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懂文物 述說曆史(守望)

讀懂文物 述說曆史(守望)

圖:魏興濤在查閱資料。 圖:樊婷在進行刮面。 圖:李曉燕在進行刮面。 圖:呂國豪在觀察陶片。 圖:李世偉在研究地層。 本報記者 王 者攝

人物名片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仰韶文化考古團隊負責河南省境内仰韶文化遺址的發掘工作。數十年來,他們栉風沐雨,堅守田野考古,出色完成三門峽南交口、靈寶西坡、北陽平、渑池仰韶村等多處仰韶文化遺址的發掘工作。

他們當中,有經驗豐富的年長者,有負責現場考古工作的中堅力量,有初入發掘工地的青年學子。他們通過辛苦的挖掘、精細的研究,用一件件文物講述曆史的變遷……

“每一次發掘,就像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旅行”

從事文物考古工作30年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副院長魏興濤,依然堅守考古一線,每個月都往返三門峽與鄭州數次。

“剛接觸考古,覺得特别高深,但學着學着就愛上了。”見到記者,魏興濤甫一打開話匣,就說起了那個青春洋溢的年代。

1991年,研究所學生畢業的魏興濤,來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接觸到仰韶文化等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素面紋飾、早期水稻遺存、泥質紅陶……“每一次發掘,就像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旅行。”魏興濤說,這些年,他承擔過30多項考古調查發掘項目,印象最深的,要數三門峽南交口遺址發掘。那段20多年前手握拐杖翻山越嶺、蹚水過河的經曆,仿佛就在昨天。

1997年7月,“連霍高速公路”洛陽—三門峽段規劃營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工程建設進行田野考古,魏興濤選擇了三門峽南交口遺址的考古任務。1998年盛夏,豫西多雨水。南交口發掘現場被迫停工。作為項目負責人,魏興濤十分焦急。他索性戴上草帽,穿上膠鞋,拿上手鏟和繪圖本,帶隊員到附近山裡進行考古調查。

魏興濤一走就是一整天,回來時,鞋底都磨出了洞;晚上到營地,他又借着應急燈,記錄勘察所得。短短數月,他的足迹踏遍北梁遺址、朱家溝遺址、盧家店遺址等仰韶文化遺址,獲得了豐富的一手資料,摞起來有課桌那麼高。

2007年,在配合鄭州到西安鐵路客運專線發掘靈寶底董遺址的間隙,魏興濤重回南交口,當年所畫的地層與遺迹線依舊清晰。魏興濤帶領團隊選擇了仰韶中期8個灰坑進行土樣采集。通過對收集的浮選物進行全面分析鑒定,仰韶中期的稻、粟在農作物中所占比例及其發展變化情況得以呈現。

現在,魏興濤最惦記的是靈寶北陽平、城煙和渑池仰韶村遺址的仰韶文化發掘現場,“能在發掘工地多待會兒,現場發掘清理,心裡才踏實。”

“出現場,就要拼盡全力、不留遺憾”

2021年立冬那天,河南靈寶市迎來了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天微亮,李曉燕就來到了發掘現場,帶領隊員拿起鐵鍁,開始鏟雪。

“學習考古,也曾迷茫過。實習的時候還去幹過幾天銷售,結果發現還是割舍不下對考古的熱愛。”2017年,研究所學生畢業的李曉燕,加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陽平遺址是她參與的第一個考古項目。

愛琢磨、勤動手,在現場發掘中,李曉燕總能想出各種辦法。“土辦法,有時候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清理仰韶文化大型房址的柱洞時,洞又深又窄,手鏟不便向深處發掘。李曉燕嘗試了各種圓形器皿,最後標明了湯勺。她把湯勺綁在不同長度的木棍上,趴在地上,将手臂探進去清理。

在房址的中央,有幾塊儲存完好的炭化木構件。黝黑光亮的木柱訴說着古人搭建房頂的智慧。其實,這幾塊完好的炭化木構件,是李曉燕帶着隊員“吹”出來的。

怎麼“吹”?原來,在刮土時,有隊員發現有黑色木炭痕迹嵌在土層中。李曉燕和隊員們用細小的毛刷清理土層,仍有少量泥土附着;隻好趴在地上,用嘴吹去表面的泥土,一連“吹”了好幾天,“我們的目标就是還原這些難得保留完好的木構件原貌。”

對仰韶村遺址第四次發掘負責人李世偉來說,印象最深的是,在清理窖穴底部時,一片體積較大的彩陶片顯現出來,周圍開始陸續發現大量相同紋路的彩陶片。他們對彩陶片進行清理,用保鮮膜對出土文物整體打包提取。拿回實驗室後,繪圖、拍照,再清洗、拼對,最終用固定膠進行粘連,複原了一個近乎完整的彩陶罐。

“出現場,就要拼盡全力、不留遺憾。”那時,出土的彩陶底部還差一塊陶片,李世偉給大家打氣。随後大家将窖穴中所有出土的陶片進行挑選、比對,最終找到了那一塊缺失的陶片。李世偉把底部的陶片嚴絲合縫地粘連上去時,隊友們一陣歡呼。手中這個交錯平行線紋的彩陶罐,也成為仰韶村遺址第四次考古發掘出土的唯一一件較完整複原的彩陶器。

在李世偉看來,考古雖然是和曆史對話,但現代科技的融入,往往能産生不少奇妙的化學反應。說話間,李世偉拿出手機,登入“考古發掘地理資訊系統”,錄入發掘進度。“我們在渑池出土的文物資訊,當天就可以在鄭州的研究院及時分析處理。”

對瓶底進行多學科殘留物分析、對土樣進行電化學檢測……“考古方法日新月異,科技手段已經廣泛應用。”李世偉說。

“一鏟子挖下去體會到的沉浸感,比讀史料更覺真實”

樊婷,河南師範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碩士在讀生,到北陽平遺址,是她第一次下考古工地。

剛來第一天,帶隊老師安排樊婷劃土層。刮着刮着,樊婷才發現,實踐中的土層區分,跟課堂上講的不太一樣。書本裡寫的是,根據顔色質地進行區分,“原以為很容易,實地一看,幾乎難以辨識。”樊婷不停用手鏟感受土層的細膩程度,區分顔色相近土壤裡的不同包含物……經過一段磨煉,加上老師的現場指導,她逐漸掌握了辨認土色的方法。

樊婷看起來文文弱弱,但每天去現場,都特别有幹勁。她喜歡跟村民聊天,聽他們講述當地的風俗文化。“考古就是自己最喜歡做的事,去現場幹活,會更踏實。”

呂國豪是河南大學考古學專業的一名在讀碩士,仰韶村遺址挖掘現場是他實習過的第三個工地。

“發掘房址”是呂國豪這次的主要任務。在之前的挖掘過程中,他們在一個探方中發現長條狀的遺迹,并出土青灰色牆皮地面。“這很可能是房址的一道牆,值得仔細研究、挖掘。”呂國豪說。

呂國豪把目光放在了探方裡靠近西壁的牆面,開始對牆壁進行整體刮面。随着工作不斷推進,他猜測下面有虛土。從早上7點半,一直到下午太陽落山,呂國豪接連刮了兩天,終于有了收獲。他起初的判斷得到确認。

呂國豪與5名隊友同住一間工作房。一張單人鐵床、一個簡易木桌,就是每個考古隊員的全部“家當”。晚上,借着燈光,大家一起為白天出土的陶片編号裝袋。“條件雖然艱苦,但感覺每天都很充實。”呂國豪說。

“隻有在考古現場,才會有一眼萬年的感覺,一鏟子挖下去體會到的沉浸感,比讀史料更覺真實。”呂國豪一有空就站在探方邊上不斷想象:又出現一拐角會不會是另一座房子,灰坑旁邊為什麼有一個柱洞……将自己置身于千年時空,心中不斷回溯着曆史演進的一幕幕。

本版制圖:張丹峰

《 人民日報 》( 2022年02月10日 06 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