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男女足同工同酬?完全可行,但决定权在于中国球迷

中国女足勇夺亚洲杯冠军,给低迷中的中国足球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引发了球迷的集体“狂欢”;与此同时,中国国足兵败越南,在大年初一给球迷添堵,如今基本上等同于“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男女足截然相反的表现,也让一个老话题再度被提起:为什么女足成绩比男足强得多,薪水标准却只是男足的几十分、甚至几百分之一?因此,目前有诸多声音要求大幅提升女足的收入水平、甚至呼吁男女足“同工同酬”,就是这种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男女足同工同酬?完全可行,但决定权在于中国球迷

那么,男女足同工同酬,这事能不能办?很多人会说:办不到。因为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女足的收入都远远低于男足。但这其实表面现象,其实只要拨开表面直击本质,这事其实并不难办。

首先要找到男足收入高于女足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很简单:市场。中国男足拥有全国所有体育项目中几乎第一的热度,因此商家舍得砸钱,也有球迷舍得为男足花钱。过去十多年里,中国足协每年都能从运作男足职业联赛的市场开发上获利,中超版权甚至曾被卖出过5年80亿的天价。所以,别看男足成绩差,各家俱乐部也连年亏损,但只要这股社会热度在,男足就永远有挣钱的底气。

男女足同工同酬?完全可行,但决定权在于中国球迷

男足拥有的优势,女足恰恰没有。女足的群众基础之薄弱、联赛运营状况之惨淡,都早已不是新闻。因此,争取男女足同工同酬,最核心的工作,就是要让女足把男足的优势“夺”过来。

在夺得本届亚洲杯冠军后,中国女足已经跻身为体坛“顶流”,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热搜;而根据相关数据网站的统计,女足相关的话题、内容,在各平台的累计流量早已经突破10亿大关,并且还在不断攀升。如此惊人的热度,当然离不开球迷的支持,咱就是说,在这破10个亿的庞大流量背后,女足在全国起码坐拥超过数千万球迷,这不过分吧?

既然如此,这大几千万的女足球迷们,每年有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的人,能够购买一套女足正版球衣,或者购买一套当地女足球队的季票,哪怕偶尔挑个休息日携家带口看一次女超联赛,这都是一个极度庞大的市场。

男女足同工同酬?完全可行,但决定权在于中国球迷

媒体端也不能闲着。社交平台上与女足相关的账号也都关注起来、转赞刷起来。很多球迷抱怨媒体上很难找到女足的比赛直播,没关系,就算没有官方直播,但可以众筹民间直播,比如现在视频平台上的很多声援女足、痛骂男足最起劲的UP主,就完全可以身先士卒,亲临现场直播女足联赛,很多小球市的赛事直播其实就是这么被带动起来的。

这么搞不出三年,保证到时候各路商家纷纷涌入,做大女足这块“蛋糕”;直播、版权出售、胸前广告等等,也就安排上了。女足姑娘们也能因为受众和商业价值的不断扩大,而大幅提高收入。到那时,不但男女足同工同酬不是梦,甚至女足收入比男足高,都是有可能的。

男女足同工同酬?完全可行,但决定权在于中国球迷

但如果有球迷觉得,让我喊口号支持女足“行”,花钱支持女足“不行”;又或者有女球迷认为,王霜的号召力仍然远远低于C罗的肌肉,甚至连女足的比赛都懒得看,那么争取男女足同工同酬,就仍然只是一句空话。毕竟这不是请客吃饭,而是要实实在在地拿出行动。

我们常说,中国没有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但有世界上最好的球迷。因此,只要有球迷的支持,拿出一个真正声援女足的态度,男女足同工同酬就一定能实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