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唐代詩人李白可能不會想到,千年以後,他的詩句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上成為了現實。
一葉知秋,一朵雪花貫穿開幕式始終。從入場儀式到點燃主火炬,雪花元素無處不在。
北京冬奧會開幕前,總導演張藝謀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劇透”過開幕式的内容和風格,稱可以用“一朵雪花和一塊冰”來概括,大約100分鐘的開幕式是“一朵雪花和一塊冰”的故事。即使張藝謀進行了劇透,但普通觀衆仍然不會想到開幕式的“雪花”竟然如此“巨大”、“唯美”、“浪漫”!
如果說開幕式表演前半段在講述“冰”的故事,包括“黃河之水天上來”後變成“冰立方”,依次展示24屆冬奧會的舉辦城市,“冰雪五環”破冰而出等。那麼,開幕式後半段,則是講述“雪花”的故事。

建構雪花
運動員入場環節,每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引導員少女都舉着雪花狀造型的引導牌,伏筆也就此埋下。
入場式結束後,進入“建構一朵雪花”環節。91位少女懷抱雪花狀引導牌重回舞台,所有引導員排成一列,形如片片雪花的每個國家和地區的引導牌,排成一條直線,一條直線變成一個圓,最後變換成一個更大的雪花,而這個更大的雪花融入了象征着和平的橄榄枝,這片雪花在“宇宙”中翩跹起舞,輕輕拂過“地球”表面,最終落回舞台中央,“大如席”的雪花創意令人驚歎。
當時,可能所有人都不會想到,這片“大雪花”就是最後的主火炬塔!
在點燃主火炬前的“雪花”環節,來自河北省阜平縣的“馬蘭花”兒童合唱團的孩子們用希臘語唱響奧林匹克會歌《奧林匹克頌》。歌曲聲中,舞台中央的“大雪花”再次升起,演唱完成後,孩子們組成了一個心形環繞在“大雪花”周圍。趙偉昌、李琰、楊揚、蘇炳添、周洋,火炬從50後、60後、70後、80後、90後依次傳遞,最後傳遞到迪妮格爾-衣拉木江和趙嘉文兩位00後運動員手中,兩人緩緩走向舞台中央的那片“大雪花”,點火儀式即将到來。
中國代表團入場
兩名火炬手并沒有任何點燃動作,而是直接将最後一棒火炬嵌入雪花中央!誰也沒有想到,北京冬奧會的點火方式如此簡潔明快,飛揚火炬與“大雪花”主火炬完美融為一體。沒有赫赫炎炎的烈火,隻有靈動燃燒的“微火”,這絕對是奧運百年曆史上前所未有。
主火炬
一片雪花,最終變成一座主火炬塔;從以前的點火到如今的“不點”,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踐行了“綠色辦奧”理念,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開幕式點火儀式讓“低碳環保”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彰顯了中國的責任和擔當。而那片由所有參賽國家和地區名字彙聚成的大雪花,充分展現了中國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理念。
合唱團孩子們演唱奧林匹克會歌
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北京冬奧會努力踐行新的奧林匹克運動格言。
北京冬奧會大雪花,微火不微,生生不息,必将照亮人類未來。(黃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