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WW看冬奧|全力保障冬奧,“移”起向未來

在海拔2198米的高山上攝像師可以通過5G網絡直播精彩賽事,乘客搭乘京張高鐵可以用5G網絡無卡頓觀看超高清視訊,百姓在家也可以通過APP 360°觀看賽事……激情冬奧,雲上相聚,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以下簡稱北京冬奧會)精彩不打折扣。這背後離不開通信基礎設施的保障,離不開通信人的辛勤付出。

CWW看冬奧|全力保障冬奧,“移”起向未來

3年累計開通237座基站

作為北京冬奧場館基礎網絡設施和通信服務的提供商之一,中國移動北京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移動)自2018年就開始相關保障工作的籌備。3年來,北京移動投入了300多人,累計開通237個基站場館、3個訓練館、22個非競賽場館全面完成建設任務,一張覆寫場館、高速公路、機場、鐵路等核心賽事區域和主要交通樞紐的5G冬奧保障網絡建設完成。

同時,圍繞奧運場館及奧運村駐地,北京移動劃定8家冬奧重保廳,為賽事人員提供響應及時的冬奧會服務。

除了做好自身服務,北京移動還利用5G技術賦能各行各業辦好冬奧會:搭建朝陽區冬奧區域可視化服務保障平台,助力朝陽區政府完成冬奧會排程指揮、應急安保和疫情防控等工作;與北京急救中心合作,搭載5G+院前應急救援系統的5G急救車,在奧運期間服務于群眾的特殊需要。

北京移動以創新技術手段保障冬奧

除了保障工作,北京移動還利用5G技術,為本屆冬奧提供數字化服務。

網絡監控大屏

大國重器,再次出征

北京移動保障大屏是身經百戰的保障“重器”,在建黨百年慶典、全國兩會等重大保障活動中多次承擔重保場景網絡監控、指揮排程等核心樞紐功能。

本屆冬奧會,伴随着網絡雲化轉型、三雲合一、5G to B業務發展等新形勢的出現,北京移動結合“科技冬奧”主題,在保障樞紐能力建設中與時俱進、推陳出新,新增、優化了京張高鐵3D數字孿生、核心網元一鍵容災等8項保障能力。京張高鐵3D數字孿生業務是按照真實的車次資訊針對京張高鐵的各次列車進行3D模組化呈現,名額細化至列車級;核心網元一鍵容災功能則可在核心網網元出現故障時,通過“一鍵容災”系統,迅速将故障網元上的業務遷移到其他正常網元。

北京移動新增的這些保障功能,不僅将保障服務的顆粒度進一步精細化,也将保障的反應時間進一步縮短,在繼承既有保障能力的基礎上,以科技創新助力冰雪盛會。

鳥巢場館

首次将基于AI的自動化無線優化調整技術

用于網絡保障

北京移動是首家在“鳥巢”實作基于AI的自動化無線優化調整技術的營運商,讓原本分散的網絡資源配置設定變為可根據網絡實時負載資訊、周圍人流和業務量變化自動調整資源、自動出具優化方案并自動執行,實作從方案、判斷到執行的一系列閉環操作,最大化利用網絡資源,保障業務程序和使用者體驗。

此外,北京移動還提出了“最小化分區方案”。基于對“鳥巢”中手機使用者行為預測和業務模型分析,将整個看台區域細化為77個小區,不同的業務劃入不同的小區,小區之間互相獨立,確定每個小區的使用者都能擷取最佳體驗。

部署2.6GHz+4.9GHz全頻合并組網方案,相當于在原本2500MHz~2600Mhz覆寫基礎上,又新增了一張4800MHz~4900MHz的網絡,使網絡容量翻倍。

采用分布式Massive MIMO(大規模天線)技術,通過将相同頻段上的若幹小區合并為一,消除小區邊界,降低小區重疊覆寫和區間幹擾。小區合并還可提升頻譜利用效率,增加網絡上下行容量,相比普通小區,分布式Massive MIMO小區的上下行容量可分别增加30%和50%左右。

下行載波聚合(CA)+上行增強鍊路(SUL)技術助力實作5G網絡上下行速率大幅度提升。

五棵松場館

AR眼鏡用于機房巡檢

針對一線駐場人員少、裝置巡檢壓力大的問題,北京移動推出AR遠端巡檢技術。巡檢人員通過掃描機房二維碼連接配接資源系統,自動完成機房全量裝置的比對,同時按照固化的巡檢規則對裝置的異常告警、性能進行自動巡檢排查。發現異常情況可一鍵式呼叫背景專家進行支撐,專家通過AR眼鏡實時傳送的畫面精準指導一線人員進行修複,大幅提高機房巡檢及問題處置效率。

經過14天的緊張施工,将馬道上原有的傳統室内分布天線拆除,1:1替換為新的賦型天線,同時更換天線支臂以減少重量,確定更換後“不增重”。這樣既可以有效解決承重問題,又符合場館方各項要求,最終34面天線的安裝如期完成,實作4G、5G網絡100%覆寫。

延慶場館

點對點直線敷設地下光纜

全面落實“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又名“雪飛燕”,是北京冬季奧運會高山滑雪項目建立場館。北京移動的網絡規劃和建設工作從2018年場館建設之初就同步啟動,以“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做好網絡保障,為這座工藝複雜程度頗高的場館提供最好的通信網絡保障和特色業務支撐。

自海拔2198米的小海坨山頂,“雪飛燕”的7條雪道蜿蜒而下,最高落差近900米,北京移動的通信基站就在雪道沿途建設。建設之初,小海坨山頂還是一片不毛之地,市政道路、供水供電等一應基礎設施均未到位。在這樣高海拔、溫差大、覆寫範圍廣的露天場館内“從零開始、白手起家”完成通信網絡建設,保障團隊不僅面臨着“勘察難、施工難、協調難”,還需要解決場館雪道一旦封閉、裝置發生故障無法搶修這一風險。為克服“三道難關”,勘察人員每天徒步爬山五六個小時往返于現場和駐地;施勞工員用最原始的手搬肩扛建成了山上最初兩座臨時基站;在建設過程中,交叉施工和惡劣天氣造成突發斷網,保障人員還曾數十次趕赴現場完成搶修。針對封閉雪道搶修風險,保障團隊另辟蹊徑,将傳輸路由布放在雪道下的高山管道内,從根本上杜絕故障發生,保障冬奧期間各類通信業務需求。

曆時1300餘天,北京移動完成了自小海坨山頂一路向下31座基站的建設和開通。賽區網絡通過了“相約北京”系列測試賽的嚴格考驗,實作4G、5G信号100%覆寫,5G網絡下行和上行速率分别達到910Mbit/s和90Mbit/s,完全滿足賽時需求。

此外,北京移動利用5G+無人機技術幫助賽區和場館管理人員巡檢冬奧賽區特殊地形區域,有效提升賽事安保級别;配合當地公路局在冬奧賽區外圍公路重點區域部署測速及監控點位,再利用5G物聯網卡實作道路車輛情況實時監控及回傳,及時疏導道路交通。

End

作者:孟月

責編/版式:範範

稽核:申晴

監制:劉啟誠

我就知道你“在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