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以來,對新能源車市“利空”的消息真多,一方面,四部委聯合釋出《關于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财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确了從2022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車補貼标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同時,新能源保費根據相關新政策,也有一定上漲,可謂直接 “斷奶”。而相比補貼和保費的既定事實,動力電池的原材料漲價、晶片的供應問題,依舊是懸在新能源汽車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不少車企因成本原因表示将要漲價來把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不過這個時候,依舊有一些“良心”車企,選擇“補貼退坡,誠意不退坡”,自己消化各種新政和成本因素。比如别克的微藍6的純電動版,日前新款車型上市,起售價反而降了一萬多元,新款車型補貼後售價15.99萬元起,而老款車型是17.78萬元,降幅将近1.8萬元,彰顯誠意。

同為合資新能源代表的大衆ID.3雖然日前正式宣布漲價,全系上調5400元(159888+5400=165288元)。不過好在大衆這邊也給了一定的緩沖期,據廠家宣傳,2月28日之前購買的ID家族車型,價格仍然維持原樣。雖然有那麼點過年前後刺激購車的味道,但總歸這段時間廠家還是會自掏腰包彌補5400元,讓消費者仍可享受新能源補貼價格。
那麼問題來了,虎年春節到來,手握15萬左右預算,若想提一輛主流合資純電車辭舊迎新,應該選微藍6還是ID.3呢?别着急,且聽下文分析。
首先,論好看,筆者覺得兩家大廠出品的微藍6和ID.3都不錯,畢竟純電動車封閉式前臉的特征讓設計師有更多想象空間,而且為了突顯純電車的新能源屬性,他們也肯定會花更多精力去營造年輕人喜歡的味道。
但如果論個性,還得數别克微藍6。
不可否認,ID.3相比燃油版相同定位的高爾夫,通過一些新能源特征元素,傳遞出了濃郁的科技味道,但整體依然還是那個經典的兩廂緊湊車造型。尤其是從側面看去,如果不是那個封閉式的低風阻輪毂,或許還是難以區分和高8的差别。
而微藍6的獨特之處就是采用了類似跨界車身的設定,一方面這是别克家族為新能源車型首次采用的風格,造型輪廓仿佛一個貼地的飛行器般,非常科幻,符合消費者對純電車前衛設計的期待。
其次,微藍6和ID.3外觀看起來比較靈巧,但微藍6的内部空間非常可觀,可以說是别有洞天。尤其是微藍6的縱向空間,非常寬裕;後排也提供了寬敞的腿部空間,加上透光的全景大天幕,乘坐體驗相當優秀。
當然,微藍6空間表現更好的原因,大機率還在于先天尺寸上,微藍6三維資料分别是4673*1817*1514mm,相比ID.3的4261*1778*1568mm優勢明顯,再加上獨特的跨界車身設計的,顯然更懂得如何利用有限的車内空間。
另外,微藍6的車内的舒适性比ID.3略好。例如,微藍6全系都配備了皮質座椅,而ID.3是皮質+織物,前者無論觸感還是觀感都更加細膩。又如微藍6标配的前排多層隔音玻璃,配合純電車本身的動力特點,靜谧性更加出色。最值得一提的還有微藍6相比ID.3多了後排出風口,考慮到全車乘客的感受,這也是ID.3的一個比較大的配置短闆。
微藍6對使用者的貼心,不光展現在正常配置上,更在智能體驗上。
兩台車營造科技感的基礎硬體其實沒有太大差距,都是10英寸的中控螢幕。但不得不說,ID.3螢幕内置的智慧車聯系統,在功能方面卻比不上微藍6的eConnect智能互聯科技。
這個“比不上”,一方面是講它的語音辨識能力不夠好,它的螢幕反應速度也不夠快,關于這一點網上的報道着實不少,各種使用者投訴回報已久,我們今天不再多鞭屍了。
大衆ID.3
别克微藍6
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不夠貼心。打個比方,ID.3的智能網聯就像是直男,踢一下動一下。而新款微藍6的eConnect智能互聯科技,采用更新之後的科大訊飛語音,就像是真正的“智能管家”,語音響應明顯加快,并且支援中途打斷和多輪對話。高德地圖車機版,還可以實時線上、智能互聯,支援手機下發導航位置,标配的安吉星提供全時線上的監控和遠端車輛控制。并且還支援ID.3不具備的OTA更新,實作常用常新。
我想,在以年輕使用者為主的純電緊湊車消費市場,應該沒有人會拒絕做到“人性化”的智能出行體驗吧。
最關鍵的三電部分我們放在最後比較。微藍6和ID.3,兩台車的動力參數各有高低,相差并不大。在電機的“魔力”下,都能提供迅速的起步、中低速響應,這種靈活且快速的動力能帶來相比傳統燃油車更靈動的使用體驗。
不過,作為兩款主流純電動汽車,最重要的是續航要夠長,同時能耗要夠低,能減少在外面排隊充電的次數(尤其春節高峰期),提高便利性。
正如你所見,都采用三元锂電池的情況下,微藍6能用61.1kWh的電池跑出518km的續航;而大衆ID.3用一塊57.3kWh的電池卻隻擁有430km的續航。續航和能耗上,孰優孰劣,估計大家已經有目共睹。從工信部公開的資料中我們也查到,微藍6的百公裡綜合電耗為12.6kWh,而ID.3是13.9kWh。
低電耗和高續航相輔相成,幫助微藍6實作0焦慮的純電出行體驗,其實也從側面展現出别克三電技術的儲備較之近幾年剛剛轉型新能源的大衆累積更為深厚。
事實上從1970年代,别克的母公司通用汽車就已經尋求多種新能源技術替代傳統石化資源用于整車驅動。在過去的50年,就新能源技術車用化,展開豐富的技術路線實踐。
包括微藍6,除了今天這篇文章對比中出現的純電版本,還有饋電狀況下綜合油耗達到百公裡2.19L的插混版本,對于沒有私樁的使用者來說,十分值得考慮。
話說回來,廠家的發展思路很多時候會呈現在産品力的表現上。就好比别克較之大衆在新能源領域更前瞻且多元的戰略部署,微藍6也展現出了相比ID.3更前衛的造型,富有人性化的智能體驗,以及紮實的空間、續航等綜合表現。同時,别克為微藍6自掏腰包抹平了補貼退補的差價,相比限時“優惠”的大衆ID.3展現出更高的誠意,無疑是新年考慮合資主流純電車的優先選擇。
*部分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