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動畫IP“新大頭兒子”系列第六部動畫電影《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6:迷你大冒險》将于7月5日上映。今天下午,在上海電影節開幕紅毯舉行之前,導演劉可欣和“圍裙媽媽”的配音鞠萍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專訪。
“迷你大冒險”的“大”和“小”别有深意
“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家庭親子IP,是無數國人共同的童年記憶。“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系列第六部動畫電影《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6:迷你大冒險》依舊延續前作溫馨感人的基調,并從新的角度展現父母和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和諧相處的方法。
導演劉可欣告訴記者,“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系列電影傳遞的“朋友式的親子關系”,是當下中國家庭期望形成的一種親子觀。從這一部的片名可以看出,這個“迷你世界大冒險”,不僅将帶來孩子們眼中的奇觀世界,也把講故事的趣味性縮小到了孩子們的視角,“孩子們都有自己的世界,他們可能認為家的後院有一個神奇世界,冰箱裡也有一個世界,床底下也有…… 是以這次以大頭兒子的微觀世界,來反向講述家庭的大故事。”
動畫電影《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6:迷你大冒險》中包含的“大”與“小”,除了實體意義上的“變大”與“變小”,還代表着更深層次的内涵。孩子身上有一些父母沒有發現的、好的品質,這些品質是大人也應該有的、值得堅持一生的,這是孩子具備的“大”;父母需要放低姿态、站在孩子的視角、與孩子平等相處,回歸自己内心那份童真、赤子之心,這是父母應當具備的“小”。父母能夠認識到孩子身上“大”的品質,同時自己具備“小”的姿态,才真正能夠做到以孩子接受的方式陪伴在孩子身邊,引導他們健康快樂成長,形成“朋友式的親子關系”。
“圍裙媽媽”的配音在了,“這個家就完整了”
面對已經合作了很多次的鞠萍姐姐,劉可欣這樣形容說:“每次開始錄配音,鞠萍姐姐第一天的到來,就會把‘圍裙媽媽’的聲音串起來鋪開來,這叫一錘定音。有這個聲音在,我們就踏實了,這樣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這個家就完整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小頭爸爸”的配音是央視著名主持人任魯豫。劉可欣和鞠萍都表示,結合任魯豫之前的主持工作,再聽他配音的“大頭爸爸”,非常反差萌,很意外,也特别驚喜。
從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系列劇集開始,鞠萍就為“圍裙媽媽”配音,配了上千集電視動畫系列片,和6部動畫大電影,可以說,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系列的主創一直在變,但永遠不變的是鞠萍姐姐。
鞠萍也笑說,她下面可以變成外婆,“現在外婆奶奶深入年輕人家庭幫助帶孩子的現象也很普遍,孩子的吃喝拉撒,家庭監控等等,都容易引發家庭沖突和沖突。”
不過她也坦誠表示,自己平時也會看網友評論,有網友說,董浩叔叔和鞠萍阿姨的配音,聽着像爺爺奶奶,沒有年輕父母的青春和朝氣,“确實是這樣,我還有一年半退休,沒準我會把圍裙媽媽的配音交給更年輕的主持人,就一代一代地往下傳。”
“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見證當代家庭的發展
關于《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6:迷你大冒險》中“微縮世界”的靈感,劉可欣向記者透露,是一次開選題策劃會時碰撞出來的。
如何讓這個IP迸發出更多新意和新故事,其實挑戰很大,“當時剛好有個美術老師随手在紙上畫了自己家裡的小壁虎,我當時就說它好小哦,然後老師随口說,不知道以小壁虎的視角來跟小朋友玩是什麼樣子的?小朋友會不會很開心?然後我們大概就畫了十幾幅壁虎與大頭兒子玩的畫,慢慢找到了故事的方向,可以說,這裡是故事最初的靈感。”
那麼這個叙事視角和方式能否得到孩子們的喜歡呢?劉可欣等主創又請教了教育一線人員,跟幼稚園園長們聊,園長們表示,故事小,人物小,其實都不是問題,重點是要把“小”講美、講好。是以主創們就着手創作了。
采訪中劉可欣表示,從“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動畫誕生的1995年開始,到現在,主創對每一部都進行了學校調研,聽取孩子們的想法和意見。可以說,這個系列IP見證了當代家庭的發展和變化。
鞠萍想通過“圍裙媽媽”教孩子們做飯
對鞠萍來說,圍繞她個人的就形成了兩個IP,一個是70後80後都熟知的“鞠萍姐姐”,一個是90後熟悉的“圍裙媽媽”。
鞠萍告訴記者,“圍裙媽媽”是她的一次華麗轉身,沒想到在主持人之外還能擔任動畫配音,她也深深愛上了“圍裙媽媽”這個動畫形象,畫得特漂亮,“我在央視訊開了一個号叫‘圍裙媽媽的家’,我沒有用‘鞠萍姐姐’,因為鞠萍姐姐畢竟是台裡賦予主持人的藝術名字,而‘圍裙媽媽’則更符合我的生活。”
對于“圍裙媽媽”這個IP,鞠萍暢想了很多,她說,可以落地做成一個節目,主要是教孩子們做飯和做家務收拾房間。
她了解發現,現在很多孩子都不會做飯,老吃外賣和友善面,肯定對身體不好,“我是山東人,愛吃會吃,也很會做飯,我要教的都是那種10分鐘30分鐘就能吃到嘴的菜。”在采訪中鞠萍說到自己的拿手菜,不僅報起了菜名,而且她設想的做飯視訊,也非常接地氣,就是家裡的竈台,希望能幫助到一些年輕人。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孔小平
校對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