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韶關南雄讓博物館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橋梁”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文 通訊員 賴信英 吳熒屏

韶關南雄市是廣東省著名的革命老區,也韶關市唯一的中央蘇區縣,衆多老一輩革命家曾多次到南雄開展革命鬥争。依托深厚的紅色文化資源,蘇南雄在建立的博物館内打造紅色曆史陳列展廳,生動講述當地革命曆史,讓博物館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橋梁”。

韶關南雄讓博物館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橋梁”

南雄市博物館成為當地新“地标”

多形式講好紅色革命故事

“南雄從1925年有黨團組織以來,24年紅旗不倒,是以在這組雕塑中将這不倒的24面紅旗凝練成為南雄廣袤的紅色土地……”今年春節,在南雄市博物館紅色曆史陳列展廳内,市民群衆正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全面回顧南雄革命征途,開啟紅色之旅,其中水口戰役展區格外引入注目。

“在這個展區,我們綜合運用了文字、圖檔,同時還制作了視訊在5D全景數字觀影廳進行播放,使廣大市民能夠全面了解這場著名的蘇區保衛戰。”南雄市文廣旅體局黨組書記葉世明表示,展陳主要是圍繞1921年到1949年的南雄革命史,選取了包括水口戰役在内的19個革命故事進行了多形式的生動講述。

韶關南雄讓博物館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橋梁”

水口戰役展區格外引入注目

據了解,南雄市博物館總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其中《雄關漫道——廣東南雄革命曆史陳列》是新館的主陳列,以中國共産黨上司南雄人民的革命曆史為主線,分為星火南雄、蘇區南雄、浴血油山、抗日救亡、解放南雄、砥砺奮進六個篇章,利用數字媒體、文物展覽、色彩襯托等,在形成更具感染力的場景氛圍的同時,講好革命故事。

打造沉浸式紅色教育模式

1930年4月,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攻占南雄城,并于南雄城内的大榕樹下發表演講,向廣大南雄群衆宣傳紅軍的宗旨,動員群衆聯合起來,建立蘇維埃政府。針對這一曆史事件,南雄市博物館在紅色曆史陳列展廳内打造了沉浸式體驗模式。油畫前,榕樹下,現場觀衆與曆史人物比肩而坐,伴着“我們是紅軍第四軍,是打土豪分田地的,是打帝國主義,打國民黨反動軍隊的,是人民的軍隊”等帶着湖南口音的宣講,身臨其境之感油然而生。

韶關南雄讓博物館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橋梁”

感染力十足的展陳場景

“太生動了,整個場景的打造很逼真,尤其是能夠和這些過去的人物雕塑坐在一起,更加難得。”遊客黃先生是中國革命史愛好者,他說今年春節帶着全家人前往江西多個紅色教育基地感受曾經的峥嵘歲月,南雄雖是最後一站,卻也深受震撼,“沒有想到在這座粵北小城裡,有這麼深厚的紅色革命史。更讓我驚訝的是,當地還打造了一個這麼全面的紅色曆史陳列,讓這些屬于他們自己革命史真正活起來了。”

葉世明表示,博物館是展示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的重要“窗戶”,希望通過互動式傳播和沉浸式體驗,讓大家進入到博物館後能夠穿越回曾經的革命歲月,身臨其境地去感受南雄這28年的革命鬥争史。

使博物館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主陣地

“為了更好地上司農民暴動,1927年12月1日,中共南雄縣委成立,我們的第一任縣委書記就是彭顯模。”近日,南雄市四套班子上司走進紅色曆史陳列展廳,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共同回望那段峥嵘歲月,并于此開啟新年黨史學習教育的第一課。

據悉,南雄市博物館自1月底試開館以來,就成為廣大市民群衆的熱門“打卡點”,紅色曆史陳列廣受熱捧。南雄市博物館館長楊志麗表示,在試開館的這段時間裡,博物館每天都會安排三場公益講解,讓廣大市民群衆能夠在博物館内上好“紅色課”、過好“紅色年”“試開館的這些日子,我們每天一來上班就看到博物館前排起長隊了。”

韶關南雄讓博物館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橋梁”

南雄市博物館試開館後受當地群衆熱捧

博物館持續“圈粉”的背後,既是對過往峥嵘曆史的緻敬,更飽含着大衆對奮進新征程的期許。葉世明表示,接下來當地将充分利用好博物館開展好各級黨史學習教育,并與中國小教育教學相融合,“真正‘用活’博物館,打造為黨史學習教育的主陣地,在博物館内辦好紅色課堂。”

葉世明稱,當地将繼續拓展為觀衆服務崗位,以專家進展廳講解、志願者現場服務等方式在博物館内開展好紅色宣教,同時融引導于觸摸、對話、交融,增強教育的感染力和實效性,使博物館真正成為紅色講台、黨史學習教育的主陣地和傳承紅色基因的“橋梁”。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李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