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藝地生活”,看見民間藝術與生活日常之美

農曆新年的氛圍與中國民藝生活相伴,面對如此豐富的本土民藝造物、得千古風土孕養鮮明的傳統作風、憑萬衆心手裁造的濃郁鄉土氣息,研究者如何從民俗、風格、功能、機制、工藝、材質等不同的範疇清晰梳理其多方面的文化性?

中國美術學院民藝博物館近期呈現的“民藝地生活——中國民藝研究方法展”,從中國民藝是“生活的藝術”的角度,梳理民藝的研究方法,回歸中國人生活世界。

“民藝地生活”,看見民間藝術與生活日常之美

展覽現場

19世紀以來,美育救國論風潮中,美術與生活相結合,魯迅主張藝術為人生的思想,不要忘了民族民間藝術的借鑒。魯迅先生與鄭振铎合編《十竹齋箋譜》吸取古籍裝幀的版權頁形式,如何把書籍裝幀與藝術生活結合;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龐薰琹從西南後方歸來後,開始系統研究中國裝飾紋樣和西南少數民族裝飾藝術,中國裝飾紋樣如何美化生活;陳之佛以系統圖案研究入手,來探索實用藝術與日用之美。同時代的裝飾藝術巨匠雷圭元結合中國傳統裝飾紋樣的内容,開拓大陸早期裝飾藝術與教育學科的發展。張光宇具有強烈的中國民族民間色彩繪畫,藝術的表達群眾生活和藝術的來源生活。

“民藝地生活”,看見民間藝術與生活日常之美

1951年出版的《圖案字作法》

上溯古代,民間藝術與生活結合并沒有停止和中斷過。《莊子·人間世》:“瞻彼阙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花好連着根,美人美在心,浸透在鄉土中國“靠天吃飯”的民生裡,“百裡不同俗”,才有了“入國問俗”的成語。喜慶吉祥,是追求生活的幸福美好,并且将其圖繪成形,塑造成物,廣泛用于人生儀禮和喜慶節日。山河與人情世務,賦予民藝文化。“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們對于自己的習俗視為自然。

在群眾生活中,造物“畫中要有戲,百看才不膩;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人品要俊秀,能得人歡喜”,美在民間,常常盡在不言而喻。

“民藝地生活”,看見民間藝術與生活日常之美

泥老虎,中國美術學院民藝博物館藏品

裝飾生活:傳統風物宜子孫

1916年5月蔡元培《華工學校講義》中說:“裝飾者,最普通之美術也。其所取之材…人智進步,則裝飾之道漸異其範圍。身體之裝飾,為未開化時代所尚;都市之裝飾,則非文化發達之國,不能注意。由近而遠,由私而公,可以觀世運矣。”

如何把優秀“傳統風物宜子孫”手工藝與生活結合,從裝飾生活開始,有來自民間文化,有來自知識精英迫切希望把民間工藝推向精緻、體系化。

從自然崇拜到群眾生活,社會無限的現實願望和理想懂憬是巨大的内在驅力,承載着曆史文化的豐富積澱,以“圓”為母題,象征着情感之圓、理念之圓、生命之圓、太陽之圓、宇宙之圓,甚至可以把圍繞之物的圓,寓意深遠。展開象征性符号系統,陰陽摩蕩,回旋往複,天地運作,萬物消長,無不在其中。這種願望和理想早就在群眾集體無意識中積澱生成。年達識禮,待人寬容,并且處處事事追求完善圓滿。春節的年畫、門神、春聯,元宵的燈彩,四月的風筝,五月端午龍舟,七月乞巧刻花瓜,八月十五“中秋節”花好月圓人長壽等,年複一年傳承不斷創新。傳統風物木版年畫、剪紙、織繡、印染、雕刻、泥塑、陶瓷等無不希望吉祥如意、和合圓滿。

“民藝地生活”,看見民間藝術與生活日常之美

漢聲雜志民間文化:大過虎年(2010年11月)

最早開始重視民間美術的是民俗學者。1923年成立的北京大學風俗調查會将“征集風俗器物”作為宗旨,廣泛征集各地的民俗物品,曾收集各地年畫、紙箋等作品。把民間美術作為民俗學研究的對象和資料,這是大陸重視民俗及與其有關的工藝美術品的收集、研究之肇始。

他們從生活展開,圍繞農耕時期群眾的衣食住行、裝飾環境、節日風俗、遊藝、儀禮等,道出“百姓日用即道”。

“民藝地生活”,看見民間藝術與生活日常之美

漢聲雜志121期:民間文化:大過年

《漢聲》雜志提供的中華民族日常生活情境,如何過去,如何未來?物品移動、占有、消費片段構成一部生活體驗史。人及物品流動表現出多面性動态生活的曆史,綜合呈現中國民藝生活現實願望和理想憧憬的藝術。

民間裝飾生活之美與令人神往的意象世界營構出一個豐富多彩的生活。

民藝再造:大地之美大過節

城市文明需不需要民俗?濃厚的倫理觀念與人情味幾乎是所有節日不可或缺的内容,第一刀新穗、第一盤鮮果、第一把新韭、第一杯佳釀,都用來祭奠先祖。人們通過各種節日祝祭活動,表達後輩的孝思與追念;周而複始、綿延不斷的歲節禮俗,不斷地強化家族意識和血緣親情。

在當下的城市化程序文化語境中,傳統的文化生态正經曆着不斷重塑和建構,民藝在不斷地适應新的時代訴求。群眾祈望五谷豐登、人畜兩旺、歲歲平安。年節、元宵、寒食、清明、端午、七月半、中秋、重九、冬月初一、冬至等節。或廟祭、或墓祭、或灑掃焚香、或望空禀祝。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春節,期間的飲食也最為豐盛。節前十多天,各家即着手準備食品。除夕晚上,全家要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即使在外的人到時也要擠車趕船回家團聚。除夕晚上的菜肴十分豐富,一般有條件的家庭都要做12道菜,象征一年的12個月,有的還更多。春節過後不久,即是元宵節,此時要吃湯圓。接下來是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冬至馄饨夏至面”等等。貴人倫、重親情民族有着自己的曆法和年節。新的時代需要形成了設計與民藝生活融合的新的文化生态。

“民藝地生活”,看見民間藝術與生活日常之美

自然造物:新國玩-老虎拼圖,2022年

按中國民俗,虎的通俗意義為禦兇辟邪、鎮宅護生。老百姓縫制布老虎或與之相關的風俗習慣,老人通過自己的手,将美好的心願用“女紅”穿戴在孩子的身上。讓孩子學老虎,不是為了圖威風、學霸道,而是練出一身好本事。剛學走路,穿上虎頭鞋,像老虎一樣站得挺,走得穩;戴上虎頭帽,要有精神,“虎虎有生氣”。《風俗通義》謂:“虎者,陽物,百獸之長,能執搏 挫銳,噬食鬼魅。”漢代稱虎為“神虎”,被視作與 青龍、朱雀、玄武并列的“四靈”之一。

“民藝地生活”,看見民間藝術與生活日常之美

陝西虎頭帽,中國美術學院民藝博物館館藏

以區域的結合民俗的方式,民藝再造并使之重新回歸于生活。如流行于中國北方地區的布老虎,因地域文化和人性民風的差異而形成不同的藝術風格。一般而論,以陝西為代表的西北地區的布老虎,多體粗犷勁健,構形新穎奇特,設色濃厚熱烈,寓意古奧隐蓄,具有浪漫而神秘的藝術氣質;以河南為代表的華北、中原地區及齊魯一帶的布老虎,多結體圓渾厚實,構形簡樸洗練,設色單純沉素,寓意曉暢平近,具有笃實而灑脫的藝術氣質。

“民藝地生活”,看見民間藝術與生活日常之美

布老虎,中國美術學院民藝博物館館藏

“民藝地生活”,看見民間藝術與生活日常之美

挂虎,中國美術學院民藝博物館館藏

挂虎是鎮宅禳災、納吉求福和祈子延壽。虎頭形體上繪飾的色彩和紋出,意萬借助某種符号形式寓寄求生、趨年長青;紅色,意四季紅火;石榴,利、避害的吉祥觀念。海棠,意富貴;蝴蝶,意多福;貫形式結構,作品的每一結構成分錢,意萬貫利錢;牡丹,意吉祥高并不訓示事物自身的概念,而是表征形隐喻人的願景。民藝再造就不僅是一種信仰的載體,而是民藝情感的集體記憶和血脈再造。

“民藝地生活”,看見民間藝術與生活日常之美

“福壽雙全”年畫,中國美術學院民藝博物館館藏

民藝日常:民生真善美

中國農耕社會中具有穩定互動關系的共同體,遵照既定的行為模式進行活動,有約定俗成的行為模式。敬神、娛神、祭拜、廟會、通婚等村落活動,構成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文化語彙投影,反映出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情境。

中國農耕社會的傳統活動模式——民藝手工塑作,與西方藝術中的“雕塑”概念比較,“塑作”主要用于娛玩或擺設。它多取黏土、米面、食糖、紙纖或棉花等軟質材料;以抟、捏、堆、貼、剪、吹、澆、拉、粘接和模塑等手段結體構形;并以繪、染、刻、劃、點、戳、印、插和綴等手段施加裝飾。按造型原材分,塑作玩具有泥塑、面塑、江米人、糖塑:紙塑和棉塑等品種。

“民藝地生活”,看見民間藝術與生活日常之美

漢聲雜志116-117期:曹雪芹紮燕風筝圖譜、考工志(1998年8-9月)

同一民族之間的内聚性和認同心理。田地是中國農耕社會的宗族重要的一個重要方面,宗族共同體日常生活活動圖示表明日常生活文化變化軌迹。裱紮舞龍、彩燈、風筝等農閑以外的生活文化變化軌迹,在技藝上代代相傳。

裱紮藝術通常有玩具和燈彩兩大系統。裱紮玩具中以風筝最為主要,用紙、布、綢、絹等原材做面料;以編紮、系連。折疊、繃張、糊裱等手段結體構形;其上裝飾或畫繪、浸染或粘貼、印刷。風筝、風車、拉花、鬃人等裱紮玩具,融形、色、聲、動于一體,集繪畫性與雕塑性于一身。娛樂玩具以遊戲、玩耍為主,如“風于集筝”、“風車”、“爬杆猴”等。益智玩具以發蒙開竅、啟發智慧為主,如“益智圖”、“七巧具的闆”、“九連環”等。審美玩具以欣賞、把玩為主,如“核人”、“手捏戲文”、“泥挂形态虎”、“刻葫蘆”、“毛猴”等。

展品中比翼燕有“比翼雙飛"的美好寓意,“雙燕比夫妻”。北京沙燕是最典型的硬翅風筝。其翅膀由上下兩根竹條圈紮而成,此即所謂硬翅的一般作法。硬翅風筝骨架的尺寸有固定的整體比例關系,即總長與總寬相等。各組成部分與整體尺寸亦有一定的比例。除“沙燕”外,硬翅風筝還有“米字硬翅”和“多層硬翅”兩種骨架形式。

“民藝地生活”,看見民間藝術與生活日常之美

自然造物,風筝材料包,2022

《東京夢華錄》:“清明節,尋常京師以冬至後一百五日為大。寒食前一日謂之“炊熟”,用面造棗鲴飛燕,柳條串之,插于門楣,謂之“子推燕”。”這種做“紙鸢燕”的風俗,在山東膠東地區還能見到,但多與踏青結合,成為春天的象征了。

手工創造真善美,在民藝日常生活的每個方面。中國美術學院美術總館館長杭間教授在《設計的善意》中提出了“手工藝的“新美學”釋義中分析手工藝與生活日常的關系,并引用“後現代思想家提出的“日常生活審美化”是對當代物質生活的泛濫的“救贖”,但需要指出,它的實踐層面,除了調和技術之上的“設計”以外,還應有”手工藝“幫助。”民生生活中手工藝的真善美成為古老智慧文明的源泉。

(注:作者系中國美術學院講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