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綜合自網絡)
不要讓愛,變成了一把溫柔的刀子。
有這麼一個故事。
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鵝來到天鵝湖的一個小島上。
它們從遙遠的北方飛來,準備去南方過冬。
島上住着老漁夫和他的妻子,見到這群天外來客,非常高興,拿出喂雞的飼料和打來的小魚精心喂養天鵝。
冬天來了,這群天鵝竟然沒有繼續南飛。
湖面封凍,它們無法擷取食物,老夫婦就敞開茅屋讓它們在屋子裡取暖并給它們喂食,直到第二年春天湖面解凍。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每年冬天,這對老夫婦都這樣奉獻着他們的愛心。
終于有一年,他們老了,離開了小島,天鵝也從此消失了。
可它們不是飛向了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凍期間餓死了。
故事中漁夫夫婦。,像愛自己的子女一樣對天鵝百般呵護,管吃管住,而且是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奉獻着愛心。
人們不禁要感歎了:“多好的一對夫婦,多麼幸運的天鵝!”
然而,天鵝悲慘的結局又告訴我們,正是漁夫夫婦這種過分的愛,使天鵝沉溺在悠閑安逸的生活中,養成了惰性,喪失了生活的本能和生存的基礎,無法再适應環境,最終被變化了的環境所吞沒。
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父母,一輩子都在為子女營造舒适安逸的愛之窩啊!
孩子小時,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孩子要星星不敢給月亮。
不讓孩子幹一點點家務活、吃一點點苦、受一點點累,讓孩子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老爺式生活。
孩子大了,又要忙着給他們謀個旱澇保收日不曬雨不淋的好職業,還想着要給他們留下一筆豐厚的遺産,哪怕自己為此吃盡苦受盡累也心甘情願......
這就是典型的“漁夫夫婦”式的父母,和他們博大無私的愛!
然而,想想天鵝的結局,我們還能對這愛肅然起敬嗎?
其實,這種“無微不至”的愛,這種一味營造舒适安逸的愛,恰是人生的“陷阱”。
陷入此“阱”的人,除了依賴和惰性,他們一無所有。
一旦生活中出現“湖面封凍”,他們的結局絕不會比天鵝好到哪裡去。
人們固然需要愛,但是,當這愛變異為一種安樂的饋贈、一種包辦一切的呵護時,它就不再是愛,而成了一把能置人于死地的溫柔的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