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技早新聞來了丨2022-2-10

科技早新聞來了丨2022-2-10

【今日封面】

新春伊始,生活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卧龍神樹坪基地内的大熊貓們享受着冰雪帶來的歡樂。圖為2月9日,一隻大熊貓在樹上休憩。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消息站

科技早新聞來了丨2022-2-10

2021年10月16日,搭載神舟十三号載人飛船的長征二号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2月9日釋出的《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1年)》顯示,2021年,全球共實施146次航天發射任務,為1957年以來最高發射次數;共發射航天器1846個,再創曆史新高。其中,大陸完成55次航天發射,發射次數居世界首位;發射航天器117個,居世界第二;發射載荷總品質191.19噸,發射載荷數量和品質持續重新整理紀錄。(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早新聞來了丨2022-2-10

圖檔來源:中國海油

●中國海油2月9日消息,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實施的大陸首次深水犁式挖溝機海試作業在南海崖城海域取得圓滿成功,填補了大陸深水海底管線犁式挖溝的技術空白。(來源:科技日報)

純科技

科技早新聞來了丨2022-2-10

圖檔來源:英國原子能管理局

●歐洲核聚變研發創新聯盟、英國原子能管理局和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2月9日聯合召開新聞釋出會稱,歐洲科學家在通過聚變等離子體生産能源的道路上取得了重大成功——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核聚變反應堆歐洲聯合環狀反應堆(JET)中産生了能量輸出為59兆焦耳的穩定等離子體。這是自1997年以來,世界首次氘氚核聚變實驗。(來源:科技日報)

新發現

科技早新聞來了丨2022-2-10

該藝術渲染圖說明了在人類癌症中産生簇狀突變的突變過程的多樣性。圖檔來源:凱瑟琳·英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一類被稱為“簇狀體細胞突變”的突變簇造成了大約10%的人類癌症的進展,了解它們可以用來預測患者的存活率。這一發現的相關論文發表在2月9日的《自然》雜志上。(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早新聞來了丨2022-2-10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近日,大陸地質專家在青藏高原東北緣拉脊山地區考察時,發現了寒武紀(距今5億年前)大洋島弧,這是青藏高原顯生宙最古老的大洋島弧。(來源:中國新聞網)

看天下

科技早新聞來了丨2022-2-10

中新視訊截圖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研究人員2月8日表示,在紐約白尾鹿身上發現了奧密克戎變異株,這是首次在野生動物身上檢測到奧密克戎變異株。目前暫無證據表明鹿會将病毒傳染人類。但令研究人員擔憂的是這些鹿很可能成為新冠病毒的新宿主,以及新的變異毒株潛在來源。(來源:中國新聞網、海外網)

科技早新聞來了丨2022-2-10

當地時間3日13時13分,SpaceX獵鷹9号火箭在佛羅裡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49顆“星鍊”衛星。圖檔來源:澎湃新聞

●據俄羅斯衛星網2月9日報道,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網站釋出消息稱,由于受到地磁暴影響,該公司于當地時間2月3日發射的49顆“星鍊”衛星中約有40顆無法進入軌道,将會偏離或者已經偏離軌道。但墜落的衛星不會威脅到軌道上的其他飛行器,将在大氣層的緻密層中完全燃燒,碎片不會到達地球。(來源:中國新聞網)

觀冬奧

科技早新聞來了丨2022-2-10

2月9日,中國選手趙嘉文在跳台滑雪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2月9日,北京冬奧會北歐兩項在國家跳台滑雪中心和國家越野滑雪中心展開個人标準台+10公裡越野滑雪賽的争奪。作為首位征戰該項目的中國選手,21歲小将趙嘉文順利完賽,并最終排名第43位,實作了中國選手在該項目上的新突破。(來源:新華社)

編輯:張爽

稽核:嶽靓

終審:何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