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星堆發掘,考古人員用上了高科技,專家吊上“威亞”了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在這漫長的歲月中,大量有價值的文物,都埋在了遺址當中,三星堆遺址就是其中一個典例,關于它有太多的未解之謎,它的一切都是那麼的吸引人,遺址發掘的過程也是十分有趣,甚至專家們都吊起了“威亞”,這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三星堆發掘,考古人員用上了高科技,專家吊上“威亞”了
三星堆發掘,考古人員用上了高科技,專家吊上“威亞”了

進入80年代,三星堆遺址終于迎來了大規模地發掘,這得益于大陸考古專家們不怕吃苦的精神,更是大陸重視文物的表現。2021年的我們,再去回顧這段三四十年前的曆史,依舊感到十分地動容,尤其是一張張的老照片,看起來那麼親近又那麼自然。在一張最出名的照片中,畫面上是一個身材瘦弱的小姑娘,在二号坑中,清理着出土的文物,那麼多男同志,隻有一個小姑娘自己在幹活,難道是欺負小女生的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事情的真相是有些工作隻能這位姑娘來做。當時,在發掘三星堆遺址2号祭祀坑的時候,參加考古的男同志占比90%,而且對于考古界而言,本就是男性占比更大一些,究竟是什麼工作非得這位女性來做呢?這個答案的關鍵隻有兩個字——體重。

三星堆發掘,考古人員用上了高科技,專家吊上“威亞”了

由于當時科學技術水準有限,考古工作幾乎都采用最原始的下坑法作業,可是下坑發掘的時候,就不得不觸碰到文物所在的地面,換句話說從業人員很可能直接接觸文物,在現代考古學家看來,這顯然是不可能被允許的事情,但是在當時這就是事實。是以為了防止對文物造成損毀,幾乎都是讓較為瘦弱的女性下坑探尋,因為她們的手輕,身體輕,手輕不會毀掉文物,身體輕則不會踩壞文物。

三星堆發掘,考古人員用上了高科技,專家吊上“威亞”了

光陰荏苒,轉眼間就到了2021年,從曆史的角度來看,四十多年的時間很短,但是科技的發展速度遠超所有人的想象,如今我們已然步入了智能化,電子裝置已經高度普及,一切改變都是天翻地覆。在這一年的陽春三月,三星堆遺址又傳來了喜訊:三星堆遺址群中又有六座新的祭祀坑被發現。

這次應該如何挖掘呢?這個實際的問題擺在了專家小組的眼前,當然原則不能改變:一定要盡一切可能性減少對文物的損傷。但是要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可以怎麼做呢?難道還像40多年前,讓身體較輕的女孩子下坑嗎?如果還是這樣的話,科技的發展對于考古界的意義何在呢?

三星堆發掘,考古人員用上了高科技,專家吊上“威亞”了

此次發掘工作,為了不破壞文物,不踩踏文物附近的填土,除了挑選體重相對較輕的從業人員,還引進了多功能考古操作平台,不僅可以載人進行懸空清理易碎文物,還可以裝載文物出坑。這個考古平台上安裝有機械吊籃,考古人員或蹲或趴在上面,可以在不接觸地面的情況下,進行土層清理,文物挖掘。由于在吊籃中身體被“吊”起來,是以有人就說:“專家們真是太拼了,考古還要吊威亞呢!”

三星堆發掘,考古人員用上了高科技,專家吊上“威亞”了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曆史撰稿人:晉小舟

資料來源:1、《三星堆出土文物全記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天地出版社出版

2、《三星堆文化》鄒一清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