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英國《太陽報》報道,一名住在一間小破屋裡的孕婦被吓壞了,因為她所在的社群表示,除非她分娩,否則不會給她提供較高價的電梯大廈。

(凱特琳孕期照片和她居住的小屋)
這名孕婦今年20歲,名叫凱特琳·羅林森。她将在幾周内分娩,然而當她請求英國當地的住房管理局将她從冰冷的小破屋裡搬出來時,沒有人理會她。
這名準媽媽租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在疫情防控封鎖期間坍塌了,她不得不搬回父母家裡。因為父母家空間不夠,她不得不搬到花園盡頭的小破屋裡。凱特琳立即聯系了社群,希望獲得住房評估——她認為小破屋不适合新生嬰兒的生活成長。
但懷孕8個月了,凱特琳仍然被困在小破屋中,幾乎每天都為住房的問題而哭泣。
(凱特琳如今已經懷孕8個多月了。)
她還說,接待她的住房官員告訴她,如果她成為工黨成員,會給她找個住處。
談到這場噩夢,凱特琳告訴《太陽報》記者:“封鎖後,我待在父母的花園小屋裡,然後我發現自己懷孕了。我聯系了社群尋求幫助,因為我無法在小屋裡生孩子。我第一次發現這一點是在去年夏天,那時我已經懷孕10周了。社群當時對木屋做了品質評估,他們說木屋不合适撫養嬰兒,因為沒有中央供暖系統,沒有給嬰兒洗澡的地方,也沒有隔熱設施。他們說會迅速把我轉移,顯然他們沒有。我不得不在冰冷的小屋裡度過一整個冬天。我現在懷孕35周了,很難受,幾乎不能移動,而小屋至今沒有暖氣,是以我隻能在非常寒冷的條件下睡覺。”
(凱特琳居住的小木屋沒有暖氣。)
凱特琳擔心自己随時可能生産,這樣她就沒有合适的家帶孩子了。問題半年來依然沒有被解決。凱特琳說,她已經“無計可施”了,因為她沒有地方給孩子擺放嬰兒床或嬰兒車,她覺得社群不會管她。
當《太陽報》的記者聯系到凱特琳時,當地的議會已經表示,他們會優先為她安排臨時住所,但她的訴求仍然不會被永久地解決。
凱特琳補充說:“當我給我的住房管理者發郵件時,他說,‘當你分娩時,我們會給你找個地方住’。這并不能讓人放心。當我在醫院生孩子的時候,大喊大叫的時候,他們不會管我。為什麼他們現在就不能給我找一個讓我安心的住處,這樣我就可以給我的孩子安排一個嬰兒床了。在過去的八個月裡,他們基本上什麼都沒做,盡管我每周都會哭着給他們打電話。”
凱特琳的媽媽和助産士已經盡力幫助這個20歲的女孩,但她們卻因為壓力而“抓狂”。她說:“我媽媽盡她所能,幫我買了嬰兒衣服。但我不會造嬰兒床,也不會造嬰兒車。”
據凱特琳說,社群的從業人員說他們會将她搬到母嬰病房,但是離凱特琳最近的一家醫院有一個半小時的路程。
凱特琳是以患有抑郁症、焦慮症和創傷後應激障礙。她說,生孩子時她需要支援,而不是被社群或者議會“孤立”。
她補充說:“我已經無計可施了。我壓力太大了,一直想哭。我不知道我還能做什麼。”
當地議會的一位發言人說:“如果這位女士還沒有通過住房登記機構獲得永久住所,我們将為她提供臨時住所,直到找到更合适的住所為止。這位女士現在将被優先安排在臨時住所,這樣她就可以獲得醫療支援,以及在她最需要的時候,得到朋友和家人的幫助。”
這名發言人說,“我們确實讨論過,在外地安置母親和嬰兒,但這個議案從未被正式提出,因為經過我們與這位女士的多次溝通,我們認為這個方案不可行。當地議會沒有合适她的保障性住房的庫存,是以這位女士不會獲得議會安排的永久性住房。相反,我們依靠住房協會的合作夥伴,可以給這位女士提供長期的社會援助類的住房。這些房産是通過我們的房屋登記提供的。但是,我們目前有超過2000個家庭在等待這類住房。
“是以,非常不幸,議會暫時沒有辦法滿足這位女士的需求,這可能會導緻這位女士在住房登記方面的等待時間很長。”發言人說。
“我們的住房團隊與羅林森女士保持着定期聯系。我們想要確定我們能在合适的時間為她找到她需要的住處。”這名發言人透露。
通訊員阿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