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轼進廟喊秃驢,小和尚回怼4字

如果要評選中國曆史上最可愛的文人,恐怕不是李白,盡管李白也很惹人喜歡,也得到了後世士大夫們的廣泛喜愛,但要說到雅俗共賞,士大夫和平民都喜愛的恐怕就不行了,能夠做到這些的,恐怕唯有那個苦中能夠作樂且風趣幽默的蘇東坡了。

蘇轼進廟喊秃驢,小和尚回怼4字

記得林清玄先生曾說過:“能觀悲喜,有覺悟的心,得到與失去都是好的;不能觀照,執迷于外相,得到與失去都是不幸。”

論起能夠在困境中看透悲喜,真正做到樂觀淡然的古人,老顧我隻服蘇轼。

蘇轼進廟喊秃驢,小和尚回怼4字

蘇東坡一生颠沛流離,烏台詩案多次被貶,且被貶的地方越來越荒涼,若是平常人肯定心灰意冷萎靡不振,但蘇轼卻能在這樣多舛的人生中創作出那麼多流傳千古的詩作,到底還是他能夠抱着“既來之則安之”的态度,在坎坷中尋找快樂。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手拿竹杖,腳踩芒鞋,一身輕便,比騎馬還逍遙自在,誰怕這風雨?披上一身簡便的蓑衣,便可任憑這世上的風吹雨打。

蘇轼進廟喊秃驢,小和尚回怼4字

蘇轼的豁達是每個人心中的向往,都說每個人心中都住着一個蘇轼,這話說得真沒錯!

蘇轼不僅豁達,平時還非常有趣,一天東坡閑來無事便去金山寺拜訪佛印禅師,不曾料到佛印并不在寺中,而是一個小沙彌來開的門,蘇轼為呈口舌之快,便傲聲對寺中大喊:“秃驢何在?”,小沙彌不慌不忘,淡定地指向遠方,道:“東坡吃草!”

蘇轼進廟喊秃驢,小和尚回怼4字

這下蘇東坡一下子就臉紅了,本來想逗一番小和尚,沒想到讓小和尚給反擊了!讓小和尚怼的啞口無言!

現在這“秃驢何在?東坡吃草”已經成為了千古絕對!

蘇轼是個有大才氣的人。謝靈運常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鬥,我得一鬥,天下共分一鬥”,若謝臨川遇上東坡,隻怕也會分他一鬥。

蘇轼進廟喊秃驢,小和尚回怼4字

生于蜀地,年少聰穎,未及冠即學通經史。長到18歲時新婚,婚後即跟随父親、弟弟進京科考。

誰都會在陷入泥淖的時候,智者懂得灑脫,蘇轼恰恰是一位智者。蘇轼的灑脫是在時間流水中的一種看開,一種樂觀。

灑脫,就是保持内心的平靜與樂觀。

在經曆一次次被貶,低谷等,蘇轼骨子裡的灑脫終于發揮出來了,很多人想要學習蘇轼的豁達和灑脫,但是卻不知他的灑脫是從何而來。

蘇轼進廟喊秃驢,小和尚回怼4字

最近網上流行一句話:我聽過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而蘇轼顯然給這個問題,寫上了最完美的解答。

能做到這種境界的,除蘇轼之外,還有"文能橫槊賦詩,武能上馬斬賊"的大宋詞人辛棄疾,對此,正是他在《青玉案·元夕》中寫的:

"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蘇轼進廟喊秃驢,小和尚回怼4字

讀蘇轼可以醫心,讀蘇轼詞讓人品味一生

在中國古代的文人中,蘇轼的人生對我們最有參考意義,他豐富的一生,可以讓我們在面對人生的各種境遇時,都能得到有價值的人生提示。

這本《蘇轼詞傳》中不但收集了蘇轼的詩,還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

蘇轼進廟喊秃驢,小和尚回怼4字

當我走近這位“性情中人”,再讀“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句,便有了一種“惆怅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懷、豁然與洞明。

我讀的這本《蘇轼詞傳》中選取了蘇轼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

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蘇轼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轼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轼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蘇轼進廟喊秃驢,小和尚回怼4字

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

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将蘇轼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内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進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這一套書中還有一本《辛棄疾詞傳》。

東坡仙才,史無二例;稼軒雄才,如鲸吞海。

蘇轼進廟喊秃驢,小和尚回怼4字

辛棄疾是亂世中的抗金英雄,他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與蘇轼并稱為"蘇辛",被譽為"詞中之龍"。正所謂“劍有殺氣 詞有柔情”。

這本書也以同樣的手筆,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