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的琥珀具有很好的防腐效果,為何沒有人把它用在人身上?

琥珀裡面的昆蟲等動物屍體,确實因為特殊的地理條件而儲存了上萬年的曆史,為我們了解久遠以前的生物提供了樣本,此外它也是一種獨特的寶石,在古代的價值很高,想要在國内獲得大量的琥珀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為琥珀形成的特殊條件,這不是人工仿造就能造出來的東西,具有其特殊的意義。琥珀的形成是松樹體内的液體滲出,然後剛好留到了樹幹上,同時把在進食或者爬行或者路過的昆蟲給包裹了起來,在加上時間的積澱和地質運動的作用,進而變成了一個琥珀。它一般都要曆經上千、上萬年才能出土,是以是及其珍貴的。并且基本上琥珀的重量都不重,就是因為松樹能滲出的松脂也是有限的。而如果要運用人的身上,那麼需要大量的松脂來包裹,這得要成百上千的松樹才夠,是以這麼做是不行的。下面我将從幾個方面來談談:

古代的琥珀具有很好的防腐效果,為何沒有人把它用在人身上?

琥珀的曆史

琥珀,在古代曆史上有着很多的稱呼。比如有稱為“瑿”或“遺玉”的,并且古代的科學技術不發達,看到的琥珀裡面都是包裹着東西的,是以又有人傳說是這是老虎的魂魄,以後也就稱為“虎魄”了。并且琥珀因其稀少性,自古就被視為重要的寶物,同時因為琥珀來自松樹脂,而松樹在中國又象征長壽。

并且過去古人人就喜愛松香味,是以也視琥珀為珍貴的香料。古代曾有妃子利用琥珀的清香特征吸引君王的相關記載。如漢朝的郭憲在他的《洞冥記》中曾寫

“帝所幸宮人麗娟以琥珀為佩,置衣裾裡,不使人知,乃言骨節自鳴,相與為神怪也。”

還有漢成帝後趙飛燕就是枕琥珀枕頭以攝取芳香的,它還有一定的安神效果。

而自西方世界也差不多,如公元前1600年前後,波羅的海沿岸的住民,就以錫和琥珀作為貨币,與其南方地域的部落交易,換取其他人的銅制武器或工具。

同時在公元前兩千年,歐洲中部的美錫尼人、腓尼基人和伊特魯利亞人 共同形成一個琥珀的商業網,同一時期,波羅的海琥珀則經由愛琴海,輾轉流傳到地中海東岸。有專業人士曾在叙利亞挖掘出古希臘美錫尼文明時期的瓶和壺,在精美的容器中還發現了有波羅的海的琥珀項鍊。還有就是在東方,因其獨特問道和稀缺性的價值,琥珀同樣受到當時朝廷各個民族的珍愛。

古代的琥珀具有很好的防腐效果,為何沒有人把它用在人身上?

古人為何不用琥珀來防腐

古代人從琥珀中栩栩如生的動植物屍體就知道了這個是具有強烈的防腐儲存作用的。肯定有人曾經想過用它來給重要的人物用來儲存遺體,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發現了很多不可能實作的問題。

首先,琥珀迫使松樹身上滲出來的一種油脂,必須要特定的環境才能産生,并且秋冬季是不可能産生松脂的,而且一顆松樹何時能夠産生松脂是并不固定的,你得等很長一段時間才可以,但是人死了之後卻是等不了多久的,特别是春夏之際,天氣氣溫很高,更是不可能在人死後把屍體儲存很久的。

其次,一個人的屍體做防腐是需要大量的松脂才可以,這就要用到很多的松樹,并不是每一種松樹都會産生大量的松脂,如果派人到處收集的話,收集回來的松脂隻能是一塊一塊的還需要融化,但是融化是很困難的,松脂在一次固化後再次固化是很難做到原來的效用的。

最後就是琥珀在古代是寶石的一種,價格是比較昂貴的,如果要收集大量的琥珀那麼花費是巨大的,這樣的代價即使是一個有錢人家也難以負擔的起的,除非是國王或者皇帝,但是他們還有其他更好更友善的辦法,是不會采用琥珀這樣的形式的。

古代的琥珀具有很好的防腐效果,為何沒有人把它用在人身上?

綜上所述,琥珀的稀缺性和其具有的研究價值導緻了它的價格昂貴并不是一般有錢人能夠負擔的起的,在加上收集的困難,這使得琥珀不能用在人身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