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契诃夫的海鷗飛進《傷心咖啡館之歌》,麥卡勒斯小說首次被搬上中國舞台

契诃夫的海鷗飛進《傷心咖啡館之歌》,麥卡勒斯小說首次被搬上中國舞台

改編自卡森·麥卡勒斯同名著作、孟京輝執導的話劇《傷心咖啡館之歌》将于3月4日至6日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獨角戲女王”黃湘麗搭檔實力演員孫雨澄、吳洲凱共同出演,獨立音樂人張玮玮再度獻曲。

去年,《傷心咖啡館之歌》在阿那亞戲劇節首演四場,向觀衆展現了三個不同的結局,這一次回到傳統劇場中會有何不同?孟京輝說,“海風的吹拂,真實的咖啡香味、音樂的浸染,都造就了首演時難以複制的舞台。但重歸室内,好玩的道具舞美都在。”

孤獨,是美國女作家卡森·麥卡勒斯作品中鮮明的底色,發表于1951年的《傷心咖啡館之歌》延續了她的一貫風格,以炎熱、偏僻、死寂的南方小鎮為背景,圍繞艾米利亞、馬西和李蒙的畸形三角戀展開。故事裡,那些試圖将愛情當作解藥的人們,卻陷入更龐大的孤獨之中。

“愛,是一件施愛者自己也無法掌控、孤獨至深的事情”,麥卡勒斯用文字描繪出人類社會深入骨髓的孤獨。孟京輝導演的《傷心咖啡館之歌》延續了小說的故事和主題,這也是麥卡勒斯的作品第一次被搬上中國戲劇的舞台。一切荒誕、激情、絕望的嘶喊在時間的發酵中更加醇厚與濃烈,極緻的舞台風格,使得《傷心咖啡館之歌》成為首屆阿那亞戲劇節最受關注的作品之一。

契诃夫的海鷗飛進《傷心咖啡館之歌》,麥卡勒斯小說首次被搬上中國舞台

一向擅長拆解愛情與孤獨的孟京輝,還在劇中融入了海明威、福克納、喬伊斯、塞林格、卡佛等現當代世界文學巨匠的精神寶藏,試圖打通文字之間孤獨的壁壘。隐藏在主線故事裡的契诃夫《海鷗》片段,則讓戲劇節奏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放入《海鷗》片段不僅僅是向契诃夫的緻敬,還因為《傷心咖啡館之歌》和《海鷗》形成一種互文的美感,30年前我就這麼玩過了。”孟京輝說。當契诃夫的《海鷗》進入艾米利亞的夢境,承載厚重制代文學底蘊的契诃夫和古怪的天才少女麥卡勒斯在戲劇《傷心咖啡館之歌》中奇迹般的相遇了——艾米利亞和妮娜兩個女性,共同進行愛者與被愛者之間的抉擇。

契诃夫的海鷗飛進《傷心咖啡館之歌》,麥卡勒斯小說首次被搬上中國舞台

有着“獨角戲女王”之稱的黃湘麗,有着11年2000多場的舞台劇表演經驗,在《傷心咖啡館之歌》中,她一改昔日的狀态重回多人舞台,成為女主角艾米利亞。肮髒、醜陋的李蒙由青年演員孫雨澄飾演,他将佝偻着背與觀衆見面。吳洲凱曾參演過孟京輝導演的《兩隻狗的生活意見》《柔軟》等,在此次《傷心咖啡館之歌》中,他将飾演玩世不恭的青年惡棍馬西。永遠錯位的無望追求,在三個孤獨的人之間詭秘荒誕的上演。孟京輝工作室年輕的演員們用極具個性的表演诠釋麥卡勒斯筆下兇猛的、湧動的、纏鬥的情感,通過黑色的、抽象化的表演形式淋漓精緻地展現故事中的“誘惑”與“撕裂”。

契诃夫的海鷗飛進《傷心咖啡館之歌》,麥卡勒斯小說首次被搬上中國舞台

“我最愛的兩個男人,一個是老狼,一個是孟京輝。” 孟式戲劇的老搭檔、音樂人張玮玮再度獻曲,為《傷心咖啡館之歌》呈現雙倍色彩。音樂與戲劇之間的耦合令人期待,張玮玮用電子樂的先鋒色彩或熱烈、或冷漠地填畫《傷心咖啡館之歌》的孤獨圖譜。

《傷心咖啡館之歌》的舞美及燈光出自舞台設計師張武、燈光設計師王琦——房子表達現實、魚象征夢幻,手暗喻理想。舞台上,裝置先聲奪人,一隻龐然巨手屹立在舞台的黃金分割處,三座房屋被安置在舞台兩側邊緣,魚兒禁锢在建築之中。當契诃夫的肖像掠過觀衆頭頂,30000個海洋球傾瀉而下,在劇場有限而無窮的空間裡,超現實主義的氛圍編織着那座令人心碎的咖啡館。

德國知名新媒體藝術家GolemKlonVIII通過全新創作的科技影像作品為這部孤獨奇觀構築影像密碼,通過人形元素、幾何形态、“生命遊戲”暗喻錯位的現實。《傷心咖啡館之歌》也是GolemKlonVIII與孟京輝的二度合作。

契诃夫的海鷗飛進《傷心咖啡館之歌》,麥卡勒斯小說首次被搬上中國舞台

劇照由孟京輝戲劇工作室提供

作者:童薇菁

編輯:姜方

責任編輯:柳青

*文彙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