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速滑女神”張虹:做一生的奧林匹克“選手”

作者:新華體育

新華社北京2月5日電(記者何磊靜、王鏡宇)“一次奧林匹克選手,一生奧林匹克選手,這次冬奧會給了全世界冰雪運動員實作夢想的機會。”随着北京冬奧會正式拉開大幕,有着“速滑女神”稱号的速度滑冰奧運冠軍張虹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

(小标題)緻力于奧林匹克事業

張虹曾為中國奪得曆史上首枚冬奧會速度滑冰金牌,退役後以國際奧委會委員身份繼續服務奧林匹克事業。“作為曾經的冰雪運動員,非常榮幸能來到家門口北京參與這次冬奧會工作。”張虹說。

和不少媒體工作者、運動員一樣,張虹也早早進入冬奧會閉環開始忙碌起來。“開幕式之前,我們所有委員都比較忙,最近陪同國際奧委會巴赫主席走訪了奧運村,參加了一些國際會議,開幕後還會有頒獎等活動都要參與。”張虹說,這些活動讓她樂此不疲,因為能親身參與到一個“讓世界連接配接起來”的平台中去。

“奧林匹克就是這樣一個平台,一場盛會能帶來巨大的魅力和能量,讓世界攜手走向未來。”在張虹眼中,無論輸赢,每一位參與奧林匹克的運動員都得到了一個展示機會。無論是誰,都有足夠的能量去向全世界講述自己的故事。

而她的故事是為奧林匹克不懈奮鬥。“當我成為國際奧委會委員後,看到委員名單都是一個個偉大的運動員或是為體育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的人,我既覺得自己很渺小,又一直在思考自己該為奧林匹克作出怎樣的貢獻。”張虹堅定地說,如果有機會的話,願意為奧林匹克事業奮鬥終生。

(小标題)期待中國健兒取得新突破

此次冬奧會中國代表團的旗手之一高亭宇,是張虹昔日的隊友,也是她的“小兄弟”。“我們在一起訓練了很多年,也見證了他拿到很多冠軍,尤其是在平昌冬奧會他奪得銅牌的時候,我在現場非常激動。”張虹表示,希望能有更多速滑運動員不斷突破自我,去創造新的紀錄和奇迹,做好中國冰雪運動的傳承。

“他作為速滑選手能擔任旗手,我特别驕傲,這有助于帶動速滑在中國的發展,也會讓全世界對中國速滑給予更多關注。”張虹說。

此次中國代表團派出177名運動員參賽,完成了北京冬奧會全部7個大項、15個分項的“全項目參賽”任務。在張虹看來,尚未開賽,中國隊就取得了曆史性突破,也能期待更多運動員有機會站上領獎台實作成績的突破。“期待國歌奏響、國旗升起的那一刻到來。”

“希望他們完全放開,去享受比賽!”張虹說,“當速滑選手站上‘冰絲帶’,12000平方米的冰場就屬于他們,要盡情去享受那一刻!”

(小标題)堅持學習 迎接無限可能

從一個“風馳電掣”的速滑運動員到參與各種會議的國際奧委會官員,張虹是如何做好身份轉換的?在和她的交流中,記者反複聽到一個詞:學習。

“成為國際奧委會委員後,我的世界一下變得很大,好像全世界所有事都跟我有關。那會我幾乎每天都學5到7個小時的英語,現在我在5個委員會裡工作,每個委員會都涉及不同領域。”張虹說,運動員時期她學會了專注,更明白要不斷迎接挑戰,隻要堅持學習,擺在面前的就都不是難題。

目前讓張虹感到壓力最大的是自己将擔任2024年江原道冬青奧會協調委員會主席。“壓力就是動力,是以我每一天都在學習,學習如何與地方政府、代表團溝通協調,還有包括比賽日程制定、場館酒店及運動員項目安排等等。”張虹說,她喜歡這其中不同的角色轉換,能從中找到很多樂趣。

“我不喜歡人生很平淡,挑戰是很有意思的。人生的精彩要自己去創造,生命的節奏要自己把握好。”張虹說,今年冬奧正趕上中國農曆春節,為轉換好又一個新角色,她把微信簽名改成了北京冬奧會的口号,給自己的2022年一個新期待。

在這個冬奧周期裡,她頻頻跨界,“我被邀請采訪,還客串歌手、主持人等,有人問我你是怎麼做到的?”

“這是奧林匹克的需要,但我也想告訴更多年輕人,你也可以擁有更多可能性。”張虹這樣回答。(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