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書在手,武漢124家博物館全破解,《百館之城》出版

作者:極目新聞

極目新聞記者 徐穎

視訊剪輯 徐穎

​武漢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擁有3500年的建城史,曆史遺址、文物寶藏遍布全城。從2012年起,武漢市就提出了“博物館之城”的建設構想。迄今,武漢已經是名副其實的“百館之城”,博物館的數量從2012年的58家,發展到今天的100餘家。

近日,由武漢博物館館長王瑞華主編的《百館之城——武漢地區博物館(紀念館)巡禮》出版,很快成為新年文化禮物。

一書在手,武漢124家博物館全破解,《百館之城》出版

這本書可以作為來武漢旅遊的工具書

有幸最先拿到新書的一名讀者感慨道:“武漢124家博物館一網打盡,内容太全了!這本書可以作為來武漢旅遊的工具書,甚至也可以作為武漢給外地朋友的文化禮物。”

2月7日,王瑞華接受極目新聞記者采訪說,此前還沒有一本囊括武漢所有的博物館和紀念館的工具書,因為自己長期在博物館戰線工作,便想到要做這樣一件事。“這本書中介紹的武漢地區的博物館,包括國有博物館、高校博物館、企業博物館、行業博物館等各個類型,囊括了124家已開放的博物館,已正式注冊的94家博物館,其中國家一級博物館6家,二級博物館5家,三級博物館7家。”

一書在手,武漢124家博物館全破解,《百館之城》出版

對全國許多以“博物館之城”為目标的城市具有參考意義

武漢地區6家國家一級博物館分别是:湖北省博物館、武漢博物館、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武漢革命博物館、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5家國家二級博物館分别是:湖北明清古建築博物館、江漢關博物館、武漢大禹文化博物館、辛亥革命博物館、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7家國家三級博物館分别是:湖北地質博物館、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武漢二七紀念館、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武漢市新洲區博物館、武漢琴台鋼琴博物館。

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為該書作序,他評價道:《百館之城——武漢地區博物館(紀念館)巡禮》,呈現了武漢“博物館之城”建設成就,圖文并茂,兼具文化意蘊和實用性“指南”功能,同時也對全國許多以“博物館之城”為目标的城市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一書在手,武漢124家博物館全破解,《百館之城》出版

許多很棒的民間博物館在書中得到詳解

在《百館之城》中,記者看到了許多不為人知的民間博物館,比如武漢市德森地契博物館(簡稱契園,開放時間:10:00-17:00,周末閉館)。該博物館位于紫陽公園内。館藏契紙文書時間跨度400多年,從明代起,到新中國成立後的20世紀60年代,文書地域覆寫山西、陝西、山東、湖北等省份,是不同曆史時期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狀況的實證。

一書在手,武漢124家博物館全破解,《百館之城》出版

從《百館之城》這本書中,記者了解到,民間博物館也可以評級定級。在武漢衆多的非國有博物館中,武漢琴台鋼琴博物館是第一家定級的博物館。2020年12月,該館榮獲國家三級博物館殊榮,成為湖北省第一家通過國家級博物館認定的非國有博物館。武漢琴台鋼琴博物館,位于漢陽琴台大劇院,由“武漢黃鶴英才”專家賀立軍博士建立,收藏有各類古董鋼琴1000餘架,其中有被譽為“鋼琴之王”的施坦威鋼琴100餘架。

一書在手,武漢124家博物館全破解,《百館之城》出版

2月9日,賀立軍館長接受極目新聞記者采訪說,《百館之城》這本書集中反映了武漢“博物館之城”建設的成果,我們作為非國有博物館也參與了“博物館之城”的建設,能夠将自己的藏品與社會分享,也很有成就感。這本書的出版對我們也是一個鼓勵和鞭策,為我們繼續辦好博物館增加了動力。

賀立軍館長與記者分享:“我們每年開展音樂沙龍、鋼琴類演出活動,一年有四五十場。”去年慶祝建黨100周年,鋼琴博物館和優秀鋼琴演奏家合作推出的音樂會很受歡迎。2022年元旦時,由湖北省博物館主辦、江漢大學音樂學院與武漢琴台鋼琴博物館協辦的“‘一見鐘•琴’2022新年音樂會”,編鐘與鋼琴合奏,展現了一場超越時空的藝術對話,産生很大影響。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