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最頂級的204座博物館,究竟有什麼深藏不露的魅力?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走入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第三年,逐漸習慣了難以出門遠行的日子裡,身邊的博物館成了神遊萬物的最好慰藉。

從廣受好評的《國家寶藏》,到頻上熱搜的博物館文創,再到2022年初,故宮年票預訂系統崩潰,走進博物館,俨然成為國人出行的新風尚。來自攜程的資料顯示,在2021年上半年,文博遊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75%。可以說,在疫情期間,國人的旅行偏好正在悄然發生着改變。

中國最頂級的204座博物館,究竟有什麼深藏不露的魅力?

《國家寶藏》聯合國内頂級博物館講述文物的前世今生,引發衆人點贊 ©《國家寶藏》節目

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中國的博物館機構達到5452家。即便每天逛一家,也至少需要将近15年才能逛完。在上千座主題、類别、展品各有千秋的博物館中,如何挑選到最值得看的呢?

答案一定是:國家一級博物館。

中國最頂級的204座博物館,究竟有什麼深藏不露的魅力?

首批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的中國國家博物館 網絡

如今,已經有204座頂級的中國博物館跻身此列,它們值得博物館愛好者“踏破門檻”,也為初級玩家提供了旅行靈感,是你周遊華夏風土的最佳指南。

「一級博物館都在哪兒」

中國對博物館等級的評估始于2008年,至今已經進行了四次。其中代表最高榮譽的,便是一級博物館,想要獲得這個稱号,博物館必須在多項名額上拿到高分,而且還無法一勞永逸。

這些“一級館”遍布全國,讓我們來盤點盤點。

中國最頂級的204座博物館,究竟有什麼深藏不露的魅力?

國家一級博物館“打卡”指南 ©華夏風物

國家一級博物館坐落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北京和山東雙雙以18家“一級館”并列榜首。緊随其後的,并非是我們印象中的文物大省,如山西、陝西、河南等,而是浙江和江蘇。

或許這是因為對博物館等級的評定,是一個綜合的評價體系,不隻需要博物館有足夠多的“寶貝”,也需要在1)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2)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影響力;3)社會服務這三個方面的綜合評分達到800以上。

中國最頂級的204座博物館,究竟有什麼深藏不露的魅力?

北京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首都博物館 網絡

在204座“一級館”之中,若論起“國之驕子”、文化集大成者,肯定非“國字号”博物館莫屬。散落在北京、浙江、江蘇、上海、陝西、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海南和重慶的25座“國字号”博物館,往往有着完整展示中國特定文明程序的超硬核實力,是向全國乃至世界展示中國曆史、華夏文明的視窗,當然也是我們“盲選”博物館目的地的最優解。

北京以10座“國字号”博物館拔得頭籌,這其中當然少不了中國國家博物館等經典大館。最特别的當屬杭州中國刀剪劍博物館、杭州中國扇業博物館、杭州中國傘業博物館這三個“國字号”博物館,它們是以杭州工藝美術館為主體而進入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的。

中國最頂級的204座博物館,究竟有什麼深藏不露的魅力?

杭州工藝美術館群由杭州工藝美術、中國刀剪劍、中國傘、中國扇博物館組成 ©杭州工藝美術館群

然而并非所有“國字号”的博物館都能入選“一級館”,綜合考核名額超過800分的“高門檻”,将許多“國字号”博物館拒之門外。此外,還有一些曾經的一級館不幸“落榜”降級,例如2013年被降為二級的中國海軍博物館。

若以省博(以省名直接命名的博物館)來看,除江蘇外,全國30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省博都是一級館,它們經常是這個省份成立最早、規模也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通常擁有這個省份最重要的一些藏品,是你絕對不可錯過的頂級目的地。

但這樣的命名規則也有例外。比如重慶的中國三峽博物館,在2000年被準許成立,随後原重慶市博物館并入其中,并在此加挂“重慶博物館”館名,屬于典型的“一館兩名”。

中國最頂級的204座博物館,究竟有什麼深藏不露的魅力?

人民廣場上的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圖蟲創意

江蘇更加“獨樹一幟”,幹脆冠上南京的地名——南京博物院,這與南京的曆史地位有莫大的關系。南京博物院的前身是國民政府教育部在1933年創立的“國立中央博物院”,也是中國第一所由國家興建的現代綜合性大型博物館,是以這個名号也留到了今天。

中國最頂級的204座博物館,究竟有什麼深藏不露的魅力?

疫情之下,參觀南京博物院的觀衆絡繹不絕 ©江蘇網

相比前三批的“一級館”名單,2020年公布的第四批名單中,出現了衆多新面孔——行業博物館。比如南京的中國科舉博物館、景德鎮的中國陶瓷博物館、青島啤酒博物館、中國印刷博物館、中國電影博物館、北京汽車博物館、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青海藏醫藥文化博物館等等。這些博物館的主題略顯小衆,但是的确在各自的領域内都是翹楚,也展現着一座城市的地域名片。如果你喜歡“跟着博物館去旅行”,光顧這些特色主題館,可能會多一些讓你驚喜的際遇。

中國最頂級的204座博物館,究竟有什麼深藏不露的魅力?

從上到下依次為: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 ©圖蟲創意;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 網絡;青海藏醫藥文化博物館 ©官網

「“一級館”上榜秘訣」

那麼,這204座博物館,是怎樣從五千多座博物館中脫穎而出的呢?

國家博物館等級,是國家文物局從基礎設施、藏品管理、科學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等各個次元綜合評議、打分得出的結果。

在早期的考卷裡,博物館等級的評定,更注重藏品的數量,和國家級珍寶的多寡,而在“新試卷”中,“考題”也在不斷豐富——青少年教育、社群活動、科學研究這些軟性的名額也被囊括進評價體系。這也說明博物館逐漸更加看重觀衆的觀展體驗和宣教功能。

中國最頂級的204座博物館,究竟有什麼深藏不露的魅力?

适合兒童參與的博物館化石挖掘活動 網絡

因為,提升公共服務的能力,對遊客而言,是參觀體驗提升的一大步。小到文物造型的文創、貼心“減重”的行李寄存點和咖啡館,大到專業的4D影院、小劇場,“一級館”都意味着你能享受更多更好的服務,也有更豐富多元的活動空間,讓參觀博物館不再是一次特别的旅程,它也可以走入我們的日常,成為智性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最頂級的204座博物館,究竟有什麼深藏不露的魅力?

孩子在上海科技博物館内探索神奇世界 ©新華社

比如,用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變成你和孩子飯後的遊戲,用遼甯省博物館的情景劇《叩開曆史之門》代替冗長的網劇,用湖北省博新館的新展廳填補你和朋友的假期生活……這些都是“一級館”提供給我們的新選擇。

門口顯眼的國家一級博物館标志,既是博物館的“金字招牌”,也是城市曆史上的獨特韻腳。入門一眼千年,絕非誇大其詞。擁有重量級的藏品,依然是“一級館”最吸引遊客的價值所在。信手一件藏品,足以帶你穿越時間,感受曆史的魅力。不少“一級館”中都藏有中國最頂級的“禁止出境文物”,這些國之重寶,都是中華文明的代表。

中國最頂級的204座博物館,究竟有什麼深藏不露的魅力?

雲南省博物館外的國家一級博物館榮譽 網絡

除了重要的省博之外,一些重要的城市博物館,也藏有自己少為人知的獨門重寶。

乍一看,化石和大慶這座石油城市好像沒有聯系,但大慶博物館卻是全國乃至世界上收藏第四紀猛犸象披毛犀動物群化石數量最多、品質最好的博物館之一;

在距它1900公裡的内蒙草原深處,酷似磐石的鄂爾多斯博物館内,河套人頭蓋骨化石則對探讨亞洲古人類的演化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最頂級的204座博物館,究竟有什麼深藏不露的魅力?

左:鄂爾多斯博物館内的河套人頭蓋骨化石 ©網絡;右: 大慶博物館内的兩具猛犸象骨架化石 網絡

但也并非所有的“一級館”都有最重量級的文物坐鎮,這也是一些科技博物館、革命博物館的弱項。面對傳統大館動辄上十萬的藏品,它們的“家底”相對弱勢。像中國海軍博物館,藏品主要以使用過的物品、裝備和相關文獻為主,類型相對單一,是以,被降為二級博物館。但在這個特定主題中,它依然非常值得愛好者光顧。

有了“金字招牌”,

答案自然是:不能。

即便是早早跻身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大館,每年也不免需要接受重新評估,如果評估結果“不合格”,會被直接降級;如果連續兩年隻是“基本合格”的話,也需要重新參加定級評估。

這樣的“倒黴蛋”不止一家。2013年,連續兩次“基本合格”的北京天文館、抗美援朝紀念館、中國海軍博物館和華僑博物院,在重新評估時仍未滿足要求,就被降為了國家二級博物館。

在這其中,北京天文館在2008年就首次入選“一級館”,但它的長處在于以多樣的形式普及科學知識,藏品被戲稱為“除了隕石還是隕石”。在連續兩次“基本合格”,重新評估仍不過關之後,被降為二級館。直到2017年,經過大規模數字化改造更新以後,“六十大壽”的天文館終于重新收到了“一級館”認證這份壽禮。或許對參觀者來說,在内地首家球幕立體宇宙劇場、4D劇場内沉浸式體驗漫步神秘星空要比枯燥的“文字牆”奇妙多了。

中國最頂級的204座博物館,究竟有什麼深藏不露的魅力?

在北京天文館可以盡情探索宇宙星空 網絡

這204座國家一級博物館中的确藏龍卧虎,足以成為你去下一座城旅行的靈感。

第一座縣級一級館:青州博物館

青州博物館地處沂山山脈北麓和魯北平原,外觀平平無奇,卻有五萬多件珍貴文物,其中國家珍貴文物就多達三千多件。秀骨清像的龍興寺遺址出土佛教造像,是北朝的傳世珍寶,也是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此外,還有東漢“宜子孫”玉璧、明趙秉忠殿試卷這些珍貴的文物,足以配得上“全國唯一、天下僅存”的贊譽。

中國最頂級的204座博物館,究竟有什麼深藏不露的魅力?

左:龍興寺遺址出土佛教造像;右上:東漢“宜子孫”玉璧;右下:明代趙秉忠殿試卷 ©人民網

非國有一級館:大唐西市博物館、建川博物館

這兩家國家一級博物館是當仁不讓的“異類”,它們都是民辦博物館,正在成為博物館行業中不可忽視的新興力量。作為在原址上再建的國内首家遺址類民辦博物館,大唐西市博物館以“大唐西市”和“絲綢之路”為特色,收藏文物上起上周、下至明清,在曆史遺迹中探尋“盛世長安”。

紮根在安仁古鎮的建川博物館,是一家私人的、抗日戰争主題的博物館。嚴格來說,它是集建設抗戰、民俗、紅色年代、抗震救災四大系列的30餘座分館的博物館群,靠着個人收藏和他人捐贈,建川博物館裡散布着4000餘件國家珍貴文物。

中國最頂級的204座博物館,究竟有什麼深藏不露的魅力?

左:大唐西市博物館 ©圖蟲創意;右:建川博物館群落 ©紅星新聞

大學裡的一級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山東大學博物館

在第四批評選結束後,“一級館”名單上首次出現了兩家高校裡的博物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以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收藏為底子,現有藏品超2萬件,其中書畫等文物品質極高。清晰的藝術定位,曾打造出了無數個“爆款”特展,館内的文創也有不錯的水準。

山東大學博物館同樣以校内考古專業的出土文物為基礎,成為曆史考古類的高校一級館。确定邿國王室墓地及國君之墓,獲評當年的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這裡出土的青銅禮樂器也是當之無愧的“鎮館之寶”。

中國最頂級的204座博物館,究竟有什麼深藏不露的魅力?

左: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視窗2020——疫情時期圖像檔案展 ©澎湃新聞 右:文物遍地的山東大學博物館 ©山東大學

「值得打卡的特色“一級館”」

在204座“一級館”之中,還有11座更特殊的“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是好學生裡的“尖子”。它們不僅具有國際一流水準,更重要的是這些博物館中展現的地域文化,代表着中華文明最高的文化價值。

其中,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陝西曆史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遼甯省博物館這8座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博物館,而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和山西博物院等3座博物館為培育對象。

中國最頂級的204座博物館,究竟有什麼深藏不露的魅力?

從上到下依次為:上海博物館、河南省博物館、陝西曆史博物館 ©圖蟲創意

除了這11座以外,還有一些小衆的主題“一級館”,同樣也是快速讀懂一方風土、人文的密碼,它們的展陳主線明确,重點也更為突出。它們的存在,便是特殊資源和風土文化的最好佐證。

比如景德鎮的陶瓷、青海的藏醫藥、寶雞的青銅器、自貢的鹽業和恐龍化石、山西的煤炭、青島的啤酒、滕州的漢畫像石、南陽的漢畫、青州的造像,甚至三峽的移民文化,它們都有與之對應的“一級館”。這些風物主題或記錄了曆史上人類生活的原貌,或改變了一方地域的文明程序,成為地方文化中最顯眼的底色。而與之相比對的博物館,自然成為展示地方特色的最佳名片。當然,你也可以把這些博物館當作旅行的第一站,它們也許是你了解這片熱土最好的入門課教室。

中國最頂級的204座博物館,究竟有什麼深藏不露的魅力?

從上到下依次為:寶雞青銅器博物館 ©網絡;自貢恐龍博物館 ©圖蟲創意;青島啤酒博物館 ©圖蟲創意

在衆多一級館中,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的自然類、科技類博物館,特别适合作為親子遊的理想目的地。寓教于樂,或許是來博物館遛娃的父母最想達成的目标。

上海科技館針對不同年齡青少年開展了一系列好玩的科學實驗秀、編輯課程、動手體驗,能讓孩子邊觀察邊動腦,漲知識自然輕而易舉;

從最早的馬車、獨輪車,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指南車、國外的老爺車,到如今的汽車……北京汽車博物館可謂應有盡有,“爆火”的兒童駕駛體驗項目,一定會讓好奇寶寶和愛車男孩邁不開腿。對汽車所有的疑問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中國最頂級的204座博物館,究竟有什麼深藏不露的魅力?

北京汽車博物館内拆解開來的汽車,适合好奇寶寶一探究竟。©圖蟲創意

此外,不少博物館借助數字化技術嘗試生動、多元呈現館藏内容。比如,中國科學技術館設立的“兒童科學樂園”将展覽與互動結合,打造出一個了解科學、認識科學的獨立區域。而大連自然博物館則基于人臉識别技術開展的互動脫口秀恐龍小劇場,以珍貴化石标本為靈感創作的“鹦鹉嘴龍母子們的一天”動畫,“活化”的文物,讓親子家庭收獲滿滿,流連忘返。

中國最頂級的204座博物館,究竟有什麼深藏不露的魅力?

親子逛博物館一定不能少了中國科學技術館 網絡

如今疫情經久不散,實地探訪一些博物館,時常會吃到閉門羹。是以在家雲逛博物館,也不失為一種新選擇。

憑借虛拟現實等新的數字技術,許多“一級館”都實作了線上雲逛博物館的功能。沒有周遭的鼎沸人聲,那些脆弱的“孤品”和常年不展出的文物,都能任憑你在螢幕前反複觀摩,悠閑鑒賞。

而像故宮這樣,場館建築也值得仔細端詳的博物館,線上上你可以收獲更多。平日大門緊鎖,不對外開放的角落,你也能線上上的故宮博物院全景、實景任意切換,打開同聲講解,便和實地遊覽也差不多,數字多寶閣裡3D掃描的藏品,可能花一天時間都看不過來。

中國最頂級的204座博物館,究竟有什麼深藏不露的魅力?

宅家看文物,你一定不能不知道故宮數字多寶閣 ©故宮博物院

去過敦煌莫高窟的遊客都知道,如果不購買昂貴的特窟門票,實地參觀隻能看8個窟,但線上上,你有多達30個洞窟可以仔細端詳。

中國最頂級的204座博物館,究竟有什麼深藏不露的魅力?

線上就能免費看的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官網

作為博物館屆的“頂流”,這204座國家一級博物館将華夏大地珍寶一一收入囊中,讓東方文化與氣韻一覽無遺。無論是實地還是雲逛,國家一級博物館都值得我們一一參觀打卡,感受流淌在博物館裡的曆史與未來。

本期互動話題:你都打卡過哪些國家一級博物館,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座,記得分享給我們哦~

文丨曲奇

圖檔編輯丨雪哥

封圖丨圖蟲創意

本文由華夏風物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參見網址: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zb=A0Q08&sj=2020

[2] 人民日報海外版文藝部主編,《你所不知道的國家一級博物館》,人民日報出版社,2020.

中國最頂級的204座博物館,究竟有什麼深藏不露的魅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