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言論:短道判罰的公平在于統一性

言論:短道判罰的公平在于統一性

7日那天,中國男子短道速滑選手包攬男子1000米冠亞軍,有人歡呼“報仇”了,有人憂慮說“勝之不武”。

而我,更多的是想到中國隊接下來“不好混”。為什麼呢?

首先要說,7日的比賽有沒有“主場優勢”。直接上答案:決賽赢得光明正大,對手被判犯規沒有任何問題。

作為速度快、對抗性強,又是集體出發的項目,短道速滑比賽過程中難免有“動作”,“可判可不判”的情況很多。裁判所做的,是在可操作的空間裡确定判罰尺度。而對于選手來說,在單項第一天适應這個尺度,也對後面的比賽非常重要。9日晚的比賽中,運動員明顯動作少了、小了,跟裁判“哨子緊”有關系。

然後就要說,既然可操作空間這麼大,短道的判罰是不是很難做到“公平”?

或許還有人記得,平昌冬奧會時,中國短道隊受盡委屈。當國内輿論都在聲讨南韓隊,中國隊主教練李琰一直在很冷靜地表達:我們需要的是統一性。同樣的動作,南韓隊做就不判,中國隊做就判得嚴,這個說不過去。

是以7日那天我就在想,中國隊後面要小心,必須注意動作。其實這個賽季,犯規一直是中國隊沒有徹底解決的問題。如果一個不小心,就會要麼被吹挨罰,要麼不被吹挨罵了。

結果到了9日,任子威就因為一時走神,沒注意細節,犯了錯。這不是裁判“找平衡”,而是在貫徹判罰依據。固然可惜,但絕對是一記警鐘。接下來中國隊還有多項比賽,要想取得好成績,還需時刻繃緊犯規這根弦才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