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春節的團圓熱鬧基本已經過去,而關于孩子收到的壓歲錢如何處理,也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很多家長隻顧着把孩子的巨款“騙到手”,卻忽略了,其實這也是一次教育孩子的好機會。
男孩花錢大手大腳,媽媽讓其到奶茶店打工
就在大年初四家家團圓的時候,在重慶的一家奶茶店門口,站着一名7歲的孩子,對着來來往往的行人喊着“歡迎光臨”,看着這麼小的“童工”大過年賣力工作,路過的人都忍不住多看幾眼。

原來這個7歲男孩是在給自己家奶茶店“打工”,起因是男孩過年收了不少的壓歲錢,幾乎每天都要去買玩具,雖然壓歲錢是孩子的,但全花在買玩具上也是不合理的消費。
而為了讓孩子不亂花壓歲錢,媽媽就告訴男孩賺錢是很不容易的,而有了壓歲錢就應該合理規劃。
可在7歲的男孩眼中,壓歲錢來得還是比較容易的,隻要說幾句吉祥話就行了。是以,為了讓孩子體驗賺錢的不易,媽媽就安排孩子在自家的奶茶店打工體驗生活。
在奶茶店門口當門童隻能保持一個姿勢,嘴裡還要重複喊着“歡迎光臨”,路過的人也會投來異樣的目光,這一刻男孩才真正明白,原來這些錢都是辛苦換來的,根本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
從小不會合理消費,長大注定要被壓垮!
在這條視訊下,也有不少網友認為,一個小孩子過年買點玩具怎麼了?
隻看眼前的話,買玩具花幾百塊确實不算什麼大事,但從長遠來看,小時候亂花錢甚至有“賺錢很容易”的錯誤認知,長大後可能會被超前消費壓垮。
要知道,錯誤的消費觀念和行為始終是顆定時炸彈,這種隐患會在将來的某一天爆發,後果會超出很多人的預期。
在年輕人中,如今超前消費很流行,凡事都可以貸款、分期,用将來的錢做眼前的事,看似都是用自己的錢,提前用也沒什麼不合理。
但很多人很可能陷入到消費的快樂中,忽略自己的實際能力,甚至開始以貸養貸,而且對于消費也沒有什麼具體的概念。
直白地說,很多人都看不到錢的實際交易過程,這種線上消費給人一種“我沒花錢”的錯覺,可實際在不知不覺中超額消費,且超出了自己能力之外。
是以,從小給孩子樹立正确的消費觀并不是為了省“小錢”,小時候花錢大手大腳,長大易掉網貸陷阱,學這位寶媽讓孩子懸崖勒馬,效果斐然。
如何培養孩子的“财商”,是父母的必修課!
給孩子支配錢的權利
培養孩子财商,免不了讓孩子花錢,父母要給孩子花錢的權利,如果總是以“保護”的名義不讓孩子自己花錢,那孩子就沒有試錯和成長的機會。
先要讓孩子認識錢,認識商品的價值,然後在自己可以承受的範圍内,給孩子花錢的權利,小時候,用少量的錢給孩子吸取經驗教訓,建立正确的消費觀是很劃算的教育投資。
根據年齡培養孩子财商
3-5歲的孩子還不具備花大錢的能力,但可以幫孩子認識錢,在家裡跟孩子玩“購物”的遊戲,帶孩子體驗消費。
5-8歲的孩子基本可以認識全部的錢,對生活中常見的商品價格也有了清楚認識,這時候就可以給孩子一部分錢由他們自己支配。
10歲以上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對他們想買的、想要實作的父母應該積極支援,但也不能完全不管。
歸根結底,多數孩子對于父母都是有崇拜的,甚至在某些事情上希望得到父母的聯系,這時父母給孩子足夠的權利也要有适當的建議。
讓孩子有存錢的意識
小時候的存錢意識可以成為長大後的理财觀念,教孩子花錢和讓孩子存錢可以同步進行,二者也并不沖突。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帶着孩子去銀行了解存儲、投資,關鍵是要讓孩子看到合理消費和存錢投資的好處。
培養孩子的财商和金錢觀,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除了引導孩子外,父母也要注意自己對金錢的觀念是否會影響到孩子。
尤其是在精神陪伴不足時,父母喜歡用金錢彌補,無形中父母就把自己對金錢在乎或蔑視的态度傳給孩子。
人确實有窮富之分,但沒有優劣之差,讓孩子學會正确面對金錢、合理消費和生活也能讓有限的錢創造出無限的價值和财富。
【今日互動】
你會讓孩子支配自己的壓歲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