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02年江蘇挖出一副千年木棺,開棺後露出一條腿,專家:立刻蓋棺

“有意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句話,充分展現了人生的戲劇性。有時候,我們去做一件事,也許會有意外的收獲。

就像2002年的時候,連雲港石棚山因風景優美而遊客增多,卻因為上山之路崎岖而帶來諸多不便。于是政府決定在此修建一條道路,友善遊客上下山。

2002年江蘇挖出一副千年木棺,開棺後露出一條腿,專家:立刻蓋棺

石棚山曆史悠久,不僅有許多知名的文人雅士,如石曼卿、蘇轼等等在此飲酒賦詩,也有名留青史的人物,如劉備之恩人糜竺葬于此。

是以,在動工之前,建築公司的老闆千叮萬囑,如果挖到了什麼重要文物一定要上報。

這句話,就讓姜茂東聽了進去。

但他萬萬沒想到,他挖出來的不是普通的文物,而是在考古曆史上有着舉足輕重地位的一口千年棺木。

農民工挖掘棺木立刻上報,專家打開棺木後駭然失色

姜茂東就職于連雲港金大工程公司,是一名普通的建築勞工。當時是7月7日,正值盛夏,他坐在挖掘機中,揮汗如雨,正緊張地作業着。

這時,挖掘機的抓鬥好像碰到了什麼堅硬的物品,姜茂東加大抓力,把那堅硬的物品挖出來。

定睛一看,竟是一塊腐朽的木闆。

2002年江蘇挖出一副千年木棺,開棺後露出一條腿,專家:立刻蓋棺

當時,姜茂東隐隐意識到了不對勁。

再一挖,果然印證了他的猜想——抓鬥裡居然是一口沉重的棺木。

棺木在抓鬥上搖搖欲墜,彰顯着其分量。

姜茂東想起了上司的吩咐,連忙上報給公司,并且報了警。

連雲港的警方和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的代表——孫亮匆匆趕到現場。

因為挖到棺木的消息不胫而走,是以現場人山人海,在警方維持秩序的情況下,孫亮對現場挖掘的情況做了一個初步判斷。

2002年江蘇挖出一副千年木棺,開棺後露出一條腿,專家:立刻蓋棺

當時現場已經挖出了一個寬20米,長30米,深5米的大坑,坑中依稀可見兩三副棺木被曆史的塵埃蒙灰的模樣。

從棺椁的腐蝕程度和花紋、用材,大緻可以判定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群,時間大概在西漢的中後期。

次日,連雲港市的博物館考古部的主任項劍雲帶着同僚來做進一步的勘察。

該墓群共有四副棺木,第一個被挖出來的是3号棺。

2002年江蘇挖出一副千年木棺,開棺後露出一條腿,專家:立刻蓋棺

經過12個小時烈日下的作業,終于将剩下三副棺木全都挖了出來,按照出土陪葬品的資訊顯示,這三副棺木分别是一男兩女。

因為3号棺是被抓鬥擡起來的,外部被破壞相對比較嚴重。是以将棺木運回了博物館的時候,他們也第一時間對3号棺的内部進行了調查。

就在項劍雲鑿開棺材闆的瞬間,一股奇怪的惡臭就撲鼻而來,讓項劍雲一陣頭暈。

此時,棺木僅撬開了5公分的縫隙。

在這5公分的縫隙中,項劍雲看到了滿滿的棺液中,藏着一節白嫩的、宛若蓮藕一樣的細長物體。

2002年江蘇挖出一副千年木棺,開棺後露出一條腿,專家:立刻蓋棺

項劍雲不解其意,甚至産生了想用手去觸碰的念頭。就在他伸手的瞬間,身邊的同僚大喊:“腿!”

聽到同僚這麼喊,項劍雲再仔細定睛一看,确實,那如藕節一樣的末端,正是五趾分明的腳掌,項劍雲第一時間就把棺木,迅速地關上了!

女屍的儲存完好皮膚白皙,每一個細節都充滿了謎團

這意味着什麼,時年54歲、有着豐富的考古經驗的項劍雲怎會不明白。

他渾身發抖,激動不已,迅速地跑向了館長周錦屏的辦公室:“我們發現了不腐的屍身!”

屍身為何不腐雖然不明顯,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盡量減少接觸空氣。這才是項劍雲第一時間關上棺木的主要原因。

得知這個消息後,周錦屏立刻做足了準備,才準備“開館驗屍”。

打開棺蓋的瞬間,看到了全身皮膚白皙、儲存完好的屍體安靜地躺在黑褐色的棺液之中。

2002年江蘇挖出一副千年木棺,開棺後露出一條腿,專家:立刻蓋棺

為了更好地觀察和檢驗他們将屍身安全地托放在旁邊的容器中。

經過測量,屍身身長1米58,女性,年約50左右。

2002年江蘇挖出一副千年木棺,開棺後露出一條腿,專家:立刻蓋棺

緊接着,他們做了進一步的觀察。

女屍的身體雖然已經萎縮,但是仍然豐滿潤澤。頭發稀疏,但是發根完整。

有意思的是,女屍的頭頂有整齊的發茬,就像是剃過一樣。她的陪葬品中還有一個精緻的發套,這就讓女屍的生前的生理狀态開始有些撲朔迷離。

女屍的皮膚紋理清晰,毛孔清晰可見,手指修長,指甲完好無缺。

她的腳掌大小大概38碼左右。根據她的初步體檢看出,在她身體萎縮之前,她真正的身高應該大約1.65~1.70左右。

2002年江蘇挖出一副千年木棺,開棺後露出一條腿,專家:立刻蓋棺

而她的體重則有25.5公斤,顯然這并不是她生前的體重,但是因為年代過久,再加上體重的變數比身高要大很多,是以無法判斷。

為了進一步了解女屍的内部結構,2003年6月6日,這名女屍接受了X光射線的内部檢查,初步斷定她的腦組織清晰可見,左眼球完好。

2002年江蘇挖出一副千年木棺,開棺後露出一條腿,專家:立刻蓋棺

之後,為了探明女屍的身體狀況,進一步為女屍進行了解剖。

在為屍體進行解剖之後,其内髒器官更是讓人們大吃一驚。原以為會陳腐破敗的屍體内部,五髒六腑居然相當完好。

可以看出,女屍的整個身體狀況除了随着千年而略有萎縮之外,基本上沒有特别明顯的腐壞問題。

但是放眼整個考古學界,這樣的屍身可以說是十分少見,近乎沒有。到底屍體的儲存方式是什麼?也許要從女屍的葬身之所——棺材開始說起。

棺液帶來了全新考古議題,或有可能“複活”該女子

和女屍同期出土的三副棺木中的屍骨隻剩零星半點,它們均是用同樣的材質的棺木,用的是同樣的封棺手法,顯然防腐的原因和棺木無關。

那麼就是和棺液有關嗎?

衆所周知,棺液的出處有三種:

第一是地下水滲透到了棺内;

第二是屍體的水分和油脂蒸發;

第三則是古人為了防腐倒入的專用防腐液。

女屍的棺液或許就來自第三種。

博物館的藝術特展部主任徐玲麗對此就特别注意,她在市第一醫院将棺液樣本進行化驗,結果不僅沒有給她解惑,反而給了她更大的謎題。

2002年江蘇挖出一副千年木棺,開棺後露出一條腿,專家:立刻蓋棺

原來,棺液的PH值為7.55,呈弱堿性。棺液中還含有血紅蛋白。和長沙馬王堆的辛追夫人的酸性棺液截然不同。

要知道,堿性的生活環境更有利于細菌滋生,也就是說是不利于屍體的儲存的。這不僅是給考古界,也是給生物學界、醫學界、化學界帶來了全新的議題。

各個行業的專家們,一直緻力于從棺液中擷取更多的研究資訊,然而卻一無所獲。不過,在“體檢”過程中,有一樣東西卻被提取了出來。

2002年江蘇挖出一副千年木棺,開棺後露出一條腿,專家:立刻蓋棺

女屍的兩顆臼齒被取下,目的是為了提取裡面的DNA樣本。雖然大部分情況下是從骨髓處提取,但顯然難度更大,牙齒中的DNA一般來說儲存得更好。

這意味着,也許在将來科學進步的某一天,可以通過克隆等技術“複活”該女屍。讓西漢時期的人類重新站在我們面前。

雖然短時間内無法“複活”女屍,但是複原女屍的樣貌并不困難。中國刑警學院教授趙成文就将該女士的容貌描繪出來。

趙成文按照其骨相和五官分布,複原了其25歲時期的容貌,該女子圓形臉,杏仁眼,蒜頭鼻,菱角嘴,用趙成文的話來說:“很有個性,屬于聰明幹練型。”

2002年江蘇挖出一副千年木棺,開棺後露出一條腿,專家:立刻蓋棺

不過,再如何複原,也無法複刻該女子的生平。

如果想了解她的前世今生,還得從她的陪葬品入手。

事實上,女屍和同墓穴的一男二女的陪葬品的損毀并不嚴重。從女屍棺木内找到一枚印章,上面寫着“淩氏惠平”。

2002年江蘇挖出一副千年木棺,開棺後露出一條腿,專家:立刻蓋棺

也就是說,這名屍身不腐的奇女子,閨名淩惠平。但是,女子本就在史書中記載甚少,如果沒有為曆史留下建樹更是不會提及姓名。

專家們自然沒有從史書中找到和淩惠平有關的隻言片語,而與她同穴的三人,似乎也并沒有幫助我們獲得什麼資訊。

雖有姓名卻依然身份成迷,和同一墓中男子關系難定

墓中唯一的男性雖然顱骨及顱内組織完好,他的棺椁上刻下了他的名字。但是年代久遠,字迹已經不甚清晰,隐約可見“東公”二字。

2002年江蘇挖出一副千年木棺,開棺後露出一條腿,專家:立刻蓋棺

“東公”在古代,是指德高望重之人。可見該男屍生前的社會地位不低。與之出土的木牍上寫着和他殡葬相關的資訊,也佐證了這一點。

為“東公”吊唁的,都是“東海太守”、“河南太守”派來的官員,可見大家都很重視“東公”的葬禮,“東公”極有可能和“太守”是同等職位的地方官吏。

2002年江蘇挖出一副千年木棺,開棺後露出一條腿,專家:立刻蓋棺

從其他陪葬品也可以看出,這一家應該社會地位不低。而淩惠平的印章,更是來頭不小。她的印章是龜鈕青銅印。

但是,在漢代,龜鈕青銅印是年收入為2000擔的官員才能擁有的,這是否意味着淩惠平本人是一名官員?

孫亮在這邊提出了新的見解。

在漢代,是有女子封侯的曆史的。呂雉的妹妹呂嬃被封為臨光候、東海王劉疆的三個女兒都接受了封侯。

也就是說,淩惠平極有可能也被封侯了。那麼她的曆史地位自然又會有新的見解。進一步設想,她在“東公”家中的地位自然也會有新的推論。

墓中一男三女,顯然是“東公”和他的妻妾。

那麼淩惠平在家中地位是什麼呢?是妻還是妾?

2002年江蘇挖出一副千年木棺,開棺後露出一條腿,專家:立刻蓋棺

如果淩惠平有封侯的背景,她是妾的可能性就非常低。但是凡事總有例外,考古研究不能隻憑推測,是以需要更多的文物來佐證這個觀點。

然而,很可惜的是,雖然大部分的陪葬品都相對完整,但卻唯獨缺少了他們的具體生卒年,這也為考據帶來的一定難度。

無論曆史上的淩惠平的生平有多麼的撲朔迷離,但是可以肯定一點,她是長江以北地區首次發現的漢代濕屍,也是中國第三個漢代濕屍。

淩惠平的儲存方式也太過成謎,是以專家們在不斷研究她的不腐之謎的同時,也想着如何幫助她“延年益壽”。

定期為女屍進行監控保護,確定其屍身能夠長青不朽

雖然現代科技已經到了如此發達的地步,但是看到一些古代流傳下來的不可思議的超前技術時,依然還是會敬佩古人的智慧。

現代人以科技自居,卻依然無法解開淩惠平的防腐之謎,在一開始隻能将淩惠平放在通俗使用的防腐液——福爾馬林中。

這樣的儲存手法雖是現代科技中比較穩妥的方式,但淩惠平白皙的皮膚也随着化學效應漸漸變黑、變幹。

2002年江蘇挖出一副千年木棺,開棺後露出一條腿,專家:立刻蓋棺

專家們也知道,這樣畢竟非長遠之計,于是在2008年的時候,連雲港市博物館和長沙馬王堆古屍保護與研究中心合作,并且進行長期的監控保護。

在2013年時,專家們提取淩惠平的固定保護液樣本時發現其中的化學成分有變化,于是在2014年時着手了更換保護液的工作。

2002年江蘇挖出一副千年木棺,開棺後露出一條腿,專家:立刻蓋棺

2015年,為了更好地保護淩惠平的屍身,連雲港市博物館開始對淩惠平屍身所處的展廳進行大規模改造,曆時4年,才終于再次進行開展。

2021年,江蘇省文化廳将連雲港市博物館定為4A級旅遊區,這意味着淩惠平将會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得到更妥善的儲存。

如今,有很多遊客會慕名前往雲港市博物館淩惠平的屍身。

一連串的謎團萦繞在這個女人身上,也讓人們對她更加好奇。

2002年江蘇挖出一副千年木棺,開棺後露出一條腿,專家:立刻蓋棺

除了上述幾個謎團之外,依然有很多謎團沒有解開。如淩惠平到底是先下葬,還是和“東公”他們一起下葬?又或者是之後再下葬?

以及淩惠平身上的一些淺層傷口,是否是她的緻死因?

2002年江蘇挖出一副千年木棺,開棺後露出一條腿,專家:立刻蓋棺

在淩惠平的肺部裡,發現了一些煤灰,初步推斷是平日燒煤取暖時,不甚吸入的。那這些和她的壽命長短又是否有關系呢?

在曆史的長河中,總是會有許多智慧結晶驚豔了時光。也許這是勞動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也許這是一系列巧合而天然形成的。

就像淩惠平穿越了時空再次來到了我們面前,其音容笑貌活靈活現令人驚歎。她的出現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也許她的屍身不腐也是一系列“無心插柳柳成蔭”而形成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