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利川網 全媒記者 張寶訓 蔣姮 恩施日報駐利川記者 秦衛飛
群山環繞,屋舍俨然,忠孝河水流潺潺,遊步道蜿蜒其間。傍晚時分,人們從四面聚來,歡快的音樂聲響起,廣場舞又跳起來……元堡鄉毛針村,一幅美麗的山居圖展開眼前。
近年來,毛針村充分發抓住黨建引領“牛鼻子”,依托本地優勢,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走出一條産業旺、村民富、村居美、文明興的發展之路,并成功入選湖北省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名單。小山村,越來越美……
産業為發展鋪底

蔬菜基地。(資料圖)
産業發展,是美麗鄉村的根本支撐。
2020年,毛針村實作整村脫貧出列。鄉村振興戰略裡,産業如何走,還得找一雙适合當地實際的“鞋子”。
毛針村海拔較低,地勢不平,并不适合當地已成氣候的藥材産業發展。綜合離城區近和留守老人多等因素,村裡多方考察,決定帶動發展勞動強度不大的蔬菜産業。
起初,也有許多村民投反對票。擔心得不到土地租金,有的老人甯願守着地荒,也不答應流轉土地種蔬菜。“自己種點,還寬裕些哩!”
必須讓村民解放思想!這時候,村黨支部幹部出面做說服,動員流轉土地。“你沒有勞力去種菜”“再說每畝能得400元租金”“有了錢買啥不成呀”……村黨支部主動牽線,促成當地蔬菜大戶規模種植。
其中,村民黨員王金平主動流轉土地200餘畝發展蔬菜,不僅讓其他村民看到種菜的出路,還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
通過村黨支部引導,全村發展蔬菜近千畝,水稻200餘畝,品種有白菜、菠菜、四季豆等,基本實作一年四季均有蔬菜出售。
不僅如此,村裡不僅發展蔬菜走上正軌,還有大型民宿4家,養殖場3家,産業發展形成“多條腿走路”模式。
建設為畫卷描紅
忠孝河兩岸美如畫。(資料圖)
為了打造漂亮的家園,毛針村通過元堡鄉黨委政府,成功争取到300萬元的美麗鄉村建設資金。
1.2公裡的騎行道和遊步道沿河而建,小橋等景觀橫跨小河,與兩旁青山、稻田等,更是相映成景。不僅如此,該村還充分利用本地旅遊資源,保護和修繕好覃氏老屋和烈士墓。
無論是夏日,還是寒冬,許多居民從元堡鄉集鎮步行而來,美麗的小山村逐漸成為更多人的打卡地。
遊步道。(資料圖)
與此同時,該村按照“六清”、“兩建”工作要求,全面落實“掃幹淨、擺整齊、搞清爽、穿整潔”工作标準,修建垃圾屋14個、安放垃圾桶30 個。落實安全飲水管護制度,聘用專人管理,安裝水表350 塊。
為了維護好環境,該村還利用東西部協作對口幫扶項目聘用3名保潔員,劃定責任區域定期清掃、随時清運。
“家鄉真是一天一個樣呀!”春節回鄉的許多村民,由衷發出感歎。
文明為美麗添色
村民自家宅院。
每次開展支部主題黨日活動,都是村裡組織黨員和村民義務清理河道的日子。
“隻要是村裡有集中活動,大家都會自發參加河道清理”,村委委員冉瑞勇話語裡透着自豪。為此,村裡還充分發揮黨員和村民,成立了黨員志願服務隊,進行人居環境整治。
“不要嫌棄我上歲數,我這個老黨員必須參加”,每次服務隊開展活動,年近八旬的村民覃章倫拄着拐杖,執意要幫着牽垃圾口袋。讓村容幹淨衛生,已成為每位村民的行動自覺。
“房前屋後,你不弄整潔,臉上挂不住喲”,村民冉竹清笑着說。不僅是“掃好門前雪”,他還竟然撿走公路兩旁的垃圾,一度被村裡評為“衛生文明戶”。
班子會謀來年發展。(資料圖)
通過評比,村黨支部将100張“衛生文明戶”牌子貼到村民家門口。一時間,“攀比之風”盛行鄉間。換來的結果是,村民越來越自覺,村裡越來越幹淨。
“今年還打算舉辦‘好婆媳’等評比,讓這種攀比風持續下去……”村黨支部書記吳銀春介紹,還将在河道和公路兩旁種上桂花樹和格桑花等,“那時候,一定會更美!”
編輯/盧華 稽核/譚莉 審簽/傅小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