本義:知道。
異,本義為奇特、奇異、奇怪;引申義有不同的、其他、别的等。
何以:1、用什麼;如:何以教我。2、為什麼;如:何以出爾反爾?3、如何;4、反問的語氣,表示沒有或不能。
博:本義一般認為指大;引申指豐富、寬廣,如:淵博;又引申指廣泛、普遍。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2.文章:散~。議論~。3.文言:半~半白。4.指文科:~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6.柔和;不猛烈:~弱。~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缛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身。~雙頰。10.文飾;掩飾:~過飾非。11.⑪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
約:[yuē ]1.提出或商量(須要共同遵守的事)。2.邀請。3.約定的事;共同訂立、須要共同遵守的條文。4.限制使不越出範圍。5.儉省。6.簡單;簡單。7.大概:大~。8.約分。[yāo ]用秤稱:~一斤肉。
[ yǔ ]語:告訴。 [ yù ]告訴。
博觀約取:廣博讀書而簡約審慎地取用。廣泛地閱覽,扼要地選取。
屏;釋義為遮擋,字畫的條幅。可解釋為抑止,停住。
徑:1、步道;小路。2至,往。3經過;行經。4直,直捷。5直徑。6副詞:徑直;直接。
注腳:解釋字句的文字。
六經:是指《詩》、《書》、《禮》、《易》、《樂》、《春秋》的合稱。
糟粕:酒糟、豆渣之類的東西。比喻粗劣而沒有價值的東西。
諸子:先秦時期各個學派的代表人物或他們的著作
猶:1. 如同 雖死~生。過~不及。2. 還;尚且 記憶~新。困獸~鬥。3. 姓。
#天天古詩詞# #詩詞歌賦# #今日頭條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