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學控制飲食VS不吃主食等亂吃,減重減脂期間到底該怎麼吃?

今天的節目音頻:

從減肥開始到現在,你大概三五點都能聽到"三點練習七點吃"這句話。盡管知道"閉上嘴巴"比"張開雙腿"重要得多,但在閱讀了各種飲食科學文章并與健身部落客分享之後,這個難題仍然令人困惑:

有的部落客說低碳,有的部落客說素食,有的部落客提出看似高的"碳循環"、"提升酮"......那麼,在健身和訓練周期中,我們應該吃什麼呢?我們總能聽到"什麼時候是吃飯的最佳時間?在非訓練日,我該如何進食?碳循環是否"可靠"?等等類似的疑問。

網上甚至還有流傳的"明星食譜",是以不要盲目效仿!

例如:吃蔬菜,吃肉,不吃糖,不吃澱粉,多喝椰子油!切斷碳水,讓身體"燃燒"脂肪來提供能量。這其實是"生酮快速瘦法",缺點也很明顯:脂肪分解後産生過多的酮會導緻酮類、酸中毒!它甚至會導緻尿酸升高,腎結石和痛風!

紀錄片《清潔飲食,肮髒的真相》,從中可以發現,一些炙手可熱的全球乃至明星都在使用這種飲食,其實都是飲食騙局!

科學控制飲食VS不吃主食等亂吃,減重減脂期間到底該怎麼吃?

食物替代品真的可以做飯嗎?

魔術洋芋餅、植物蛋白棒、即食雞胸肉、堅果能量棒、奶昔、蛋白棒、谷物粉...

不難發現,現在各種線上紅餐不斷出現在直播間、短視訊和朋友圈的推薦上。在一本書APP上,有超過20萬條關于餐食的筆記,包括各種品牌評論和明星代言。

據天貓食品近年來釋出的食品行業趨勢分析報告顯示,食品替代食品已成為一種趨勢,新增一線和二線城市消費比例接近50%。在銷售量和消費者數量方面,一直穩步增長,增長率超過50%。其中,85%的消費者出于健身原因購買餐點。

據天貓資料顯示,未來幾年,以食品替代品為代表的功能性零食市場将達到1500億元,空間廣闊。需求激增,是以餐飲業迎來了一波增資浪潮。

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發生了幾起融資案件。Smeal收購中路凱布股權融資;ffit8在第一輪獲得數千萬美元;WonderLab由IDG和The Kee-Fye Fund Equity資助。

蛋白棒的例子:

1、蛋白棒、蛋白粉如何選擇?

蛋白棒更友善。口感更穩定,無需添加液體混合和溫度限制。

2、蛋白棒中含有常用成分?

1)蛋白質來源: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

植物蛋白:植物蛋白是最常見的大豆蛋白。但是,由于一些人的食物過敏,許多蛋白質棒會從發芽中攝取一些植物蛋白,如發芽的糙米、小米、南瓜籽等。

2)甜味來源:

為了降低蛋白質棒的卡路裡和糖含量,許多制造商會嘗試使用糖替代品産品來增加味道。例如:山梨糖醇、麥芽糖醇、三氯蔗糖等。

3) 光纖源:

除了增加營養價值外,蛋白質棒中的纖維不僅可以提高味覺水準,還可以增加飽腹感。包括菊花根纖維、菊花糖、益生菌纖維等。

4)脂肪來源:

基本成分知識

1. 碳水化合物

在通常的米飯,面條和主食的膳食中。健身的人其實多吃粗碳水化合物對身體更有益,比如糙米、全麥面包、荞麥等,在飲食結構中經常加入這些粗糧和減脂效果好,更容易消化為機體能量供應,不易轉化為儲存在體内的脂肪。

2. 蛋白質

蛋白質是人體非常重要的物質。維持肌肉品質,維持基礎新陳代謝,保持良好的體形和強化眼睛的肌肉都需要足夠的蛋白質來維持。

比較優質的蛋白質有:去皮雞肉、瘦牛肉羊肉、各種魚蝦等水産品、蛋清、牛奶、各種豆制品。

3. 脂肪

不是所有的脂肪都是有害的,不要怕脂肪,脂肪對維持身體機能非常重要,尤其是各種堅果、橄榄油、奶油等優質脂肪。

4. 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各種果蔬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同時動物肝髒微量元素也豐富。蔬菜和水果的卡路裡含量低,往往會增強飽腹感,是以多吃是正确的。

5. 盡量不要攝取

肥肉,任何油炸食品,任何含糖飲料,甜點,可可脂巧克力,這些說完全不吃是不可能的,那麼我們盡量不要碰在健身,塑形,減脂循環!

你通常怎麼吃它?

我們都知道"少吃多吃",但"少吃"多少呢?許多人心中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尤其是對于碳水化合物,很多從業者有抗拒或害怕心理,總覺得多吃碳水就能變胖,甚至隻拿職業運動員在賽季就采用"超低碳"甚至"減碳"的飲食。

其實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盲目的控碳隻會降低運動的效率,甚至減肥,讓體内脂肪不會回落。要知道碳水化合物除了是肌肉能量的重要來源外,還起着重要作用:

·維持血糖水準對于神經功能和延緩疲勞至關重要

·膽固醇和脂肪控制

·輔助消化

·注意營養物質和水的吸收:

撇開對碳水不必要的恐懼,也沒有必要輕易嘗試"碳循環"、"提升酮"等職業運動員在極限運動環境中的飲食技巧,因為往往可以在短時間内保持副作用,這些方法往往需要專業營養師的具體部署才能有效。

我們需要做的是掌握碳水種類的選擇及其在飲食中的比例,了解它們的日常情況。

你什麼時候吃?

相同的食物,相同的卡路裡,但在不同的時間,飽腹感和對運動的影響可能非常不同。有經驗的健身愛好者通常可以讓自己既精力充沛,又減肥,而沒有饑餓的痛苦,秘訣是節食的時機。

"少吃多吃"是使用它的好方法。少吃的人往往會出現每餐攝入量高、胰島素水準高、脂肪儲存高、皮質醇分泌高等問題,導緻肌肉和骨骼流失,這是不規律進食、每天吃一兩餐的朋友難以減肥的重要原因。

增加進食頻率有助于控制食欲,減少胰島素反應,減少脂肪儲存,增加肌肉品質。出于這個原因,確定你每天至少吃三頓飯和一頓額外的飯,适應你的鍛煉時間。雖然不直接改變卡路裡會使你變瘦,但相同的卡路裡攝入量可以使你更有效地鍛煉,減少饑餓感,并更容易控制你的每日總攝入量。

示例:大多數基本日訓練和攝入量(根據您自己的訓練量減少/增加攝入量和休息時間)

例如,如果你想在早上做一個運動,你需要在早起後吃一頓基于碳水化合物的鍛煉前餐:它可以是葡萄幹、烤面包和果汁,以幫助你維持肝髒糖原和血糖水準,并休息20分鐘到30分鐘開始正式訓練。

在訓練期間使用運動飲料來維持血容量和血糖水準,并在練習後享用早餐:它可以是谷物,牛奶和水果,如前所述,不僅蛋白質補充很重要,碳水化合物也很重要,它可以幫助你從運動中恢複過來。

午餐可以是一頓正常的一餐,保持營養的均衡,為下午的工作學習提供能量。重點在于:4:50 p.m.可以添加到低脂水果酸奶等中,避免能量過低的負平衡。晚餐在蔬菜和瘦肉蛋白中保持盡可能多樣化,減少碳水的比例,避免睡眠期間新陳代謝降低引起的卡路裡積聚。

如果您在睡前感到饑餓,請吃酸奶等低熱量零食,以確定第二天起床時的能量平衡。

如何定制我的飲食計劃?

有訓練經驗的朋友大概都知道,如果每天去健身房隻是随便鍛煉,今天想想去哪裡練習,這次大多進步不大;而當你有了明确的目标,并且自己的日常訓練菜單都記錄下來,去健身房隻需要跟着杜莎夫人蠟像館,一步一步地完成計劃,那麼這個時候他們的訓練水準就一定要快速進步。

飲食也是一樣,應該培養自己的飲食習慣,根據自己的需要,把自己的日常飲食計劃寫下來,不僅什麼時間段應該吃什麼,吃多少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它最能直接地從宏觀上幫你控制每天的卡路裡攝入量,還能幫助你不再隻是說"少吃多吃", 但要到真實的地方,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在兩個方向上控制飲食:肌肉增加和脂肪減少。

讓我們從我們都迫切需要的減脂飲食開始,并提到減脂飲食,你的第一反應必須是:低碳水,高蛋白質,少油少鹽。這很容易說,很難執行,因為它不是沖刺,而是馬拉松,它需要耐心和政策。

1、拒絕煮沸

2、低碳飲食真的可取嗎?

人體需要大約40%到50%的碳攝入量,是以我們将這個中位數。

例如:

假設你每天減少1500卡路裡的脂肪,那麼碳水的攝入量至少是600卡路裡,每克碳水大約4卡路裡,那麼你需要150克碳水,如果是減脂,你可以配置設定這個:

早餐250g蕃薯,碳水約37g;

午餐飯250g,碳水約63g;

晚餐蕃薯200克,碳水約30克;

練習後一根香蕉碳水約20g,共150g。

(以上内容僅供參考,每個人的身體狀況與需求不符)

如果你是一名有訓練經驗的球員,你隻需要幾周的時間。

逐漸減少碳水,以確定每公斤體重2克蛋白質。

3、想增加肌肉多吃一線嗎?

衆所周知,要增加肌肉需要吃大量的蛋白質和碳水,簡單地了解為:想增加肌肉,

隻是多吃點。

不,肌肉建構飲食是一項技術活動,在肌肉建構期間,卡路裡保證每天剩餘約300卡路裡就足夠了,清潔肌肉增強是王道。

4、在肌肉建構期蛋白質的攝入?

蛋白質每公斤重1.5g-2g就足夠了,碳水的量其實因人而異,有的瘦人需要多吃,有的容易胖的人可能吃得少。

參考值——每公斤3g,吃一段時間(2周左右),如果體脂上升太快,那就減少一點,如果肌肉品質不增加,那就多一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