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賈衛中
來源 | 選車網
2021年底,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釋出了《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試行)》,釋出一個多月以來,關于新能源汽車保費上漲的争議就沒斷過!
聊新能源汽車保費上漲的事,還要從新能源汽車銷量上漲說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21年,大陸新能源汽車銷售完成352.1萬輛,同比增長1.6倍,不僅創造了2016年以來的最快增速,而且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去年新能源車市場占有率達到13.4%,高于上年8個百分點。更重要的是,私人消費占比接近80%,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提升。
同時,中汽協預計2022年新能源汽車将達到500萬輛,同比增長42%,市場占有率有望超過18%。
然而,也有業内人士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今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30%,原材料上漲帶動動力電池價格上漲,電動車保險費漲價,這三大因素都可能會影響新能源汽車銷量。”
如果說電池成本上漲給供給端帶來壓力,那麼保費上漲,毫無疑問落到消費者身上。
網上流傳最廣的,也是被很多家媒體引用的案例是:“一個特斯拉車主貼出在某保險公司系統測算的報價,根據該報價單,同一款Model Y在12月23日購買時保費還是8278.62元/年,但到了2021年12月27日,其保費就上漲至13952.52元/年,漲幅高達80%。”
也有媒體報道稱;“近期,小鵬、蔚來、理想等新能源車型保費漲價的消息也接連爆出,而根據很多車主在網上爆出的價格來看,上述品牌的新能源車型保費上漲幅度均不小,基本都在30%以上,不少車型甚至超過了50%。”
在此情況下,《山西晚報》實地采訪造車新勢力經銷商,得到的回複是:“保險費确實漲了點,但是沒有那麼多。以店内售價25萬多元的一款車型為例,原本商業險是5000多元,現在6000元出頭。”
某保險公司員工回複《山西晚報》:“漲價50%有些誇張了,即使真有這個漲幅,也是個例。”
新能源汽車的保費為什麼會漲價?《潇湘晨報》報道說:“新能源汽車可以上傳統燃油車的保險,但是如果出現新能源汽車獨有部分的故障,例如‘三電’部分的問題,是無法得到有效保障的,原有傳統燃油車保險産品已經不能滿足新的市場需求。”
具體來說,新能源汽車的折舊率也要高于傳統燃油車。以動力電池為例,衰減到一定程度隻能替換,而價格越低的純電動車電池價格占比越高,是以折舊越高,保值率越低。同時,全鋁一體式車身等一些特殊情況或個别車型也導緻賠付成本過高。
有業内人士指出:“新能源車險漲幅較高的根本原因,還是關于新能源汽車保險的産業鍊沒有完善,其理賠的成本高企。”
我個人認為,雖然新能源車保費出現高增長或許隻是個例,但可能會産生蝴蝶效應,加重一部分猶豫不決的消費者的觀望心态。
前文提到,2021年新能源汽車私人消費占比接近80%,說明市場需求端高速增長,這也是我們多年來一直都非常期待的。可是,與補貼退坡,電池成本上漲不一樣,保費增長是直接觸及私人消費利益的。
原因是,補貼退坡,成本上漲,這些對于企業來講問題都不算大。因為都在企業的預期範圍内。唯獨保費上漲,是在企業意料之外,而且實實在在落在消費者頭上的。
從微觀來看,春節前一部分新能源汽車已經公布了漲價的消息;從宏觀來看,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是目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三重壓力。對于消費者來說,一方面收入預期下降,另一方面一部分新能源車不僅價格漲了,而且保費也漲了,會加重一部分人的觀望态度。
同時,我們也了解到,特斯拉、吉利、長城等汽車品牌已經開始嘗試自建保險體系。那麼,新能源車保費上漲這個事兒大嗎?我個人認為,從宏觀來講,它可能成為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的一個制約因素。對于各大廠商來說,誰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得好,同時能想在前頭,更多地解決消費者購車、使用、售後服務等過程中的痛點,它的産品就會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以上是一家之言,歡迎大家提出批評,謝謝。
(圖檔來源: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