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童恩正作品:西遊新記·第卅回·菩薩心腸關心社會 仁愛胸懷揚威太空

作者:Eno的點香書齋

話表行者、八戒搭乘之飛機在洛杉矶機場降落以後,此番舊地重遊,情況自然較上次大不一樣。由于行者、八戒此時均是美國名震一時之風雲人物,是以盧卡斯親自帶了大隊人馬來機場迎接。見面之後,與他們熱情擁抱,說了不少客套話,種種世俗之舉,不必多述。惟有八戒在歡迎人群中發現了芳達小姐,他們是老相識,有很多共同的藝術感受,故而十分親熱,叽叽咕咕有說不完的話。

盧卡斯為行者準備的下榻之所,乃是好萊塢的豪華住宅區貝維利山之皇後大飯店。行者性急,來不及欣賞那些金碧輝煌的裝飾和各種豪華裝置,略加安頓以後,立即要求到醫院看病人。盧卡斯自然求之不得,于是立即驅車将行者、八戒送到醫院。

醫院院長約翰·瓦倫斯坦博士,亦即洛克·赫德森之主治醫生。這位博士醫道甚高,精通病毒之學,但是對于東方傳統醫學及種種修行之道,卻茫無所知,加之狂傲成性,是以一見盧卡斯陪着行者來探聽洛克·赫德森的病情,心中已自不快。想道:“我乃堂堂醫學博士,病毒專家,施出渾身解數,拿這怪病尚無辦法,你行者·孫有多大能耐,就敢允諾治病?”口中卻道:“行者·孫先生的大名,我已久仰。今日既來會診,乃是敝院的光榮。歡迎!歡迎!”即喚護士,把洛克·赫德森的病曆、實驗報告等資料拿來,行者一看,此種資料足足有上千份,堆起數尺之厚!

好個行者,卻不看病曆,哈哈一笑道:“瓦倫斯坦先生,我光看這病曆,就要兩天時間,似這等慢法,你這洛克·赫德森之病,就是1000年也不得好!”瓦倫斯坦博士道:“行者·孫先生開玩笑了,人生能有幾多陽壽?就是1000年也還不好?”行者道,“他如今是個病人,死了是個病鬼,再轉世也還是個病人,卻不是1000年也還不好?”瓦倫斯坦怒道:“行者·孫先生,剛才盧卡斯先生介紹你是來為洛克·赫德森先生治病的,是以我才抽空與你讨論,你怎麼不知禮,敢這等滿口胡柴!”行者笑道:“不是胡柴。你卻聽我道來:

醫門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轉旋。

望聞問切四般事,缺一之時不備全:

第一望他神氣色,潤枯肥瘦起和眠;

第二聞聲清與濁,聽他真語及狂言;

三問病原經幾日,如何飲食怎生便;

四方切脈明經絡,浮沉表裡是何般。

我不望聞并問切,今生莫想得安然。”

瓦倫斯坦博士平日雖可将《希氏内科學》倒背如流,但行者所述之神奇理論,卻是他從未領教過的。一時張口結舌,真不知如何回答。那八戒在旁,見這博士傲氣淩人,輕視行者,心中老大不高興,乃插嘴道:“瓦倫斯坦先生,你好沒見識!就是神仙看病,也須望、聞、間、切,謹合着神聖功巧,如今不見病人,你叫我們怎生下藥?”瓦倫斯坦聽了這話,才知道行者是要求看病人。心想:“你這猴頭,尚不知此病是何等兇險,就讓你見了病人,看你又有什麼辦法?”

于是瓦倫斯坦博士領着行者、八戒和盧卡斯,進電梯,出電梯,左彎右拐,來到一間最先進的隔離病室。行者等人先要全身消毒,換了衣服鞋襪,方能進入。行者一看,隻見洛克·赫德森睡在一長方形的玻璃罩中,各種管道,電線,纏滿全身;打點滴、輸氧、心髒起搏、人工呼吸等機器,全部開動。洛克·赫德森先生狀如骷髅,氣若遊絲,心電圖的螢幕上,連曲線也顯示不出來了。這哪裡還像個活人,簡直連一隻腳也跨進鬼門關矣。

八戒一見病人是此等模樣,心中自涼了一截。悄聲問道:“哥呵!你哪曾見《素問》、《難經》、《本草》、《脈訣》,是甚般章句,怎生注解,似這種病人,已經快死硬了,你是否救得過來?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呵;”行者道:“你休聒噪,待我看來!”

行者上前,隔着玻璃罩将洛克·赫德森一看,便知此人病入膏肓,難過今日。但要細查病因,卻還須親自切脈。乃開言道:“瓦倫斯坦先生,請你令人将這玻璃罩子搬開,我要診斷他的脈理。”瓦倫斯坦大驚道:“行者·孫先生,這是絕對做不到的事,隻要玻璃罩一移開,維持生命的機器一停止,幾秒鐘之内,病人就有生命危險!”這時就連相信奇迹之盧卡斯,也在旁勸說道:“行者·孫先生,這病要不能治,就不必治了吧。如果移開玻璃罩,病人死亡,家屬控告起來,那事情就嚴重了。”

行者好強,哪能承認世界上有做不到的事?道:“如若玻璃罩動不得,卻也無妨。我就用‘懸絲診脈’之法吧。”瓦倫斯坦好奇道:“什麼叫‘懸絲診脈’,我連聽也沒聽說過,世上哪有這種診病的方法?”盧卡斯亦道:“行者·孫先生,既雲‘懸絲診脈’,起碼也得有根絲,你兩手空空,工具又在哪裡?”行者笑道:“汝等都不要忙,我讓你們開開眼界就是!”即伸手下去,尾上拔了三根毫毛,撚一把,叫聲“變!”即變作三條絲線,每條各長二丈四尺,按二十四氣,托于手内,對盧卡斯道:“這不是我的金絲線?”瓦倫斯坦在旁,卻不言語,心想:“你這套魔術,騙得過别人,怎瞞得過我?就算你變出了絲線,我不開這玻璃罩子,你又怎能将它送進去診脈?”

行者也懶得解釋,乘人不備,又從尾上拔下三根毫毛,卻變成三個蟭蟟蟲兒,喚一聲“去”!那蟭蟟蟲兒卻爬過來,一個嚹起一根絲線,從玻璃罩底下找個縫兒,鑽了進去,将絲線的一端,按寸、關、尺部位,系在洛克·赫德森的左手腕下。這一招實在太過希奇,将瓦倫斯坦和盧卡斯鎮住一旁,面面相觑,不敢出聲。

好行者,拈起絲線另外一頭,以自己右手大指先托着食指,看了洛克·赫德森的寸脈;次将中指按大指,看了關脈;又将大指托定無名指,看了尺脈;調停自家呼吸,分定四氣、五郁、七表、八裡、九俟、浮中沉、沉中浮,辨明了虛實之端。診斷已畢,叫一聲“換!”那三個蟭蟟蟲兒,卻又爬上去咬開線結,再次将絲線系在洛克·赫德森的右手腕下部位。行者即以左手指,一一從頭診視畢,卻将身抖了一抖,把絲線和蟭蟟蟲兒收上身來。厲聲喝道:“瓦倫斯坦博士,這病人左手寸脈強而緊,關脈澀而緩,尺脈芤且沉;右手寸脈浮而滑,關脈遲而結,尺脈數而牢。夫左寸強而緊者,中虛心痛也;關澀而緩者,暫鈎黾÷橐玻懷哕葉沉者,小便赤而大便帶血也。右手寸脈浮而滑者,内結經閉也;關遲而結者,宿食留飲也;尺數而牢者,煩滿虛寒相持也。一診此疾病,乃是因欲而起,緣愛而生,實實在在乃愛之病也!”

行者這一番醫理,實乃超出瓦倫斯坦認識之外,他聽行者說得頭頭是道,也不敢冒然駁斥。盧卡斯雖然不懂,但想到行者既能查明病因,當亦能設法治療,乃懇求道:“行者·孫先生,你講的道理實在太玄奧,我們都聽不懂。現在你既将病因查明,還望你設法治療才是。”行者道:“病人現在藥石不進,血脈已衰,湯藥針灸,均無濟于事,看來隻有我運氣發功,打通他的經絡,激起他的活力,或有萬一的希望。”盧卡斯道:“請問何謂運氣發功?”行者道:

“我身雖是猿猴數,自幼打開生死路。

遍訪明師把道傳,山前修煉無朝暮。

倚天為頂地為爐,兩般藥物團烏兔。

采取陰陽水火交,時間頓把玄關悟。

全仗天罡搬運功,也憑鬥柄遷移步。

退爐進火最依時,抽鉛添汞相交顧。

攢簇五行造化生,合和四象分時度。

二氣歸于黃道間,三家會在金丹路。

一功混然歸丹田,生滅自如似神助。

今日運氣濟病人,是死是活憑天數。”

這番高論,瓦倫斯坦等人更加莫名其妙,隻有頻頻點頭,敬請行者發功救人。行者此時也不謙讓,走到洛克·赫德森身旁,将雙手平舉于玻璃罩子之上,手掌向下,兩腳踩好罡步,緊閉雙眼,運起神功。這洛克·赫德森正是昏昏沉沉地在生死線上掙紮,忽然感覺到一股熱流,從命門穴注入,直透丹田,然後周轉全身,四肢百骸,經胳通暢,真有說不出的舒服,當時隻感精神大振,“哎喲”一聲,翻身竟想坐起來。

瓦倫斯坦到底是一個很有經驗的醫生,對于行者奇特的治療方法,雖然一竅不通,但是病人臉色轉紅潤,呼吸平緩,恢複生機,這是不容否認的事,于是他當機立斷,喚來護士,除去玻璃罩,停止等死的維持療法,恢複正常治療。安排已定,再送行者離開醫院,此時已是畢敬畢恭,口服心服,與當初判若兩人。

自此以後,行者每隔一日,即來醫院為洛克·赫德森發功治療。行者修行,有數千年的功底,所發九陽真氣,實乃一種目不可見的粒子流,足以激發人體内部的生物電流和磁場,從根本上增強機體活力,這才是一種最根本的治療方法。洛克·赫德森得此神功相助,外加瓦倫斯坦博士的輔助治療,在一個月以後,免疫力完全恢複,血液中的病毒感染完全消失,居然恢複了健康。

瓦倫斯坦博士從頭到尾目睹了這一奇迹,對于東方的傳統醫學及養生之道,佩服得五體投地。當年他即在美國醫學會的年會上,宣讀了一篇名叫《東方神秘主義與現代醫學》的論文,詳細介紹了洛克·赫德森的病曆與治療情況,認為行者的醫療之道為近代生理學和醫學開辟了一個嶄新的方向,值得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自此以後,他自己身體力行,緻力于人體自我調節和特異功能的研究,進而在西方開創了一門新的學科,名為“特異心理學”(Parapsychology),取得了很豐碩的成果。這固然是行者道法高深,先聲奪人;但瓦倫斯坦博士能不囿于成見,服從真理,大膽探索未知世界,也不愧為一偉大的科學家。

洛克·赫德森恢複健康,《黯然的天使》得以如期開拍,他本人和盧卡斯對行者的感謝,自然不在言中。行者對于做過的好事,素來不願再提,乃謝絕了一切答謝宴會,退還盧卡斯贈送的巨款,在一天早晨,也不驚動任何人,帶着八戒悄然離開旅館,乘機傳回波士頓。

在飛機上,八戒見行者雙眉緊皺,悶悶不樂,問道:“哥哥,你此行目的已達,妙手回春,怎麼還是心事重重,有甚為難之處?”行者哏道:“八戒,你有所不知,洛克·赫德森所患之奇病;乃是因為社會上男女關系太混亂,同志流行之故,是以我才稱之為‘愛之病’。此病今日雖然尚是個别現象,但如果社會風氣不改變,不久的将來必将泛濫于世,成為人類一大災難。我想到此事,心中甚為耽憂。”諸位看官,直到行者發出此警告五年以後,科學家才辨認出了此種病毒,其代号為HILV-3,并且根據行者最初的命名,稱之為“愛滋病”,“滋”與“之”在漢語中同音,外國學者不明其差別,是以誤用。現在約定俗成,雖然難以更改,但行者最初定名之功,是不可磨滅的,是以附記于此。現在愛滋病流行西土,死者甚衆,傳染極快,迄今尚找不到對症治療的方法,完全證明了行者預見的科學性。

行者回到學校以後,感到近來雜事太多,影響學習,是以閉門不出,隻想安靜下來讀幾天書。誰知他塵緣未了,孽債難消,由于一偶然的機會,又卷入了一樁國際外交糾紛之中,忙得不可開交。你道為何?原來行者這日去上班,聽秘書說懷特博士正在找他。行者走進辦公室,隻見懷特博士正坐在電子計算機旁,緊張工作。看到行者,也不容套,立即說明要求。原來他的實驗室最近接到一項委托,要制造一種新型的在宇宙空間測量太陽風、宇宙射線和黑體輻射的等離子體光譜儀。懷特博士認為行者成績優良,聰慧過人,是以将此任務交給了他。有關資料要求和技術資料均已準備就緒,需要配合的實驗室也打好了招呼。是以十分鐘之内,行者已經明确了任務,具備了立即開展工作的條件。美國科學工作最講效率,故有如此之快。

三個月後,行者已作好了設計,并且試制成功了第一台樣品。此儀器雖在模拟條件下測試過,但最後還是裝在人造衛星上送入太空,進行實地試驗。按照計劃,此次衛星發射,還要等幾個月。行者是急性子,捧着自己絞盡腦汁制造出來的儀器,就如小孩過年得到一個新玩具一般,喜孜孜地恨不得當場看個結果,哪能等到幾個月以後?他暗暗地稱道:

當年凡骨凡胎重,得道身輕體亦輕。

雖為猴王肯立志,立志修玄玄自明。

學會斤鬥雲絕技,上天入地任我行。

今日老孫做實驗,管它衛星不衛星。

你道他為何如此自信?原來當年行者在西牛賀洲靈台方寸山斜月之星洞學道時,曾與祖師讨論過騰雲之道。祖師告他:“凡騰雲之輩,早晨起自北海,遊過東海、西海、南海,複轉蒼梧。蒼梧者,卻是北海零陵之話語也。将四海之外,一日都遊遍,方算得騰雲。”諸位看官,這一日之内繞地球一周之設想,非人造衛星為何?故孫悟空所學者,乃宇宙航行之知識也。他既有此本領,又何必依靠什麼人造衛星?

那行者,乘天黑無人之際,将儀器放在衣袋裡,念動真言,抖擻神威,将身一縱,一個斤鬥雲,騰空而去,就像風車子一般相似不住。根據曆史記載,行者一個斤鬥雲就是十萬八千裡,即使按照常人的速度,一個斤鬥也隻需要一秒鐘的時間。一秒鐘十萬八千裡,折合五萬四千公裡,相當于光速的六分之一,已大大超過了第一宇宙速度。故此彈指之間,已進入座離赤道十八萬二千公裡的高空軌道上。此時但見宇宙空間一片漆黑,萬點繁星,如同嵌在黑色天鵝絨幕布上的鑽石,閃閃發光。遙望地球,恰似一蔚藍色的圓盤,包圍在若有若無的透明的大氣之中。此種美景,行者已是見慣不驚。他停下身子,在失重狀态中,自由飄浮。一隻手掏出儀器,檢查它在低溫、真空、失重的狀态下工作的情況,記下了螢幕上出現的一切數字,發現其結果與設計的要求一般無二。創造成功,心中非常高興。

行者正在心曠神怡之際,忽見一龐大之空間站,冉冉飛來。此空間站呈一圓筒形,上方有太陽能電池閃閃發光之晶态矽闆以及各種形狀的無緣電天線。下方有微微突出的十根管道,每根管道的直徑有一米左右。行者此時反正無事,收起儀器,卻飛到空間站上,利用這失重的良機,跳跳蹦蹦,樹蜻蜓,翻斤頭耍子。最後落到那管道上,發現頂端尚有流線型覆寫罩。行者納悶,不知這有何用途,東看看,西摸摸,看到這覆寫罩并不嚴密,旁邊尚有隙縫,乃搖身一變,變作個蟭蟟蟲兒。其實變得輕巧,但見他:

翅薄舞風不用力,腰尖細小如針。穿縫過隙入太空,疾似流星還甚。眼睛明昳昳,聲氣渺暗暗。昆蟲之類唯他小,亭亭款款機深。失重狀态更輕松,掃描渾不見。雷達莫能尋。

嘤的一翅飛将去,就從隙縫裡爬到太空站裡面。等到将内部結構看清楚以後,這才驚駭不小。原來此種管道,乃是飛彈發射管也。每個發射管内,均裝有配備核彈頭的飛彈一枚。行者是學原子實體的,一眼就知道此種事态之嚴重性。裝備此太空站之國家,自然在戰略上占有極大便宜。如果一旦與他國交戰,即可輕而易舉地襲擊地面目标,破壞對方通訊衛星。但是如果所有的國家都這樣做,卻醞釀着可怕的後果。因為戰争一起,每一交戰國都力圖首先摧毀對方的太空核武器庫,各種核武器的爆炸,足以污染太空,破壞大氣的電離層,影響太陽輻射和全球氣候,威脅全人類的生存。行者雖非人類,甚至沒有“球籍”,但到底不願人類自己毀滅自己。所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如果拯救全球上全部生靈,那功德就沒法算了。遇到此種大事,行者不管也不行了。畢竟不知他想個什麼法兒,且聽下回分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