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留下“氫足迹” 千輛氫能汽車助力冬奧會

每經記者:朱成祥 每經編輯:梁,枭

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正式開幕。“綠色冬奧”是本屆冬奧會的主打理念,此前北京冬奧組委也釋出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低碳管理工作方案》,确定了18項碳減排措施和4項“碳中和”措施。

留下“氫足迹” 千輛氫能汽車助力冬奧會

新華社

冬奧會成為各種清潔能源争奇鬥豔的秀場。2008年奧運會,就曾大力推動锂電池電動汽車(包括電動大巴等)的發展。相比夏季奧運會,冬奧會大量比賽場地位于高山等寒冷環境,這給锂電新能源汽車帶來很大挑戰。在本屆冬奧會上,氫燃料電池汽車成了“新寵”。據了解,不論是奧運火炬,還是運輸聖火的車輛,均使用氫燃料作為動力。另據北京冬奧組委公布的資料,北京冬奧會将示範運作超1000輛氫能源汽車(即氫燃料電池汽車),配備30多個加氫站。

氫能汽車亮相冬奧會

北京冬奧組委共籌措了各類車輛4090輛,根據一汽豐田官方微信,2021年11月12日,北京冬奧組委與豐田舉辦賽事服務車輛傳遞儀式,豐田為冬奧會、冬殘奧會提供賽事服務車輛共計2200餘台。其中氫燃料電池車型兩種,分别為MIRAIⅡ(轎車)和柯斯達氫擎(客車)。不過,豐田并未說明2200餘台賽事服務車輛是否全部為氫燃料電池汽車。據北京冬奧組委官方統計,冬奧會賽事交通服務用車中,節能與清潔能源車輛在小客車中占比100%,在全部車輛中占比85.84%,為曆屆冬奧會最高。

此外,豐田還攜手億華通、北汽福田,為北京冬奧會提供FC(氫燃料)大巴200餘台。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6月,豐田與億華通共同出資組建華豐燃料電池有限公司,總投資額約為80億日元,雙方持股各50%。該公司緻力于通過生産及銷售“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開發的燃料電池系統,進而普及FCEV(氫燃料電池汽車)”。

而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8月,由豐田、億華通、一汽、廣汽、東風汽車、北汽共同出資16.7億日元注冊成立,基于豐田技術進行全流程開發,聯合主要OEM以及億華通進行零部件以及燃料電池系統開發。其中,豐田持股65%,億華通持股15%,一汽、廣汽、東風汽車、北汽均持股5%。

事實上,北汽福田不僅使用豐田、億華通的燃料電池系統,也使用國家電投集團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電投氫能公司)“氫騰”品牌的氫能客車。2021年10月21日,30輛搭載“氫騰”燃料電池系統的氫能客車在北汽福田園區正式傳遞。

不僅僅是北汽福田,客車“一哥”宇通也在使用國産動力總成。2021年12月15日,30輛搭載“氫騰”燃料電池系統的宇通氫能大巴正式傳遞氫動力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為延慶提供冬奧會綠色交通保障。

國電投氫能公司首席技術官柴茂榮博士表示:“現在(氫燃料電池)技術是成熟的,國内最大的問題是材料沒有走通。燃料電池與晶片類似,催化劑相當于晶片中的靶材,質子(交換)膜相當于晶片中的光刻膠。我們(國電投氫能)從催化劑開始做,一個個攻克。”據悉,國電投氫能公司已實作催化劑、質子交換膜、碳紙、膜電極以及電堆組裝的整套生産工藝和量産技術。

為何選中氫能?

1月28日,北京冬奧組委釋出《北京冬奧會低碳管理報告(賽前)》,表示将按照“平原用電、山地用氫”的原則,在各賽區推廣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

為何在山地使用氫燃料電池汽車呢?柴茂榮認為:“冬奧會和夏季奧運會不一樣,70%以上的賽事都在山地。不管是張家口的崇禮,還是延慶的海坨山,山上的溫度都低于零下20攝氏度。這種溫度下,基本上沒有一個電動汽車能爬得上去,因為零下20攝氏度電動汽車沒法工作。此外,延慶賽區從下至上,有1500米的海拔差,從北京市區至延慶一路都是爬坡,這對锂電池電動汽車爬坡能力也是考驗。與平地相比,爬坡的耗電量要高很多。”

中輕電投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邱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電解液在低溫下會被凍住,理論上(锂電池電動汽車)零攝氏度以下就不能使用。各大廠商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使用的方法是相同的。即在充電的過程中,讓充電樁連接配接在車端的時候,一部分能量是去給電池包加熱,讓電池包恢複活性。若是溫度達到零下20攝氏度,則完全用不了。(锂)電池不能把所有能量用于加熱,車是為了跑而不是當暖寶寶。”

既然氫燃料電池汽車在續航、低溫環境等多個領域優于锂電池電動汽車,那麼這一行業是否會借助北京冬奧會加速發展?對此,柴茂榮稱:“會來一個小高潮,但現在還有點早。現在産業鍊還沒有打通,除了我們有産線以外,基本上沒有幾家企業有産線,需要兩年到三年時間提高産能。目前就像2010年、2011年前後的锂電行業。(氫燃料電池行業)真正迎來爆發期可能還需要三年左右。”

每日經濟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