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浣溪紗”可沒有那麼詩情畫意,看看古人都用什麼洗衣服

浣溪紗,多麼好聽的一個詞呀,源自女子在溪邊洗衣服的意境。小溪流水,輕紗飄逸,妙齡女子唱着歌、揉搓着衣服,在文人眼裡,那是詩情畫意,對于洗衣服的人,是多麼辛苦。

古代沒有洗衣機、洗衣粉,普通百姓每天都要幹活,弄髒衣服不可避免,要把一件衣服洗幹淨,可不容易,至于洗衣服的東西,也是現在難以想象的。

“浣溪紗”可沒有那麼詩情畫意,看看古人都用什麼洗衣服

一種是草木灰,就是柴火燒完之後的灰燼,沾到哪裡就是黑乎乎髒兮兮的,可是窮人卻要拿它洗衣服。把草木灰裝在布袋裡,濾出水,那黑乎乎的水就可以洗掉衣服上的不少污漬。

這樣洗出來的衣服,是不是也會變黑呢,多少會有一些吧,不過窮人大多穿的是粗衣麻布,顔色單調,黑一點也不甚明顯吧。

草木灰混上貝殼灰,效果會更好,可以洗滌絲織品,去掉上面的油污,隻是貝殼沒那麼容易取得,除非是住在河邊、海邊,或是有錢的富人能買到。

“浣溪紗”可沒有那麼詩情畫意,看看古人都用什麼洗衣服

還有淘米水,現在可以用來澆花,從前節儉的人也用它來洗碗、洗衣服,去污力沒有草木灰那麼強,但是感覺比草木容易接受吧。

另一種較為熟知的是皂角,就是長在皂角樹上的果實。皂角成熟變黑之後,摘下來切成段,去掉裡面的種子,放在水裡煮出泡沫,那泡沫去就可以拿來洗衣服了。

早先,人們還用皂角水來洗頭發,可謂純天然無污染。隻是皂角也不是四季都有,一年也就兩三個月能用到吧。

古代貴族可就講究啦,有一種叫做藻豆的東西,材料是用豬胰子混合豆粉、香料制成,有些高檔的還添加有各種養膚的藥材。這種東西自然隻有少數貴族用得起,主要用來洗澡,也可以洗衣服。

“浣溪紗”可沒有那麼詩情畫意,看看古人都用什麼洗衣服

平時洗衣服,用手搓搓就罷了,可是冬天的厚衣服、被套,很難用手搓得動,就要用棒槌敲打。

在溪水邊,女子把衣服放在光滑的石頭上,拿起一根棒槌反複地敲,被詩人看見了,就吟下一首浪漫的詩,卻不知人家洗衣服的辛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