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謀生再謀愛,先愛己再夫妻。
有段話說:
“感情一開始你要考慮的是喜不喜歡這個人,而相處久了,就要考慮喜不喜歡當下的自己。
如果自己變得暴躁了,卑微了,連你自己都看不上自己了,就證明這段關系其實并不适合你。
兩個人在一起的意義是互相成長共同升值,而不是讓你慢慢長成一張被生活欺負的臉。”
深以為然。
還記得因為翻唱《紅色高跟鞋》時“三分譏笑,四分漫不經心”而在微網誌走紅的大姐姐劉敏濤嗎?
如今看似風采無限的她,其實也經曆過很長一段黯淡無光的日子。
她剛出道沒多久就戀愛,因為愛情放棄了事業。
結婚後,她毅然決然辭掉工作,回家當起了家庭主婦,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奉獻給家庭和孩子。
那時候的她,以為相夫教子就是女人最好的歸宿。
直到有一天,她和丈夫去旅行,因為一根冰淇淋,才忽然意識到自己在婚姻裡的卑微與蒼白。
她說那是她人生最無力,卻也最清醒的一天。
當時他們在某個景點遊玩,她看到景區有賣冰淇淋,就特别想吃一根抹茶口味的。
可是因為兜裡沒錢,丈夫又不願意給她買,是以她沒吃成。
沒吃到的這根冰淇淋就像一根刺一樣,橫亘在她心間,時不時膈應和戳痛着她。
有天夜裡,她翻來覆去睡不着,一直在想,結婚的這些年,婚姻、家庭、男人,都帶給了她什麼,她從中可曾收獲過自己一度所期望的那些幸福和快樂。
答案是沒有。
不僅沒有收獲到幸福和快樂,反而讓本該神采飛揚的自己在最好的年華裡活得廉價又卑微。
是以她決定離婚,她也最終離了婚。
離婚後的她,重新回到工作中,一步步撿起自己的夢想,也走到了聚光燈下,實作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事後回憶起這段過往,她含淚說要感謝自己當時的清醒和理智。
如果愛情沒能如你所希望的那樣讓你錦上添花,還像橡皮擦一樣擦去你生活本來的光彩。
那不如就舍棄它,做回自己,孤獨地站立,不依靠,不懼怕。
好的愛情,應該是讓你通過對方看到外面的整個世界。而不是因為他讓你懷疑人生,甚至痛恨這個世界。
電影《無問東西》裡,淑芬堵上自己全部的青春去愛許伯常,省吃儉用供他念書,一路讀到大學。
曾幾何時,許伯常對她也是兩情相悅,深情不移。他許諾她,等将來學業有成,會風風光光迎娶她,愛她一輩子。
可後來,他大學畢業後卻反悔,不肯娶她。是她用刀以死相逼,他才不情不願把她娶進門。
婚後,他從來沒睜眼看過她,對她總是冷冰冰的,比對路上的陌生人還不如。
吃飯不願意和她同坐一張桌,喝水不願和她共用一個碗,睡覺不願和她同睡一張床,一間屋。
他無形的冷暴力,讓她備受折磨,苦不堪言。
外人隻看到了她的無理取鬧,認為她是個瘋子。卻看不見他的冷酷無情,忘恩負義。
他讓她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糟糕,最可悲的人。
故事的最後,她在一個尋常日子跳下井,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每次想起這個故事情節,我都替淑芬不值。
心疼她太過擰巴,執念太深,非要嫁給一個不愛自己的人,讓自己大半生都困在囚籠裡,絕望又無助。
講真的,愛情是兩個人的事,千萬不要自以為是的覺得可以通過一個人的努力去改變或感化對方。
不管你怎麼做,哪怕傾其所有,到頭來也換不來他的疼惜和喜愛,隻會讓自己備受煎熬和委屈。
隻有真心愛你的人,才知道你付出一切,也才托付得起你的未來和餘生。
我特别認同的一段話是這麼說的:
“談戀愛是為了有人依靠有人疼愛,而不是一肚子委屈,一枕頭眼淚,翻來覆去想這一段感情值不值得。”
這段話,送給每一個看到這篇文章的你。
如果可以,希望你時刻保持清醒,不要去愛一個會讓自己變得廉價的人。
想愛就要愛一個把你當成寶貝,給你溫暖,不用你踮起腳尖,也會主動彎下腰擁抱你的人。
希望他能給到你恰到好處的溫柔與陪伴,讓你在充滿愛意的生活裡,領略人生的四季風景。
希望你們因為相愛,而讓彼此變成了更好的人。
- END -
作者:蔣同學&辛和,97年射手女,愛吃火鍋,我有酒,等你來找我唠嗑。公衆号:有故事的蔣同學(ID:meiya54264),轉載請聯系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