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啥長大的娃娃和外婆不親娃?寶媽質問下,孩子的吐露心酸

我覺得不僅是家裡有孩子的人,就拿自己看就能察覺到自己與外婆的關系沒那麼親近,即使是小時候由外婆帶大的,長大了也會有所疏遠,總是與奶奶更熟一些。

為啥長大的娃娃和外婆不親娃?寶媽質問下,孩子的吐露心酸

1、十分抗拒去外婆家串門的小力

劉女士因為和老公家條件都比較差,婆婆也還在工作,是以孩子小李出生後就一直有外婆在照看,直到小力十歲才把孩子接到身邊,随之孩子的一路升學後就再也不去外婆家了,甚至還有些抗拒心理。劉女士就覺得非常不可理喻,外婆辛苦把他拉扯到10歲,如今卻成了個“白眼狼”,她就這樣當面指責孩子,這時小力卻開始一番吐苦水:

為啥長大的娃娃和外婆不親娃?寶媽質問下,孩子的吐露心酸

“你從來都不知道,我有多害怕去外婆家,我感覺那裡就是你們抛棄我的地方,對我而言就是個住所罷了,外婆對我總是不停地抱怨,她隻喜歡表弟表妹,從來都不喜歡我,覺得我就是個多餘的負擔,天天不停地和我念叨,我怕了!怨!”劉女士聽到孩子的這一番話,瞬間慚愧下來,覺得是自己的無能為力,才讓孩子小小年紀就受到心理的傷害,後面也沒有逼迫孩子去外婆家,都尊重孩子的意願。

為啥長大的娃娃和外婆不親娃?寶媽質問下,孩子的吐露心酸

2、孩子心裡不願親近外婆的真實原因。

(1)“外婆隻愛孫子,外甥隻是個外人”

許多的傳統思想在老一輩人眼中,還是有一些濃厚的封建思想,覺得孫子是孫子,外甥始終是外人,我想這也是外婆都會對“外人”有偏見的原因所在吧,始終都是對自己的孫子孫女偏心,偏愛得十分明顯,是以在外婆家代養的孩子多數都會受到些委屈,也不敢和媽媽說。即使是個2-5歲的孩子也會能感受到偏愛的,心裡是非常敏感,十分容易留下心理陰影。久之便會給孩子烙下印記,長大後就表現出抗拒去外婆家的心裡,誰親他,孩子就會和誰親,這是很真實的。

(2)“小時候的記憶已淡忘了”

雖然這些話會比較傷人,但是也能了解,畢竟孩子還比較小,每個人對于自己小時候的事記得程度是不一樣的,不記得也很常見。即便是小時候非常纏着外婆的,長大後随着接觸的人、事越來越多,記憶也随着消退,是以長大後就與外婆沒了小時候的那份親近,不熟了之後見面更多的就是拘束感。而且又有一些傳統的思想存在,總覺得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有去無回”。是以每次媽媽帶到外婆家都會客客氣氣地,像客人一樣被招待,是以就出現了隔閡,親近不起來。

為啥長大的娃娃和外婆不親娃?寶媽質問下,孩子的吐露心酸

(3)“與爺爺奶奶生活接觸更親密”

在孩子長大之後,一般父母都是與爺爺奶奶居住在一起,是以天天見面就會更為親近,即便是不住在一起,也會經常去爺爺奶奶家看望慰問,又因為傳統的隔代親,是以更喜歡被寵愛的感覺,也會更願意與他們親近。

在育兒的路上,我們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顧孩子,可以關注我,和我一起探讨育兒路上那些事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