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永柏:關于寫作

作者:睇人
黃永柏:關于寫作

簡介:黃永柏,1968年生,研究所學生學曆,哲學碩士,大學教師。業餘時間熱愛寫作,尤長于雜文。

關于寫作

文/黃永柏

自己寫出的文章,像極了自己生出的孩子,别人可能覺得很是一般,我們自己卻總是喜歡的不得了。總是忍不住一遍又一遍的品讀甚至陶醉,中間萬一再夾雜些他人的有心無心贊許,一定會更是強化了我們的自信和自慰。那種開心甚至幸福,一定是與捧場人的數量與品質呈強烈的正相關。

我們明知道成不了大家,但心底那份欲念卻從不肯泯滅。理智提請自己寫作純屬自娛自樂,但感情上總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認可最好嘉許。感情動不動就戰勝理智,于是,你我誰都不能免俗,我們都對别人對自己文章的評價說不在意中都很是在意。尤其是對你在意的人對你的文章的評價格外在意。盡管,評價的人,不少可能隻是随意說之甚至違心誇贊,當然也有真心但出于鼓勵,也有擊節贊賞确是發自肺腑。反正,我們不自覺又把心情交給了别人,好像我們的寫作隻是為了别人,我們的快樂竟然來自别人的臉色。你可能不知,人比動物要複雜得多,臉色,常常也有不動聲色、笑面虎、臉熱心冷、面無表情的,何況,變臉和變天都是生活中的經常。

黃永柏:關于寫作

既然文章是自己的孩子,那一般就不願意讓别人批評甚至責難,至于沒經過本人允許,你給擅自修改,作者一定很是不爽。越是地位高、品位高總之一切對自己定位高的人,多不願意接受别人的哪怕善意批評。 其實,沒有主見人雲亦雲當然不對,但是太有主見以緻偏執、聽不進别人的意見更不好。不管你是誰,我們還是要把自己的心态放平一些,低一些,要堅信,三人行,必有我師。再是不堪者,都有它的可取之處。 多一個參謀、多一個視角,就可能多了一份新意、一份完善。還是那句話說得好,傾聽多數人的意見,和少數人商量,最後自己決定。最好哪個環節都不要少。

都說文人相輕,應該是說到骨子裡了。但表面上,大家多是你好我好。不管什麼樣的文章,一定立馬點贊,一定極盡誇贊之能事,好像悼詞中對人的評價,一定都是就高不就低,一定是清一色高大上的高山仰止、景行景止。這對一個文學愛好者除了滿足他的小虛榮和強化他的盲目自信以緻自負之外,恐怕别無半點裨益。當然,我們輕易不要走向另外一個極端,但是一旦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嘴狠和臭,除了批評還是批評以緻挖苦,那大家苦心維護、裝扮的皇帝新裝,立馬被扯掉,無所顧忌的時段和氛圍,人性中惡的方面就會被不斷地無限的激發出來,而陷入彼此論戰、埋汰和仇恨的綿延不絕中。總還是講求些實事求是好些,實在不行大優點小缺點也還好,畢竟,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總比一味地忽悠,對人的成長、進步要好得多。

黃永柏:關于寫作

文人相傾也是大機率現象。隻不過這裡講得相傾,我是特指互相傾心、傾慕、青睐之意。因為文字,可能神交,彼此相望文壇和媒體管道而使好感、喜歡、思念、崇拜愈益濃烈;因為有許多時候自己不知寫點什麼以及怎樣寫出些新意,結果看到了你的文章之後,茅塞頓開、豁然開朗,震撼欽佩于你的視角我怎麼沒想到,你的立意為什麼比我想的就高和遠。凡此種種,隻要你抱着欣賞和學習的态度,大多數人的文章總能給你這樣那樣的收益,比如人家文筆的樸素清新、對生活縫隙裡美的發現和禮贊、小人物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中感人精彩的瞬間、濃濃的鄉愁、暖暖的親情、鍋碗瓢盆柴米油鹽的煙火氣等等。

靠寫作發家緻富的少,自娛娛他、自省醒人得多。仔細反思品味,寫作好處多多:可以寫出心中塊壘、排解壓抑苦悶;可以不斷思考、理清思路,防止過早老年癡呆;可以頭腦風暴、天馬行空、自由自在、痛快淋漓;可以自我展示、自我陶醉、得到别人了解和肯定;可以嬉笑怒罵、臧否世事人情,可以滿是善意和能量,營造和諧和溫暖。總之,人隻要活着,就要表達。要表達,除了言說,寫作就是另一重要管道。

黃永柏:關于寫作

圖檔來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