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男女足同工同酬?完全可行,但決定權在于中國球迷

中國女足勇奪亞洲杯冠軍,給低迷中的中國足球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引發了球迷的集體“狂歡”;與此同時,中國國足兵敗越南,在大年初一給球迷添堵,如今基本上等同于“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男女足截然相反的表現,也讓一個老話題再度被提起:為什麼女足成績比男足強得多,薪水标準卻隻是男足的幾十分、甚至幾百分之一?是以,目前有諸多聲音要求大幅提升女足的收入水準、甚至呼籲男女足“同工同酬”,就是這種時代背景下的産物。

男女足同工同酬?完全可行,但決定權在于中國球迷

那麼,男女足同工同酬,這事能不能辦?很多人會說:辦不到。因為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女足的收入都遠遠低于男足。但這其實表面現象,其實隻要撥開表面直擊本質,這事其實并不難辦。

首先要找到男足收入高于女足的原因是什麼。答案很簡單:市場。中國男足擁有全國所有體育項目中幾乎第一的熱度,是以商家舍得砸錢,也有球迷舍得為男足花錢。過去十多年裡,中國足協每年都能從運作男足職業聯賽的市場開發上獲利,中超版權甚至曾被賣出過5年80億的天價。是以,别看男足成績差,各家俱樂部也連年虧損,但隻要這股社會熱度在,男足就永遠有掙錢的底氣。

男女足同工同酬?完全可行,但決定權在于中國球迷

男足擁有的優勢,女足恰恰沒有。女足的群衆基礎之薄弱、聯賽營運狀況之慘淡,都早已不是新聞。是以,争取男女足同工同酬,最核心的工作,就是要讓女足把男足的優勢“奪”過來。

在奪得本屆亞洲杯冠軍後,中國女足已經跻身為體壇“頂流”,占據了絕大多數的熱搜;而根據相關資料網站的統計,女足相關的話題、内容,在各平台的累計流量早已經突破10億大關,并且還在不斷攀升。如此驚人的熱度,當然離不開球迷的支援,咱就是說,在這破10個億的龐大流量背後,女足在全國起碼坐擁超過數千萬球迷,這不過分吧?

既然如此,這大幾千萬的女足球迷們,每年有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的人,能夠購買一套女足正版球衣,或者購買一套當地女足球隊的季票,哪怕偶爾挑個休息日攜家帶口看一次女超聯賽,這都是一個極度龐大的市場。

男女足同工同酬?完全可行,但決定權在于中國球迷

媒體端也不能閑着。社交平台上與女足相關的賬号也都關注起來、轉贊刷起來。很多球迷抱怨媒體上很難找到女足的比賽直播,沒關系,就算沒有官方直播,但可以衆籌民間直播,比如現在視訊平台上的很多聲援女足、痛罵男足最起勁的UP主,就完全可以身先士卒,親臨現場直播女足聯賽,很多小球市的賽事直播其實就是這麼被帶動起來的。

這麼搞不出三年,保證到時候各路商家紛紛湧入,做大女足這塊“蛋糕”;直播、版權出售、胸前廣告等等,也就安排上了。女足姑娘們也能因為閱聽人和商業價值的不斷擴大,而大幅提高收入。到那時,不但男女足同工同酬不是夢,甚至女足收入比男足高,都是有可能的。

男女足同工同酬?完全可行,但決定權在于中國球迷

但如果有球迷覺得,讓我喊口号支援女足“行”,花錢支援女足“不行”;又或者有女球迷認為,王霜的号召力仍然遠遠低于C羅的肌肉,甚至連女足的比賽都懶得看,那麼争取男女足同工同酬,就仍然隻是一句空話。畢竟這不是請客吃飯,而是要實實在在地拿出行動。

我們常說,中國沒有世界上最好的球隊,但有世界上最好的球迷。是以,隻要有球迷的支援,拿出一個真正聲援女足的态度,男女足同工同酬就一定能實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