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同樣是冷兵器,為什麼古代的貴胄騷客喜歡佩劍而不是戴刀

詩人李白才情滿懷,豪氣幹雲,是妥妥的文科生。事實上,李白“十五好劍術”,“劍術自通達”,是杠杠的體育生。開元十三年(725年),24歲的李白“仗劍去國”,周遊各地。其實,和李白一樣的劍控大有人在。這麼多人喜歡佩劍,其中必定有着不得不說的事。

“百兵之帥”

和刀類似,劍是曆史悠久的冷兵器之一。東漢“字聖”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注釋:

“劍,人所帶兵也。從刃,佥聲。”

劍,直脊雙刃,劍身扁闊。劍柄配有劍穗的稱“文劍”,沒有劍穗的稱“武劍”。劍通過削、刺、截、斬和掃等動作,實作攻防轉換。

同樣是冷兵器,為什麼古代的貴胄騷客喜歡佩劍而不是戴刀

上圖_ 越王勾踐劍

據《史記·黃帝本紀》記載:“帝采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名之。”《管子》又載:

“昔葛天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铠。”

說明早在上古時期就有了劍。河南省博物館收藏了三門峽虢國墓出土的玉柄鐵芯銅質劍,長度僅為 33 厘米,因蘊含的曆史價值巨大,被譽為“中華第一劍”。

《史記·周本紀》透露,周軍攻入朝歌時,武王

“先入,适王所.乃克射之,三發而後下車,而擊之以輕劍,斬之以黃钺,折縣諸太白……散宜生、太颠、夭皆執劍以衛武王。”

這番話顯示出商朝軍隊開始裝備劍了。西周初期,“虎贲”成為最早的職業劍客。

同樣是冷兵器,為什麼古代的貴胄騷客喜歡佩劍而不是戴刀

上圖_ 受氧化後的春秋戰國-青銅劍

早期的劍短小精悍,做工精細,類似于一把匕首。随着冶煉技術的進步,劍身不斷拉長,劍柄鑲金嵌玉,兼具實用和裝飾的功能。《漢書·地理志》坦承:

“吳越之君皆好勇, 故其民至今好用劍, 輕死易發。”

吳越地區打造的青銅劍,不論是材質、工藝、美觀等方面,達到了劍的高峰。

相對于戈、戟、矛等長兵器,劍存在着質輕短小、易折難攻、不利砍殺等不足,而兩漢時出現的環首刀,彌補了劍的不足,在戰場上大放異彩。即使如此,“專諸刺王僚”、“荊轲刺秦王”、“鴻門宴”等典故,奠定了劍在兵器譜中的重要地位。

同樣是冷兵器,為什麼古代的貴胄騷客喜歡佩劍而不是戴刀

上圖_ 荊轲刺秦王

“百刃之君”

在刀劍競争中處于不利地位的劍,開始另類的逆襲。劍懸于腰,輕便實用。和刀相比,劍更符合古代社會低調内斂的審美标準。《韓非子》指出:

“其帶劍者聚徒屬, 立節操, 以顯其名,而犯五官之禁。”

這裡的劍成為俠的代名詞。

《吳越春秋》中記述了“越女論劍”的故事:

“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門戶,亦有陰陽,開門閉戶,陰衰陽興。”

越女将劍術和陰陽融合,達到人劍合一的精神境界。先秦思想家莊子進一步提煉劍的精髓,他把劍術技藝和治國理念相結合,産生了“天子劍”、“諸侯劍”和“庶民劍”的政治理念。

秦漢時,崇劍思想初具雛形。史學家司馬遷認為:

“非信廉仁勇不能傳兵論劍,與道同符,内可以治身,外可以應變,君子比德焉。”

一番話将“論劍”提高到“與道同符”的高度,由此盛行于秦漢的論劍強化為劍道。“君子劍”的現世,賦予了劍濃重的人文色彩。

同樣是冷兵器,為什麼古代的貴胄騷客喜歡佩劍而不是戴刀

上圖_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

“青龍之象”

相較于刀,上流社會更看重劍。西漢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服制象》中強調:

“劍之在左,青龍之象也。”

當時,以“真龍天子”自居的帝王視劍為龍的化身,兩者劃上了等号。有了帝王的示範,社會對劍有了新的認識。

《晉書·輿服制》中說:

“漢制,自天子至于百官,無不佩劍,其後惟朝帶劍。”

而《隋書·禮儀志》中有着更為具體的規定:“一品,玉器劍,佩山玄玉。二品,金裝劍,佩水蒼玉……”從中可以看出,劍成了封建禮儀制度的一部分。

在重大活動中,劍扮演着重要角色。開元十三年(725年),唐玄宗封禅泰山,

“皇帝兖冕龍衣,腰挂鹿盧玉具劍,身着绶帶三玉環,伏拜于地,先以禱詞祝告上蒼,然後奠圭祭酒再拜,最後禮祭配享諸帝。”

劍化身為刀無法企及的政治工具,宣示着封建社會的權威。

同樣是冷兵器,為什麼古代的貴胄騷客喜歡佩劍而不是戴刀

上圖_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書劍合璧”

有了貴族的示範,人們上行下效,格外關注劍的價值。《全唐詩》中,收錄了李白近千首詩。這些詩中,詩人提到“劍”的有107次,其中去除3次“劍閣”和1次“劍壁”,描寫“劍”的詩句多達103次。另外,和劍雷同的“铗”、“吳鈎”、“吳鴻”、“湛盧”、“幹将”、“莫邪”等出現過1次、“青萍”、“秋蓮”和“霜雪”出現2次、“匕首”出現過3次、“龍泉”出現過4次,是以,李白有122次提到了劍,分布在106首詩中,足見他對劍的喜愛。

持劍揮動時,抑揚頓挫,線條柔美,一系列動作組合産生了劍舞。唐開元五年(717年),年僅5歲的杜甫在郾城看到了公孫大娘的劍舞。半個世紀後,杜甫在夔府别駕元持宅邸再次觀賞公孫大娘弟子李十二娘的劍舞,深有感觸,文思泉湧,留下了《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的詩作。

同樣是冷兵器,為什麼古代的貴胄騷客喜歡佩劍而不是戴刀

上圖_ 公孫大娘舞劍圖

同時代的書法家張旭在邺縣多次觀賞公孫大娘的劍舞後,受到劍舞動作的啟發,練就了書法史上著名的“狂草”。和公孫大娘齊名的裴旻同樣舞得一手好劍,《獨異志》中描述:

裴旻“擲劍入雲,高數十丈,若電光下射,旻引手執鞘承之,劍透空而入,觀者千百人,無不涼驚栗。”

唐文宗時,曾下诏将

“李白詩、裴旻劍舞、張旭草書”

列為“唐朝三絕”。而李白曾拜裴旻學劍,是以,劍無形中串聯起“三絕”。

劍舞之風沿襲到了北宋。《武編》中稱:

宋太宗“選諸軍勇士數百人,教以舞劍,皆能擲劍空中,躍其身左右承之,妙絕無比。”

明朝軍事家何良辰在《陣紀》中總結出“紛絞法”、“起落法”、“願應法”、“閃電法”、“出手法”等用劍心得,促進了劍術的發展。

同樣是冷兵器,為什麼古代的貴胄騷客喜歡佩劍而不是戴刀

上圖_ 晚清街頭表演吞劍

由滿族建立的清朝,禁止聚衆舞劍,民間把對劍的青睐嫁接到戲曲上。有一名叫福雲的武生,

“善技擊,所演《賣藝》、《三岔口》諸劇,兔起鹘落,矯捷絕倫。”

他的劍術表演,赢得廣泛贊譽。由于刀劍的側重點不同,劍在民間得到重生,凝結成獨特的劍文化。

劍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明朝軍事著作《武備志》中感歎:

“古之言兵者必言劍,今不用于陣。”

不過,在傳統文化的孕育下,劍折射出自由、浪漫、神聖、友誼、正義、修身等氣質,豐富了劍的文化核心。“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鲸”既是夢想的跨越,也是現實的憧憬。

參考資料:

【1】邢金善 《中國傳統劍文化考論》

【2】喬媛媛 《古代劍文化的曆史尋繹》

【3】程麗 《劍文化内涵探析》

【4】梁燕玲 李洋 王超 《中國古代劍文化的曆史發展研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