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幹柴烈火的年紀,2.6億人卻選擇了單身,婚姻已成一樁生意?

文:三三

過去的2021年裡,大陸女性人口增加了94萬人,而男性人口減少了46萬人,這是大陸男性人口從1978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雖然在總人數上,大陸男性比女性人口多出3362萬人,不過男性人口一旦出現持續下滑趨勢,那帶來的影響也是很大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衡意味着單身人數增多,據統計,目前大陸單身群體達到了2.6億,并且這裡面有一大部分是主動單身。

幹柴烈火的年紀,2.6億人卻選擇了單身,婚姻已成一樁生意?

随着社會的進步,人們成家立業的觀念也轉變了,過去,年輕人到了适婚年齡就會結婚、生孩,如今結婚在人們的人生旅途中也變得不那麼重要了,導緻現在不僅是家長催婚,高層也發文催婚、催生。目前大陸有1.7億90後,而登記結婚的隻有不到1000萬對,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的90後現在還是單身,作為當代結婚的主力軍,90後的結婚率卻持續走低,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無數适齡青年不願意結婚呢?

一、經濟壓力

不想戀愛不想結婚如今已經變成了社會問題,大城市的快節奏帶來的還有巨大的經濟生活壓力,這就導緻愛情與婚姻成為了一種奢侈品。對于許多年輕人而言,他們剛畢業就被推着趕緊去買房結婚,本身自己的生活還得不到保障,一個月的收入隻夠自己當月花,信用卡、花呗等先消費後還款的生活方式早已是大多數年輕人的基本操作,光是擁有一個好點的生活水準已經很難了。如果再有了另一半,兩個人的開銷隻會更大,節日禮物、出門約會都不可避免,再加上工作“内卷”嚴重,在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的雙面夾擊之下,想要保持高的生活水準就很奢侈了。

幹柴烈火的年紀,2.6億人卻選擇了單身,婚姻已成一樁生意?

如此,更不要說剛畢業就要面臨結婚買房的壓力,就算有點經濟基礎的年輕人咬牙買一套房,未來幾十年都要背負着房貸前行;還沒買房的年輕人面對的也是高昂的房租,是以,在巨大的生活壓力之下,當代年輕人表示單身不香嗎?賺錢不香嗎?雖然說結婚人數減少不能全賴房價,但在很多大城市,年輕人結婚的前提是有房,而如今的房價已到了普通人望塵莫及的地步。

幹柴烈火的年紀,2.6億人卻選擇了單身,婚姻已成一樁生意?

經濟越發達的地方,房價也就越高,而結婚率就越低;經濟欠發達的地方,房價比較低,結婚率反而高一些,這是如今兩個嚴重的分化趨勢。此外,當代年輕人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還有養育子女的成本,貸款買房結婚後,用于養育子女的經濟花銷便是一筆比較大的投入,“奶粉錢”之後緊接着孩子上學教育、保險、各種花費便又是難以避免的。對于當代“打勞工”來說好像的确沒有太多精力和經濟去談戀愛、去結婚了。

二、年輕人思想和觀念不同

在一份《中國95後資料報告》中,有一項關于“最看重伴侶什麼條件”的調查中,占據前三依次是三觀一緻、經濟條件、外表這三項因素。年輕人更追求精神、思想上的高品質,秉持着另一半一定要和“三觀一緻”這一觀點,甯願單身也不将就。盡管有一些年輕朋友幻想自己遇到甜甜的戀愛,但同時又覺得一個人的生活也能自在又舒服,是以,他們會更願意保持高品質的單身生活,畢竟如果談戀愛不能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反而會拉低自己的生活品質的話,那不如不談。

幹柴烈火的年紀,2.6億人卻選擇了單身,婚姻已成一樁生意?

此外,随着社會的發展,現代女性在思想和物質上的獨立,讓她們不再在物質上完全依賴男性,與結婚生子相比,越來越多女性更追求職場上的獨立和事業上的成功。目前想要獲得更高的競争力,就要有更高的學曆或是更出衆的個人能力,這也促使許多人花費一部分時間與精力在自己能力培養的投入上,資料顯示,2022年的全國研究所學生統一招生考試當中,報名人數已經達到了457萬人,而這一數字在2015年時還僅僅隻有165萬,年輕人們認為,沒有足夠的能力自然難以步入婚姻。

幹柴烈火的年紀,2.6億人卻選擇了單身,婚姻已成一樁生意?

三、離婚的“普遍化”

在過去的28年裡,大陸的結婚離婚比例從9%上升到38%,家庭和婚姻不穩定性越來越高。除了夫妻雙方觀念、思想出現分歧,還有生活中離婚變得更普遍也潛移默化影響着人們對婚姻的看法,尤其是在網際網路時代,越來越多的不幸婚姻、失敗婚姻案例被大衆知道,家暴、謀害等等,讓許多人越來越害怕婚姻。事實上,對于新聞中看到的這些不能完全不在意,但更重要的是要認清身邊人,無論何時,婚姻都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點,是以選擇另一半時一定要擦亮眼睛。

此外,現在新聞上三天兩頭曝出某某明星結婚了,過幾天又離婚了,之後又結婚了,這給許多年輕人帶來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會導緻一些價值觀還未完全形成的青年人帶來“婚姻是兒戲”“結婚離婚很随便”等觀念,不結婚,不将就,已經成了廣大網友的心聲。

幹柴烈火的年紀,2.6億人卻選擇了單身,婚姻已成一樁生意?

四、沒有彩禮何談結婚

如今與結婚挂鈎的不單是房子,還有彩禮,社會在發展,彩禮也在上漲,這就使得結婚的成本一漲再漲,如今結婚花費跟30年前比起來,大約增長了150倍左右。把婚姻的幸福和物質條件捆綁在一起,可想而知,為何年輕人不願結婚,彩禮越要越高,不是不想結婚,是“結不起婚”。大陸不少地區的彩禮可以說是“天價”,甚至在一些地區,嫁娶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場“交易”,許多情侶因為彩禮不到位最後一拍兩散,彩禮原本是對新人組建家庭的美好祝福,如今變成了一種“斂财”工具,在要求男方有車有房的同時要求高價彩禮。

幹柴烈火的年紀,2.6億人卻選擇了單身,婚姻已成一樁生意?

總的來說,彩禮還是要根據雙方條件适度就好,不能讓美好的婚姻變成冰冷的數字交易。如今過大的經濟壓力、社會因素等等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抗拒結婚,婚姻原本是緣于愛情,是兩個人共同組建美好家庭的開始,是有人能陪着你分享快樂、共同抵禦嚴寒,這才是婚姻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