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下班途中偶遇命懸一線的胸痛患者,蘭大一院心内科醫師潘晨亮立刻實施心肺複蘇急救,所幸就醫及時,并在蘭大一院急診和心髒中心團隊努力下,35分鐘内完成手術成功救回一命。
時間回到1月29日下午1時。

當天潘晨亮下班回家路上,經過醫院停車場時看到兩位家屬很艱難地扶一位老人下車,此時老人呼吸異樣,在扶到平闆車上後開始神志模糊。
“我心裡感覺很不妙,”出于醫生的本能,潘晨亮摸老人的雙側頸動脈,發現沒有搏動,拍打老人的肩膀并湊近耳邊大聲呼叫,“沒有反應,我心裡的紅色警報立刻拉響了:胸痛、意識喪失、歎氣樣呼吸、大動脈無搏動,心髒驟停的可能性非常大!”于是,潘晨亮即刻跳上平闆車開始胸外按壓,家屬推平闆車向急診科搶救室一路狂奔。
潘晨亮是蘭大一院ECMO(體外膜肺氧合。 體外膜肺氧合主要用于對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續的體外呼吸與循環,以維持患者生命。)小組的一員,通過對患者症狀的迅速判斷,他意識到該患者需要ECMO支援的可能性非常大。
在急救室,醫護人員給老人實施心肺複蘇及多次的電除顫等搶救,老人的意識、血壓及心律都沒有恢複的迹象,當即啟動了緊急ECMO流程。
經過快速評估顯示,患者意識未恢複,瞳孔已經開始散大,對光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快速超聲評估患者無心髒破裂。考慮患者為有目擊的心髒驟停,心髒驟停時間較短且全程得到及時的心肺複蘇搶救,雖然目前患者病情極其危重,生命體征未恢複,按照傳統心肺複蘇(CPR)搶救,此類患者的病死率接近100%,但ECMO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國内外對于ECMO聯合CPR(ECPR)搶救患者的存活率資料為20%-30%之間。
消毒、穿刺、置管、連接配接ECMO……30分鐘後,ECMO開始轉機,很快患者的血壓及心律較之前穩定,心電圖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三度房室傳導阻滞,但患者還未脫離生命危險。随後又完成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臨時起搏器置入及主動脈内反搏泵置入,整個手術過程不到35分鐘完成。
術後患者身體恢複狀況良好,目前已能正常活動和進食。
文|奔流新聞記者 歐陽海傑
圖·視訊|蘭大一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