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曆比大将都高,曾和彭總平級,彭總59年遭批判時,他全程沉默

作者:騰說金史

當年紅軍因形勢所迫,不得不走上長征路途,沒想到湘江一戰就損失過半,要不是遵義會議确定了主席的軍事上司地位,那中央紅軍就危險了。不過相對于他們,留守蘇區紅軍的處境更為艱難,但在險惡環境中還能存活下來的,都是以十當百的革命精英。

如在閩浙地區打遊擊的粟裕,打得十萬大軍三換主帥的高敬亭,堅持打三年遊擊的項英與陳毅等,日後都成為新四軍主要将領,能夠活到建國後的,都至少能授大将。而在55年新四軍就有四位進階将領與大将軍銜擦肩而過,其實除了他們,還有一人也夠授大将的資格,而且排名還在他們的前面,這個人就是滕代遠。

資曆比大将都高,曾和彭總平級,彭總59年遭批判時,他全程沉默

踏上革命路途

滕代遠是湖南麻陽人,1904年生于當地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父親勤勞能幹,母親持家有道,生活上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與鄰裡相比,好得卻不是一丁半點。一家人不用挨餓受凍,還有閑錢供滕代遠讀書。

17歲那年,按照當年的習俗,家人給他找了一門親事,成家一年後滕代遠雖然當上了父親,但心中所向沒有受家庭的束縛。1923年滕代遠報考常德省立師範學校,離家求學後就再也沒有回去過,因為此時他已經投入到轟轟烈烈的革命事業中。

1925年常德特别支部成立後,支部書記黃叔夷将幾位團齡長,表現優秀的同志轉為黨員,其中就有滕代遠。諷刺的是,黃叔夷後來被捕叛變,背離當初的信仰,他精心挑選,一手帶出的滕代遠卻一直堅持走在革命道路上,還成為了功勳赫赫的開國功臣。

資曆比大将都高,曾和彭總平級,彭總59年遭批判時,他全程沉默

後來滕代遠因為上司學生運動被省教育廳開除黨籍,這對于他反而是件好事,不再受學業的限制,全身心投入到革命鬥争中,1927年初已經當選為湖南省的農協委員長,當時主席來湖南考察農民運動,就是滕代遠親自接待,并協助主席分赴各地考察,兩人在這一期間建立深厚的革命友誼。

與彭老總搭檔多年

1928年郭亮犧牲後,滕代遠奉命接任湘鄂邊特委書記一職,由他擔此重任,除了滕代遠過人的工作能力,還有一點,此前他在平江待過一段時間,這次就要求他先去平江,協助彭老總部發動起義。

在彭老總、鄧萍、黃公略等人上司下,起義獲得勝利。起義之後滕代遠以湖南省委特派員的身份,宣布成立紅五軍,由彭老總擔任軍長,他擔任黨代表,兩人從革命同志成為了搭檔。

兩人從平江起義到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期間,一直都是搭檔,互相配合非常有默契,本來可以一直合作下去。隻是當時鑒于當時的軍事形勢,滕代遠向中央提出了一個意見,不但沒有被采納,還被撤銷紅五軍團政委的職務,這對好搭檔就此分離了。

資曆比大将都高,曾和彭總平級,彭總59年遭批判時,他全程沉默

高風亮節

長征前夕,滕代遠被派往蘇聯參加共産國際七大會議,直到1936年底才從新疆傳回祖國,不過回到延安已經是抗戰爆發以後,回來不久就被任命為中央軍委參謀長,地位非常高,這樣的軍隊履曆明顯超過多數開國大将,甚至接近一些元帥了。

經過八年抗戰,終于迎來久違的和平,全國人民正在歡慶和平時光帶來的時候,蔣政府卻挑起内戰,再度将中原大地拉入戰争的深淵。在此形勢下成立晉冀魯豫軍區,滕代遠擔任軍區第一副司令,協助劉帥與鄧公的工作。

資曆比大将都高,曾和彭總平級,彭總59年遭批判時,他全程沉默

轉眼到了1949年,國内形勢已經非常明朗,中央上司此時也開始考慮全國解放以後的事情,應該提起做些打算,比如鐵路建設的需要,經過慎重考慮,将這份重任交給了滕代遠,1月10日,他受命為軍委鐵道部部長,當時他曾提出一個口号“解放軍打到哪,鐵路就修到哪”。

後來為了更好地統一管理鐵路建設,成立了鐵道兵團,兵團司令員也由滕代遠擔任。他這一幹就是16年,直到65年才從部長職務上下來,不過此時他已經當選為政協副主席,成為副國級上司者。而接任他的就是開國上将呂正操。

特殊年代呂部長受到了沖擊,這時滕代遠站出來:“我上司了這麼多年鐵道部,這裡出現了問題,我也應該承擔責任”。

作為一位有資曆、有功勞、有擔當的老革命家,更不會做出違背良心的事。早在59年彭老總受到誣陷和批判時,很多人為了與彭老總撇清關系,說了他不少壞話,這其中就有滕代遠。後來對于彭老總問題分組讨論時,非常了解這位老搭檔的滕代遠卻始終不說話,即使有人設法“引導”他也不肯說什麼。鑒于滕老的資曆,别人最後也拿他沒辦法。

資曆比大将都高,曾和彭總平級,彭總59年遭批判時,他全程沉默

我們的革命隊伍,也正是有衆多像滕老這樣大公無私,甘願為革命發展與解放事業貢獻一生的人,才能夠等來革命的最終勝利。

1974年11月30日,滕老病逝,臨終前已經不能說話的他,顫顫巍巍在夫人林一手中寫下兩個字“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