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岩》原型徐遠舉,抓進戰犯管理所,拒寫小說讀後感

作者:兵說

作者:莫孤煙

小說《紅岩》出版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也購置了一批《紅岩》,讓戰犯們認真閱讀,并要求寫讀後感。戰犯們最感興趣的是,書中的頭号大反派徐鵬飛的原型徐遠舉就在功德林,不知道他的讀後感會怎樣寫呢?

《紅岩》原型徐遠舉,抓進戰犯管理所,拒寫小說讀後感

徐遠舉一開始向管理所的幹部保證,他一定好好看書,認真寫一篇讀後感,好好檢討自己的罪惡。不料,當他看了小說之後,卻遲遲不肯動筆寫。要知道,徐遠舉參加管理所的活動向來是不甘人後的,批判蔣家王朝的罪惡、揭露“同學們”的老底,數他最積極。看來,揭露别人容易,批評自己太難。

在功德林,文強和徐遠舉關系最好。文是徐的黃埔學長,徐一直把文稱作大哥。管理所的幹部訓示文強去和徐遠舉談談,幫他寫好這篇讀後感。畢竟他本人就是小說的主角之一,他寫的讀後感教育意義要大得多。

《紅岩》原型徐遠舉,抓進戰犯管理所,拒寫小說讀後感

徐遠舉

在文強的一再勸說和催促下,徐遠舉總算說出了心裡話,他對小說是有不少意見的。比如說:重慶解放前夕對渣滓洞、白公館的屠殺,是蔣氏和毛人鳳下的指令,小說卻說是“徐鵬飛”主謀的;中美合作所是中美在抗戰時期所建,抗戰後就已經撤銷了,大屠殺并不是合作所幹的;書中有個叫“嚴醉”的特務,大家都認為是沈醉的原型,因為用“醉”起名字的人實在太少,“嚴醉”一定就是沈醉。但書中說,“嚴醉”的職務是保密機西南特務區長,但這個職務恰恰是徐遠舉的,徐認為,這是典型的張冠李戴;雙槍老太婆完全是虛構的,根本沒這個人……

文強覺得徐遠舉太較真,小說畢竟是藝術作品,情節本身允許虛構,沒必要非要和現實一一對應。但徐遠舉堅持自己的看法,一直沒有動筆寫。管理所的幹部也沒有逼他寫,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紅岩》原型徐遠舉,抓進戰犯管理所,拒寫小說讀後感

渣滓洞裡的特務訓令

徐遠舉的看法自然有他的邏輯。既然管理所把小說當成改造的工具,還要讓他對照小說寫認識體會,這就不能不讓他“對号入座”。如果他把給文強說的心裡話都寫出來,難免會讓人懷疑他認罪态度不端正;可要硬着頭皮說小說寫得好,那就等于承認他自己是制造渣滓洞大屠殺的主謀而非決策者,這個罪名徐遠舉是萬萬擔不起的。

徐遠舉是小說中的人物原型,而小說本身又極具吸引力,人們免不了要向徐打聽書中故事的真實性。管理者曾問他,華子良這一人物是否存在?徐說有一次渣滓洞将三位犯人押赴刑場殺害,當場執行了兩人,留下的一人就是華子良。他在刑場上是個陪綁,等離開刑場後就成了“瘋老頭”。後來警衛隊就讓炊事班士兵帶上“瘋老頭”挑擔子,跟着到集市買菜,還讓“瘋老頭”幹些其他體力活。對這一曆史情節,徐遠舉還寫了材料。

《紅岩》原型徐遠舉,抓進戰犯管理所,拒寫小說讀後感

徐遠舉是湖北大冶縣人,自小是個神童,有過目不忘之能。他15歲考入黃埔軍校第七期,18歲時脫離軍界加入軍統,開口不離介公(鄭介民)、戴老闆(戴笠),其他人統統不放在眼中,在同僚眼中是狂徒、怪人。

抗戰勝利後,3l歲的徐遠舉升任第一戰區長官部調查室少将主任,成為情報界的大紅人,權勢達到高峰。南京政權垮台後,徐四處逃竄,先去成都,後到昆明,盧漢起義後被擒獲。先是關在重慶,1956年被轉送到北京,編号為12号。

徐遠舉對新生充滿渴望,是以接受改造相當積極,悔罪态度誠懇,也能配合監管從業人員的工作,屬于表現比較好的戰犯之一。尤其是揭發當初那些同僚的罪行時,簡直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紅岩》原型徐遠舉,抓進戰犯管理所,拒寫小說讀後感

功德林戰犯中職務和軍銜最高的,是曾經官拜四川主席、授上将軍銜的王陵基。此人曆史罪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最為人诟病的是在1927年參與了殺害重慶群衆的“3·31”血案。當初下令開槍的是32軍軍長劉湘,而王陵基是劉手下的師長。正因為如此,人們都認為血案的罪魁禍首是劉湘,王陵基一直借此推卸責任。不料,徐遠舉毫不客氣地寫出了揭發短文,直截了當地說王陵基就是制造血案的劊子手。

《紅岩》原型徐遠舉,抓進戰犯管理所,拒寫小說讀後感

王陵基

王陵基氣不打一處來,卻也不敢當衆反駁徐遠舉,隻能在背地裡暗罵。徐遠舉不依不饒,第二天便在牆報上貼出文章,不點名地說管理所的有些“同學”完全就是不講道理的“潑婦罵街者”,不過撒野是交代不了問題的,我勸這些老人家“放老實些”,有理說理、有事說事,“不要做鴕鳥”。

徐遠舉的一篇文章,引起了衆人的共鳴,那些改造态度積極的“同學”紛紛跟着寫文章,集中火力揭露王陵基的曆史罪行。王陵基被批得大哭一場,徹底承認了當初的罪行。據說經過這次集中批評後,王陵基的覺悟大大提高。

《紅岩》原型徐遠舉,抓進戰犯管理所,拒寫小說讀後感

另據沈醉回憶,徐遠舉一口湖北方言曾鬧出過笑話。一次,一個女幹部來找他核實一些曆史問題,并說和他談完之後,還要和另一人談。當談話結束後,徐遠舉站在視窗喊:“快點來,我已經搞完了,你快點來搞吧。”女幹部當即面紅耳赤,拍着桌子罵徐遠舉不老實。管理所的其他幹部得知後,解釋是一場誤會,湖北人習慣把做什麼事情叫做“搞”,而其它很多地方則把男女之事稱為“搞”。這段逸聞記錄在沈醉的《獄中趣聞》中,當初曾是功德林裡的笑談。

《紅岩》原型徐遠舉,抓進戰犯管理所,拒寫小說讀後感

據戰犯管理所的管理者回憶,原本在1966年第六批戰犯特赦時有徐遠舉的名字,但正是由于《紅岩》小說影響太大,“徐鵬飛”惡名遠揚,組織上出于種種考慮,才把他的名字劃掉。誰知此後運動一來,徐遠舉也就再無出頭之日了。

1973年1月的一天,徐遠舉參加縫紉組的勞動,檢驗的人員認為他的産品沒過關,要求返工。59歲的徐遠舉情緒爆發,暴跳如雷。回去之後,怎麼想也想不通,自己和自己較勁,居然在大冷天用涼水沖澡,結果腦溢血發作,一天之後被送往醫院搶救。由于搶救時間被耽誤了一天(醫務人員擔心坐車颠簸),最終沒有搶救過來。徐遠舉終究還是沒有盼到特赦的那一天。

【深耕戰争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