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許渾的兩首佳作,沖淡平和,簡短的詩行,卻蘊含深情

生活中充滿了酸甜苦辣,人世間經常有聚散離合。古代詩人們為了生計和前途,經常東奔西走、聚散兩難。有時他鄉遇故知,有時又會客中送遊子,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誰能比誰更幸福。

在那些悲傷孤寂的日子裡,需要故交的真情關懷;在那些憂患相仍的歲月中,更需要得到好友的鼎力支援。也許是一句溫馨的話語,也許是一首深情的詩作,都會給予對方莫大的安慰和鼓舞。下面一起欣賞許渾的兩首佳作,沖淡平和,簡短的詩行,卻蘊含深情。

許渾的兩首佳作,沖淡平和,簡短的詩行,卻蘊含深情

送前缑氏韋明府南遊

酒闌橫劍歌,日暮望關河。

道直去官早,家貧為客多。

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

莫盡遠遊意,故園荒薜蘿。

許渾年少時志向遠大,學習刻苦,可是他的科舉之路也非常不順,入仕後的經曆也極其坎坷。正因為詩人對人生有很多感悟,是以才會非常了解與他有類似遭遇的朋友。

韋明府是作者的一位朋友,彼此經常在一起飲酒賦詩,也對晚唐動蕩的時局,表達過共同的擔心。對方因為仕途受阻,心情焦慮,于是決定南遊解悶。詩人得知這個消息,便賦詩相贈。

許渾的兩首佳作,沖淡平和,簡短的詩行,卻蘊含深情

首句就顯得非常雄壯,朋友在餞行酒宴上趁着酒興,橫劍起舞。看來酒過三巡之後,他已經暫時忘記了愁情。朋友間觥籌交錯,訴說衷腸,不知不覺就已天色擦黑。“日暮望關河”,點出時間,也交代出前路漫漫,此行必将崎岖不平。

颔聯抒寫了對方的坎坷身世,仕途沉浮不定,家庭條件又非常拮據,經常寄人籬下、羁旅奔波。這兩句其實也是詩人艱辛宦途的真實寫照,更是很多讀書人悲催命運的生動縮寫。

許渾的兩首佳作,沖淡平和,簡短的詩行,卻蘊含深情

接下來詩人想象朋友沿路經過的地方,函谷關和洞庭湖是著名的景點,那裡可能山雨不斷、秋意蕭瑟。作者用“山昏、木落”等詞語,渲染出一種悲切的氛圍,實際上卻是借景抒情,傳達依依不舍之意。

經過前六句的鋪墊,尾聯便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詩人勸告對方,不要一味地沉醉于青山碧水的美景之中,故園即将荒蕪,還是盡早回還。言下之意,不可因為出遊而耽誤仕進之路,隻要積極進取,擷取錦繡前程依然大有希望。

全詩質樸自然,沒有無病呻吟,既表達出詩人與朋友間的真摯情誼,也委婉道地出自己對美好未來的強烈期待。

許渾的兩首佳作,沖淡平和,簡短的詩行,卻蘊含深情

送段覺歸杜曲閑居

書劍南歸去,山扉别幾年。

苔侵岩下路,果落洞中泉。

紅葉高齋雨,青蘿曲檻煙。

甯知遠遊客,羸馬太行前。

許渾的很多詩歌作品文辭明麗、屬對精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晚唐詩歌的發展水準。詩人有時采用白描手法,描繪生動場景,卻寄寓着作者的一番真情;有時看似語言平淡,但是細細揣摩,卻可以感受到其中蘊含了深刻的道理。

這首送别詩娓娓道來,全文如流水行雲,頗有山水田園詩的趣味。但正所謂景語即情語,作者在字裡行間,都委婉地表達出對仕途艱辛的感慨。

許渾的兩首佳作,沖淡平和,簡短的詩行,卻蘊含深情

段覺是作者的朋友,具體生平和事迹無法考證。杜曲位于長安郊區,是唐代杜氏家族的聚居之地,從題目的描述來看,應該也是朋友的故鄉。詩人送朋友歸鄉閑居,說明之前的生活相對比較忙碌,後來因為一些不可預測的事情,朋友便歸鄉隐居,安享悠閑輕松的日子。

朋友離家多年,此次攜帶書劍還鄉,雖然心有不甘,但能夠與親人團聚,卻是人生的一大喜事。古代音信難通,朋友也不知家中的父母妻兒境況如何,如果他們得知自己即将歸來,必然翹首企盼。

許渾的兩首佳作,沖淡平和,簡短的詩行,卻蘊含深情

正所謂近鄉情更怯,朋友一路跋涉,眼看快要接近村莊時,心中一定感懷萬千。不過詩人并未提及這些瑣事,颔聯隻是虛寫朋友途中可能遇見的場景。“苔侵岩下路,果落洞中泉”,短短10個字,卻意象豐富,青苔、岩石、小路,野果、山洞、清泉,對方仿佛來到了一個仙境,充滿了神奇的想象。

頸聯描寫對方回到家中的情況,高雅的書齋旁,秋雨陣陣、紅葉似火;曲折的長廊中,輕煙缭繞、青蘿遍布。詩人在這樣幽靜的氛圍中讀書創作,觀雨賞秋,心情一定輕松惬意。

許渾的兩首佳作,沖淡平和,簡短的詩行,卻蘊含深情

結尾更是耐人尋味,作者描繪了一幅征程漫漫、羸馬前行的畫面。而騎在馬上的遊子到底是誰,作者并未交代。讀者應該會猜測他就是作者自己,但也可能是指那些在崎岖的旅程中,如履薄冰的人們。“太行”二字也是虛寫,這裡是指代陡峭和曲折的小徑,更象征着極其艱難的人生之路。

許渾的這首詩令人充滿遐想,作者在沖淡的語境中抒寫了感傷和憂郁的心情,表達了對朋友隐居生活的向往,也委婉道地出了遊子的鄉愁和悲怨之情。全文節奏舒緩,情感深沉,隻有細細體味,才能感受作者内心的複雜情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