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套編鐘的發現,将古人的冶鐵技術前推了500年,可惜卻分隔兩地

1992年8月,香港文物市場出現了一套西周青銅編鐘,編鐘儲存完好,吸引了港、台、日等各地頂級收藏家争相競買。然而意外的是,當他們看到編鐘上面的銘文時,所有買家瞬間不敢出手了。

因為這件編鐘上的銘文并不是鑄上去的,而是刻上去的。要知道,青銅是非常硬的一種材質,古時候想要在上面刻字的話,肯定會使用鐵器,可是當時考古界普遍認為鐵器的應用時間是春秋戰國時期,而西周要比春秋早個二三百年,是以這套刻字的編鐘很有可能是仿造的。

之前出土的所有帶銘文的編鐘都是鑄上去的,沒有發現過刻上去的,雖然市面上出現過刻上銘文的編鐘,但是經過專家研究證明這些刻上銘文的編鐘全是假的,也正是是以,這一套編鐘不被買家看好,是以并沒有買家敢輕易出價。

一套編鐘的發現,将古人的冶鐵技術前推了500年,可惜卻分隔兩地

香港中文大學的張光裕教授看到這套編鐘也持懷疑态度,不過好在他認識“中國青銅器鑒定第一人”的上海博物館館長馬承源。于是張光裕便将這套編鐘的照片和銘文拓片發給了馬承源。

馬承源收到後進行了一番仔細的研究,經過研究,他認為這套編鐘很有可能是一件真正的西周文物。

馬承源和衆多考古專家圍着這套編鐘研究了很長時間,最後經過反複探讨,一緻認為這套編鐘是一件真正的西周文物,編鐘上的銘文也并非是後市僞造,而是在2000多年以前就刻上去的。而這一發現,直接将古時候中國人使用鐵器的時間往前推了幾百年。

一套編鐘的發現,将古人的冶鐵技術前推了500年,可惜卻分隔兩地

之後為了不讓這套編鐘流失,馬承源在好友張光裕的幫助下斥巨資将這套編鐘買了下來,并且存放于上海博物館,并對上面镌刻的銘文進行研究。

經過研究,專家們發現這套編鐘上記錄的是西周時期晉國的一件大事,說西周的君主周厲王指令晉侯稣去山東那邊讨伐一個

叫做

夙夷的部落,打赢回來後周厲王非常的高興,于是名人鑄造了一套編鐘獎勵給晉侯稣,也就是這套編鐘。

雖說編鐘的來曆和記錄的事件搞清楚了,但是專家們發現這套編鐘并不完整,因為這個事件少個結尾,這也說明了這套編鐘不止14件。

一套編鐘的發現,将古人的冶鐵技術前推了500年,可惜卻分隔兩地

雖說這一切都是為了研究曆史,但是拍賣行拒絕透露賣家資訊,因為這是他們的職業原則,是以線索也就這麼斷了。

這套編鐘的具體來曆還得從幾個月前說起,當時山西曲沃縣有一個叫侯林山的人,一家本來都是靠種地為生,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他突然發了财,成為了一個百萬富翁,要知道,在90年代初,萬元戶都已經很有錢了,更别說百萬了。

一套編鐘的發現,将古人的冶鐵技術前推了500年,可惜卻分隔兩地

侯林山的暴富引起了警察局長陳占山的注意,因為他知道,隻有靠不正當的手段才可能短期獲得這麼多的财富,于是陳占山便安排人暗中對侯林山進行調查。

這一查還真讓他查出了點東西,原來侯林山開的旅館中有一批長期住客,這批住客都是靠盜墓為生,而他們團夥的老大正是老闆侯林山。

公安同志們掌握了線索後将這夥盜墓賊全部給一網打盡,并且根據他們的口供在縣城外的北趙村找到了他們下一個要盜的墓。

警察局長陳占山将這個消息報告給了山西省文物局,文物局當即組織人員對這個古墓進行了勘探。可惜的是,這座古墓已經被其他盜墓賊給盜過了。

一套編鐘的發現,将古人的冶鐵技術前推了500年,可惜卻分隔兩地

雖然這套西周晉侯蘇鐘的規格不如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編鐘,但是這套編鐘的價值并不遜色,因為這套編鐘的發現直接将古時候人類掌握冶鐵技術的時間往前推了500年!并且還填補了西周時期諸侯國晉國的曆史空白!

不過可惜的是,這一套編鐘雖然找齊了,但是卻并沒有完成合體,被分别存放于上海博物館和山西博物館。到了2002年,國家文物局為了保護珍貴文物不流落國外,專門印發了《首批禁止出國展覽文物目錄》,而這套西周晉侯蘇鐘也被列入了其中。

雖說這套編鐘到目前為止沒有在一起,但是相信在以後,這16件編鐘肯定會有合體的那一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