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于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的《紅色葡萄園》是梵高最引人注目的普羅旺斯風景畫之一,也是梵高生前唯一一幅售出的畫作。最近,博物館決定對其實施保護,首次使用了現代科學技術對其儲存現狀進行檢查,這也使得《紅色葡萄園》展現了更多鮮為人知的細節。
《紅色葡萄園》是梵高最引人注目的普羅旺斯風景畫之一,它也是梵高生前唯一一幅售出的畫作。1890年3月,在他自殺前四個月,這幅畫在布魯塞爾的一次展覽上賣了400法郎(約合16英鎊)。
這幅畫現收藏于俄羅斯莫斯科的普希金博物館。最近,博物館決定對其實施保護,首次使用了現代科學技術對其儲存現狀進行檢查,以便其能更妥善地長期儲存。這也使得《紅色葡萄園》展現了更多鮮為人知的細節。

普希金保護工作室的《紅色葡萄園》,莫斯科,2021年 圖檔來源: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
1888年10月28日,梵高與保羅·高更(Paul Gauguin)在傍晚散步時偶然發現了這座葡萄園,當時高更剛到阿爾勒五天。在普羅旺斯,葡萄通常在9月份采摘,但那一年的葡萄收獲似乎來得更晚。10月11日左右,文森特寫信給他的弟弟提奧:“甚至有一公斤重的葡萄串——今年的葡萄長勢非常好,從晴朗的秋天開始。”
文森特描述了他和高更一起目睹的葡萄園場景:一片紅色的葡萄園,像浸潤在紅葡萄酒中。在遠處,它逐漸變黃,直至黃綠色的天空中懸挂一輪太陽,夕陽反射在雨後的田野,到處閃現着紫色和閃閃發光的黃色。
盡管梵高喜歡在戶外畫風景畫,但他還是在自己的工作室裡,運用自己的想象完成了《紅色葡萄園》。高更當時也鼓勵梵高讓他的畫作更有創意。毫無疑問,這兩位藝術家肯定在散步回來後,一邊喝着一兩杯普羅旺斯當地的紅葡萄酒,一邊讨論着葡萄園的景色。
梵高《紅色葡萄園》(阿爾勒的紅色葡萄園,蒙馬茹爾)(1888 年 11 月)
圖檔來源: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
梵高無疑是将熱烈的色彩運用到極緻。畫中葡萄藤比人們印象中的要紅得多,梵高将其描繪成弗吉尼亞爬山虎的顔色。畫面右邊的構圖看起來像一條河,但實際上是一條路,雨後濕漉漉的小徑反射着閃閃光芒。深秋的午後,一輪巨大的夕陽在落下前,映襯得天空呈現一片詭異的黃色。
在左上角,一排樹木遮蔽了一條從阿爾勒向東北延伸的道路。在地平線的最右邊,人們可以辨認出遠處蒙馬茹爾(Montmajour)修道院的廢墟,它被塗成了淺藍色。
由LG Signature贊助的普希金博物館(Pushkin Museum)對《紅色葡萄園》(Red Vineyard)的檢查揭示了有關這幅畫如何繪制的重要細節。太陽和天空的一部分是由顔料直接從管子中擠壓到畫布上而形成的,藝術家有時會用手指将其抹平。
一項技術分析表明,天空的顔色已經部分消失。梵高使用的是鉻黃色顔料,這種顔料在光照下會變暗。他原來的黃色會更亮,更引人注目。
梵高還對構圖進行了修改。站在馬路右上方的男子原本是一名穿着裙子和白色上衣、頭戴帽子的女子。
中央前景中一位穿着深藍色衣服、俯身朝向一個籃子的顯眼女人也是後來添加的。最右邊的女子,在路邊,穿着阿爾勒的傳統服裝,普希金博物館的專家表示,她代表梵高的朋友瑪麗·吉諾(Marie Ginoux),她和丈夫經營着巴黎車站咖啡館(Caféde la Gare),距離藝術家的家和工作室黃房子(Yellow House)隻有幾扇門。
《紅色葡萄園》有着不同尋常的曆史。1889年4月,文森特将這幅畫寄給了巴黎的提奧。提奧形容它“非常漂亮”,把它挂在他和新婚妻子喬·邦格(Jo Bonger)剛剛搬進的巴黎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裡。
幾個月後,梵高有機會在1890年1月在布魯塞爾Les Vingt集團組織的展覽上展出幾幅畫作,他選擇的畫作中就包括這幅《紅色葡萄園》,他請提奧将畫送去。在展會上,安娜·波赫(Anna Boch)買下了它,并一直儲存到1907年。
兩位早期收藏家:安娜·波赫(Anna Boch)(泰奧·範·裡塞爾貝格(Théo van Rysselberghe)的《安娜·波赫肖像》,1892年)和伊萬·莫羅索夫(Ivan Morosov)(瓦倫丁·謝羅夫(Valentin Serov)的《伊萬·阿布拉莫維奇·莫羅索夫肖像》,背景是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的畫作,1910年)。圖檔來源:Michele and Donald D Amour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美術博物館
兩年後,《紅色葡萄園》被前衛的莫斯科收藏家和紡織廠老闆伊萬·莫羅索夫(Ivan Morosov)收購。要價已升至3萬法郎,這表明梵高迅速成名。
1918年,俄國革命一年後,莫羅索夫的藏品被收歸國有。1919年,他移居芬蘭,1921年去世。最初,莫羅索夫的畫作被儲存在他位于莫斯科的豪宅裡,後來變成了一座公共博物館。
1948年,《紅色葡萄園》是轉移到普希金博物館的作品之一。然而,在斯大林的晚年,它沒有展出,因為斯大林認為現代法國藝術不适合共産主義社會。在1953年這位上司人去世後,梵高的作品再次展出。《紅色葡萄園》一直留在莫斯科,60多年來沒有被借出去。
最近巴黎在組織一場大型的莫羅索夫收藏展,這幅梵高的畫作由于太過脆弱,不适合長途旅行借展出去。普希金博物館的負責人承認,這幅“生病”的畫作不能去外面展覽是“非常令人難過的”。是以決定儲存修繕它。
“莫洛佐夫收藏展:現代藝術的偶像”現在正在路易威登基金會(Fondation Louis Vuitton)展出至4月3日,展出的近200件現代藝術作品中沒有《紅色葡萄園》。展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已經吸引了80多萬名觀衆。到展覽結束時最終數字可能達到120萬,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尤其在新冠疫情流行期間。
普希金博物館現在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是《紅色葡萄園》的展示,它被嵌在一個華麗的金色架構裡。這幅畫框可能是莫羅索夫在1909年獲得的。它已成為這幅繪畫曆史的一部分,是以不太可能改變。
但是一個花哨的鍍金架構根本不是梵高想要的。在給提奧的一封信中,他給出了自己對畫框的看法:“将簡單的木條釘在拉伸架構上并上漆。”他為這幅畫框畫了一張附帶的草圖。
1888年11月10日,文森特·梵高在給提奧的一封信中,快速勾勒了被裝裱起來的紅葡萄園。 圖檔來源: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文森特·梵高基金會)
《紅色葡萄園》仍在普希金博物館的保護工作室裡,但它預計将于今年夏天在博物館的巴黎展覽“伊凡兄弟:伊凡和米哈伊爾·莫羅佐夫的收藏”( Brother Ivan: the Collection of Ivan and Mikhail Morozov)(6月27日至10月30日)中展出。
梵高的同伴高更也親自描繪了他們在蒙馬茹爾( Montmajour) 附近散步時看到的葡萄園。但他對這一場景的描述卻截然不同。事實上,乍一看,它看起來不像秋天的豐收。
保羅·高更的《人類的苦難》(《葡萄酒豐收》)(1888年11月)。圖檔來源:Ordrupgaard Collection,哥本哈根
高更的畫作,他最初将其命名為《人類的苦難》(1888年11月),聚焦于一位憂郁的女人,她的形象靈感來自于藝術家在巴黎博物館看到的扭曲的秘魯木乃伊。她身後是兩排茂密的藤蔓,幾個彎腰的采摘者,以強烈的黃赭色為背景。
梵高評論高更的技巧時說,這幅畫中悲傷的女人來自他朋友的“頭”,來自他的想象。“如果他不破壞它或讓它未完成,它将是非常美麗和奇怪的。”
高更本人認為這是他那年的“最佳作品”——盡管其黯淡的标題很難增加銷售的機會。但就像梵高的畫作一樣,它也很快找到了買家——埃米爾·舒芬内克(Emile Schuffenecker),一位前衛藝術家的朋友。梵高和高更的作品最初都是在先鋒派藝術圈中受到贊賞并找到買家的。
(本文編譯自 《The art news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