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高日檢測4.5萬人份4小時出結果,華大智造檢測裝置投入冬奧會

作為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國内舉辦的規模最大、級别最高的國際體育賽事,第二十四屆冬奧會的科學防疫是重要工作之一。為此,北京通過組織科技防疫技術攻關、專家論證、現場測試等形式,在體溫監測、環境消毒、病原體檢測等環節,推進多項技術成果應用。

澎湃新聞記者獲悉,深圳華大集團旗下的深圳華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大智造”,MGI)的生命科技相關裝置,在冬奧會開幕之前就已經在張家口賽區投入使用。據華大智造透露,出現在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現場的自動化裝置包括6台全自動MGISTP-7000分杯處理系統、3台MGISP-NE384全自動核酸提取純化儀和2台MGISP-960高通量自動化樣本制備系統。

其中,MGISTP-7000分杯處理系統能夠取代人工進行的掃碼、資訊錄入、開蓋、移液、關蓋等一系列繁雜的工作;MGISP-960高通量自動化樣本制備系統通量達到192樣本/80分鐘,可滿足冬奧會對于病毒檢測的鑒定速度、通量和安全性的要求;MGISP-NE384采用磁棒轉移磁珠提取技術,一天可處理1萬個樣本的核酸提取。

最高日檢測4.5萬人份4小時出結果,華大智造檢測裝置投入冬奧會

據華大智造方面介紹,樣本進入實驗室後,能夠通過該公司三大自動化裝置,自動完成樣本開蓋、關蓋、錄入條碼資訊,自動提取核酸以及完成自動化PCR體系配置等工作,最終通過PCR儀輸出檢測結果,整個過程代替了人工,可極大提高核酸檢測的效率。

華大智造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這些裝置全部投入使用,預計最高日檢測通量可達到4.5萬人份,最快可實作4小時出結果,能有力滿足後續該賽區舉辦的2個大項、6個分項、50個小項的比賽防疫需求。”

實際上,自疫情發生以來,華大智造自主研發的自動化裝置已覆寫大陸超過24個省級行政區,遍布全球超過70個國家和地區。

此外,華大智造的遠端超聲機器人也出現在冬奧會現場。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下稱“北醫三院”)承擔了本次冬奧會的醫療保障任務,目前該院的奧運診室已開始運作。華大智造稱,在閉環管理區内的患者,可以通過該公司遠端超聲機器人診斷系統來完成超聲診查,而北醫三院的醫生則可通過此裝置實作“醫患無接觸”診斷。

遠端超聲機器人診斷系統分為醫生端和病人端。據介紹,奧運期間,病人端部署在閉環診室内,超聲科醫生通過醫生端仿形探頭即可在閉環區外完成遠端掃查和實時問診溝通。據悉,華大智造雲影遠端超聲機器人通過5G及高速寬帶,連接配接起北醫三院與閉環區的醫療保障通道,即使閉環管理期間,醫院也可提供同等品質的醫療服務。

最高日檢測4.5萬人份4小時出結果,華大智造檢測裝置投入冬奧會

華大智造主攻被稱為“國之重器”的基因測序儀。公司成立于2016年4月,由華大集團原本的測序儀闆塊獨立拆分而來。該闆塊則源于2013年,當時華大收購了美國Complete Genomics公司,擷取核心專利技術,随後組建測序儀研發團隊,實施國産技術轉化。在此之前,基因測序儀基本由Illumina等國際巨頭壟斷。華大智造背後實際控制人為華大集團創始人汪建,和國内基因測序龍頭上市公司華大基因(300676)系同一控制人旗下的關聯公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