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書|王加:《畫外有音》勞特累克用繪畫讓全世界記住了巴黎紅磨坊

觀衆朋友們大家好,在今天節目的一開始,我先請朋友們欣賞一張海報,這張海報已經超過100多年的曆史了,在海報當中,大家看到這個舞者所跳的舞就是在19世紀風靡法國巴黎的康康舞,而跳這個舞的場所,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個地點——巴黎著名的紅磨坊。而今天的主題也和紅磨坊、康康舞以及一位畫家有關。

讀書|王加:《畫外有音》勞特累克用繪畫讓全世界記住了巴黎紅磨坊

這種時至今日,仍是巴黎紅磨坊保留節目的舞蹈最初用的是男的,然後陰盛陽衰,被女性徹底發揚光大。喧鬧的康康舞有着自由得體、熱情奔放的特點,需要極大的靈活性和非凡的活力。在19世紀末期的巴黎賭場和歌舞廳中,掀起了一陣康康舞的熱潮,康康舞最耳熟能詳的旋律便是由德籍法國作曲家雅克·奧芬巴赫所譜寫的。

雅克·奧芬巴赫——德籍法國作曲家,是法國輕歌劇的創始者和傑出代表,代表作品有歌劇《霍夫曼的故事》、輕歌劇《地獄中的奧菲歐》《美麗的海倫》等。

他的首部輕歌劇《地獄中的奧菲歐》中的序曲和芭蕾舞劇《快樂的巴黎人》選段已經成為了紅磨坊最具辨識度的主題旋律。

讀書|王加:《畫外有音》勞特累克用繪畫讓全世界記住了巴黎紅磨坊

在節目一開始為朋友們分享的這張海報,它的作者名叫亨利·德·圖盧茲·勞特累克。亨利·德·圖盧茲·勞特累克——後印象派畫家,近代海報設計與石版畫藝術先驅,被人稱作“蒙馬特之魂”。他擅長人物畫,對象多為巴黎蒙馬特一帶的中下階層人物,其寫實、深刻的繪畫,不但深具針砭現實的意涵,也影響着日後畢加索等畫家的人物畫風格。除繪畫上的成就以外,勞特累克的彩色海報帶動了海報設計的創新,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海報設計者,其代表作有《洗衣女》《紅磨坊舞會》等。

勞特累克是一位英年早逝的才子,而且命途多舛,青年時期,他連續兩年先後摔斷了自己的左右腿,使得他的雙腿完全不能發育,最終勞特累克的外貌非常的矮。因為自身的這個生理缺陷,勞特累克也變得很自卑,他開始沉默寡言,努力躲在家裡去畫畫。然後他來到了巴黎,在巴黎的紅磨坊這些歌舞廳裡邊,勞特累克找到了自尊和靈感,而對于勞特累克來說,因為他自身經常被歧視,是以他也非常同情這些舞者的身份,而在諸多康康舞者當中,有兩位是勞特累克當之無愧的缪斯,首先是路易斯·韋伯。勞特累克以她為原型創作了名為《拉·古魯》的海報,也就是節目一開始為大家看的這張海報。

讀書|王加:《畫外有音》勞特累克用繪畫讓全世界記住了巴黎紅磨坊

讓我們再翻回頭看這張海報,這個海報上面重複三遍書寫的紅磨坊标題是勞特累克的首創,畫中的路易斯·韋伯正在演繹她的招牌動作高踢腿,而前景的一個黑色影子,這個舞者也是一位著名的男舞者,他的名字叫瓦勒頓,這是當時紅磨坊最著名的男女舞者,都出現在了這張海報當中,要知道這張彩色石版畫海報是毫無疑問的傳世經典。剛才我們提到的是路易斯·韋伯,這是紅磨坊剛開張的時候的招牌。

下一位為勞特累克提取諸多靈感的一位舞者名叫簡·艾薇爾。1893年,勞特累克創作了《簡·艾薇爾在巴黎花園》這張海報,畫作的構圖參照了德加名作《巴黎歌劇院樂隊席》的貝斯手造型。大家可以看這個海報,右下角有一個黑色巨大的貝斯琴頭非常的醒目,而旁邊又連上了黑色的畫框,把整個簡·艾薇爾跳舞的這個姿勢框了出來,呈現了一個辨識度極高的海報作品。同年,勞特累克又完成了另外一幅海報作品,名字叫《日式酒館》。畫面正中央是一個身穿黑色長裙、戴着黑色禮帽的女子,整個畫面最醒目的部分就是黑色,而在遠景處可以看到有舞者正在跳舞。讓我們來看1893年勞特累克創作這兩幅著名的海報作品,能夠看到日本主義的流行,就是19世紀下半葉,因為當時的世界萬國博覽會,也就是今天世博會的前身,日本的浮世繪藝術得以傳到了歐洲,諸多的繪畫藝術大師都受浮世繪藝術的影響。浮世繪藝術展現在勞特累克的作品當中有幾條:首先,西方美術講究立體三維,而浮世繪藝術其實是一個二維的平面藝術。當我們來看勞特累克的海報的時候你會發現,二維平面的表現手法取代了傳統西方美術當中的三維表現形式,而且一重要的特質是,所有這些海報當中都有着非常鮮明的黑色輪廓線來表現人物,而且畫中的色塊有着鮮豔的對比度,能夠通過這些強烈的色差吸引、博你的眼球。若你羅列所有現代廣告的設計要素,無論是簡約大方,适當留白的構圖布局,還是博人眼球的核心亮點,勞特累克所繪制的每一幅海報均堪稱現代廣告和海報藝術的教科書。他雖然英年早逝了,但他捧紅了紅磨坊,也改變了全世界的海報發展史,他實作了藝術的永垂不不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