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可能有點傻,我喜歡過一個 " 朋友 " 很多年。
但他從沒把我當女生看過,每次見面都跑過來勾肩搭背地大喊 " 兄弟 " 。
最奇葩的一次,是放學路上碰到他媽,他直接跟他媽說 " 這是我哥們 " 。
雖然心知肚明,他對我沒有什麼想法,但聽他這樣說還是覺得超級尴尬。
但也隻能笑着随聲附和,然後用誇張的肢體語言隐藏内心的波濤洶湧:
友情就友情吧,至少承認了我們之間是有情意在的。

那個時候,他似乎真把我當成了死黨。
有喜歡的女生,會第一時間和我商量怎樣才能精準 " 拿下 " ;碰到十級内涵的黃段子,也迫不及待地分享出來。
熱戀的時候,我幫他選禮物送給名義上的 " 嫂子 " ;失戀的時候,他拉着我熬夜聽Beyond的《冷雨夜》。
" 冷雨夜我在你身邊,盼望你會知,可知道我的心。"
同樣一句歌詞,他聽到的是不可能回頭的感情,我聽到的是無法袒露心聲的怯懦。
是啊,好多好多年,我看着他談了分、分了接着談,卻始終沒有勇氣表白。
直到去年除夕,《難忘今宵》的曲子一過,他突然給我發了微信, " 要不,我們倆試試看。"
他說,和哥哥吃飯時講到了 " 要珍惜眼前人 " ,而他腦中浮現的眼前人是一直陪伴左右的我。
于是,就這樣從朋友變成了戀人。
但沒想到的是,僅僅一個月,我們就分手了。
就像是遭遇了水土不服,說什麼、做什麼,都達不成共識。
多年培養的默契似乎一夜間崩塌了,總是話不投機、經常意見不合。
他指責我沒之前大度了,變得特别粘人,還會因為他多看别的女孩兩眼生氣。
而他似乎也超過了我想象中的 " 潇灑不羁 " ,變得懶惰又愛玩,讓人沒有安全感。
漸漸地,他開始嫌棄我管東管西,我也不斷抱怨他玩心太重。
我們再也不能肆無忌憚地聊天了,最後隻能用分手終結這段艱難的旅程。
現在回頭想想,我們真的都沒有變過什麼,沒有因為得到了就不再珍惜。
隻是當角色發生轉變後,一個無法忽略的現實硬生生地擺在了面前:
其實,我們都不是對方想得那樣。
友情中,我們可以無限包容彼此,仿佛任何缺點都能坦然接受。
但愛情不行,它需要更多細節來滋養。
就像有句話說得那樣:
" 友情不必要包容對方的一切也可以長長久久,但愛情必須要包容對方的一切才可能長長久久。"
以朋友的身份談得來,不意味着以夫妻的身份也能相處得很融洽。
做戀人不敢,做友人不甘,這大概是很多所謂的 " 朋友 " 内心真實的感受吧。
是以,總試探着再前進一步、總想找機會再靠近一點。
但在這種暧昧不明的心境中,我們就容易忽略一個問題:
是真的喜歡他這個人,還是隻是喜歡和他在一起的感覺。
這讓我想起《摩登情愛》第二季中的一個故事。
從小到大,女孩都默默喜歡着一個男孩,但直到上了大學他們才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但是在一起之後,她發現男孩并不開心,自己也沒有願望達成後的激動不已。
多年以後,女孩放下了這段不可能的愛情,選擇了讓她舒心的友情。
她說,她想要的結局,一直都是和他共度一生。
而能共度一生的,并不隻是戀人;
珍惜眼前的人方式,也不隻有成就愛情。
如果我們不确定當夫妻是否合适,那麼朋友的狀态似乎也很不錯。
可惜的是,現實中很難出現電影裡的完美結局,是以錯過了才會讓人後悔不已。
分手後,我和我的 " 朋友 " 私下裡再沒說過一句話。
就這樣,我們成了彼此通訊清單中的 " 僵屍粉 " 。
很遺憾,失去了夫妻的同時又弄丢了一個朋友。
想起林婉瑜在《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裡的那句話:
" 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時時刻刻都在修改着故事的草圖,沒有發生,也不需消滅。 "
而我,則永遠失去了修改草圖的機會。
是以,希望大家别輕易把朋友當戀人。
我不想你和我一樣,用一輩子的友誼,隻換了轉瞬即逝的 " 愛情 " 。
把愛深藏在心,有空就找出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