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斯拉對中國到底有多重要?

來源:盧克文工作室

特斯拉對中國到底有多重要?

最近美國媒體在采訪特斯拉CEO馬斯克時,我們破天荒地聽到一個歐美白人對中國人權的贊美,馬斯克說:中國政府很關心人民福祉,可能比美國政府對人民福祉更有責任感,中國若不在乎人權,怎麼可能會有平等和公平的競争環境?

習慣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怼洋人的華春瑩一聽到老外談人權,本來已經進入一級戰鬥狀态,突然聽到白人竟然在誇咱們,華姐一時竟有些不适應,我看她略微調整了一下,沒找到特别恰當的詞彙回應,便用外交常用辭令回複了提問。

這麼突然的表白,真的讓我們有點措手不及。

馬斯克對中國一堆溢美之辭是可以了解的,畢竟是中國讓他從破産邊緣上升到世界首富,從地獄邊上一把将他拉了回來,上篇文章《宗教狂魔與科技之光》我大概講了中國要綁定美國高科技産業,但寫得不夠詳細,憑什麼就非得幫助馬斯克,隻是為了單純地拉一派打一派?

中國官員辦事,曆來以務實為主,不可能讓馬斯克白嫖,幫助馬斯克的特斯拉在中國狂飙突進,當然對中國有好處。

來上海建工廠之前,馬斯克同上海市政府簽定了對賭協定:上海給特斯拉年利率3.9%的貸款,特斯拉從上海臨港以一成價格拿地,但從2023年開始,特斯拉要向上海每年納稅22.3億元人民币,如果達不成這一條件,則必須歸還土地,特斯拉未來5年還要在上海工廠投入人民币140.8億元的資本支出。

特斯拉對中國到底有多重要?

同時幫特斯拉解決土地和資金,這麼優厚的條件,根本不是新能源汽車的打法,完全是巅峰時期房地産公司的打法。

美國國内現在分成了科技與宗教兩大平行世界,我們牢牢綁定了以特斯拉為代表的科技世界,除了貼身纏鬥外,給他們這麼大好處,到底對中國有什麼用?引進特斯拉,不會對中國國産電動車行業形成巨大的打擊嗎?像現在特斯拉拉升産量後瘋狂降價,會不會完全摧毀中國的電動車行業?比亞迪、蔚來、理想、小鵬能活得下去嗎?

下面,我盡可能用最簡短的話來解答特斯拉對整個中國工業進步的巨大意義。

在特斯拉之前,蘋果公司已經來中國給我們作出過良好的榜樣,帶動了整個中國工業鍊條的飛躍式發展。

蘋果高管當年接受《紐約時報》采訪,說之是以選擇将生産搬到中國,是因為中國有大量中級工程師、随時能提高産量的工廠、一站式高科技企業,這些都是全球其它國家都不具備的。

中國2020年就有874萬大學生畢業,印度有300多萬,預計到2030年中國和印度每年大學生數量超過全球一半,雖然印度教育一看就嚴重摻水,他們大學居然有8410所!遠超中國的2879所,也超美國的5762所,但人數優勢放在那,隻要盯着印度有沒有搞定中央集權,他們一搞定中央集權就會迸發出巨大能量,這些年輕人就會派上用場。

中國因為中央集權做得好,能輕易搞定土地、基建、集資等事情,加上通過大量教育補貼,培養出優質大學生,中進階人才源源不斷供應市場,使中國擁有先進的生産關系,全球先進生産力隻能比對到我們這種環境才能迅速發展,蘋果最終隻能選擇中國落地。

蘋果到中國後,極大的帶動了整個手機産業鍊的發展,比如柔性線路闆行業,是因為iphone裡面大量用柔性線路闆帶起了其他國産品牌逐漸增加柔性線路闆的用量,整個行業就帶起來了。

同理,蘋果同樣帶動了連接配接器、聲學産品、蓋闆玻璃、射頻産品、攝像頭模組等硬體産業鍊的發展,為中國大陸培養出了立訊精密、歌爾股份、藍思科技、領益智造、鵬鼎控股、信維通信、碩貝德、歐菲光、大族雷射、環旭電子、長電科技、深南電路、兆易創新、東山精密、欣旺達等一大批優先的上下遊企業。

A股中還有一批沒這麼顯眼的企業,但也屬于蘋果産業鍊,包括:華興源創、燕麥科技、新綸科技、世華科技、彬彬股份、橫店東磁、藍特光學、賽騰股份、世紀鼎利、科瑞技術、矩子科技、松井股份等。

特斯拉對中國到底有多重要?

2020年蘋果供應商名單前200名中,中國占86家,占比高達43%。

隻有中國才能提供大量土地讓工廠蓋起來(莫迪現在還搞不定《土地法》,國大黨天天用道德綁架他,說他在欺負窮人),也隻有中國能提供大量優質工程師進入這些公司完成上下遊搭建,這些其他國家都做不到。

蘋果與中國互利互惠,蘋果需要中國的供應鍊來維持一年2億的産量,也同樣為中國提供了500萬個就業機會,幫中國培育了一大批優質工廠和工程師,提供了先進的管理經驗、産品标準,為中國孕育出華為、小米、OPPO、VIVO等提供了土壤。

中國今天這些優秀的手機品牌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有了土壤才會發芽成長的。

蘋果吃肉,我們喝湯,等到我們長大了,再談以後的競争。

引進特斯拉是同樣的道理。

特斯拉吃肉,我們喝湯,等到我們長大了......

我們一直想搞好新能源汽車,從2009年到2019年這10年,補貼金額超千億元,但是中國電動汽車完全沒有形成和外資抗衡的競争力,反而到處是鑽研如何獲得高額補貼。

你們不争氣,那就想辦法讓你們争氣。

特斯拉的到來,将拉動整個新能源汽車産業鍊的發展,涉及到十大部分,包括:動力總成系統、電驅系統、充電、底盤、車身、中控、内飾、其他構件、外飾等。一共有130多個供應商替特斯拉供貨,而中國企業占據一半。

以Model 3舉例,其動力總成系統供應商如下:

特斯拉對中國到底有多重要?

Model 3電驅系統供應商如下:

特斯拉對中國到底有多重要?

Model 3底盤與車身系統供應商如下:

特斯拉對中國到底有多重要?

從上面幾張圖我們可以看到,特斯拉擁有大量中國供應商,産業鍊核心環節裡,锂電池有甯德時代、恩捷股份、科達利、璞泰來,車載通信有中科創達,中控系統有均勝電子、長信科技,外觀有拓普集團、華域汽車等。

2020年12月29日,特斯拉副總裁陶琳說特斯拉的國産化率已經基本實作。

特斯拉在上海建廠後,因為關稅、海運、倉儲、零部件成本都下降了,其成本比在美國生産降低了65%!加上上遊技術的不斷革新,才會有了特斯拉Model Y今年瘋狂降價的現象。

特斯拉Model Y的生産成本是237930元,其售價是33.99萬元,毛利率高達29.4%,遠高于汽車行業平均水準的8-10%,是以預計Model Y和Model 3後面還會降價。

那特斯拉瘋狂降價,會不會摧毀國内電動車行業?

我個人認為不會,特斯拉真正會摧毀的,絕不是國内的電動車行業,而會是傳統燃油車行業。

前些日子豐田章男突然炮轟電動車,是真的急了。

世界都認為未來将會是電動車的天下,燃油車在後面小幾十年一定會被淘汰,資本已經給出了答應,擁有83年曆史的豐田市值為2121億美元,中國成立剛6年的小鵬汽車2020年8月才上市,現在市值高達371億美元,上市兩年多的蔚來市值979億美元,比亞迪現在市值也約1000億美元,上市半年的理想汽車現在也有294億美元。

要知道蔚來2020年隻傳遞4.37萬部車,小鵬隻傳遞2.7萬部車,理想隻傳遞3.26萬部車,比亞迪交隻付了17.9萬部新能源車,其中高端車漢月銷售達到了1.2萬台。

而特斯拉一年共傳遞近50萬部車,市值達到了驚人的7700億美元左右,相當于3個豐田,7個大衆。

市值表明資本對未來的期待值,燃油車市場開始進入夕陽産業,大家都盯着電動車給燃油車挖坑。

在25萬以上車型裡,中國2020年銷量340萬台,Model 3隻占14萬台,占比4.1%,短時間内,特斯拉無法動搖燃油車的市場,現在特斯拉又跟個瘋子一樣降價,真把中國現在電動車品牌都錘死了咋辦?

不重要,隻要電動車上下遊産業鍊在這裡,中國可怕的消費市場在這裡,就算錘死了蔚來、小鵬,馬上也會誕生新的中國品牌站起來繼續跟特斯拉死磕。

隻要有産業鍊在,品牌就會起來,普通人平時接觸到的是to C類事物,不關注這些,其實隻要中國to B類根基在,新的挑戰者就會源源不絕站起來。

特斯拉打死一個,還會再站起來一個,一直累到特斯拉打不動為止。

特斯拉的曆史使命會和蘋果手機一樣,我們會讓他們在15年内賺到足夠多的錢,你們慢慢吃肉,但要順便将中國的電動汽車産業鍊給我們整合優化起來,讓上下遊更強大、更健康,像蘋果帶出來華為、小米、OPPO、VIVO,特斯拉也會帶出一批優秀的國産電動車品牌,這才是我們想要的。

我們圖的不是現在,我們圖的是将來。

最後,我們還要将視野再拉大一點。

我們要明白,為什麼中國要瘋狂發展電動車?

特斯拉最近價格狂降、品質老傳出各種小毛病,都是整個公司急着趕工造成的,因為我們在驅趕着特斯拉要效率。

中國急着要完成全國轉型,從燃油車汽車市場盡快過渡到新能源汽車市場。

這樣不僅能倒逼新能源産業轉型,還能擺脫中國對石油的依賴,以及在石油背後美元金融的控制,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

電動車的發展,跟中歐投資協定、跟數字貨币的推廣、跟一帶一路等大戰略是一體的,是中國走向富強的幾條主線。

隻是因為國内電動車這十年的發展太不争氣,拖了國家大戰略的後腿,我們才堅定地引進世界最強的電動車公司,來幫助我們向前一步。

我們往後幾年,會幫助特斯拉以更快的速度前進,至少在十年之内,特斯内前程似錦。

正是因為這樣深深地綁定了特斯拉,馬斯克才會一反白人們的傲慢,猛誇中國的人權狀況。

畢竟,隻有先喂飽了特斯拉,他才有力氣,攪動曆史的發展。

【PS:點選詳情可檢視内容】

點選這裡,800000+份報告免費下載下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