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的春節,上海民族樂團青年琵琶演奏家李勝男都是“空中飛人”,歐洲四國八城演奏《海上生國樂》、美國七城演奏《家園》……今年沒有了出國演出的日程,李勝男這個新上海人決定響應号召留滬過年,父母也都從北京趕來和女兒相聚,一起享受慢下來的假期時光。

圖說:留滬過年的李勝男 受訪者供圖
國樂如今有多熱?從李勝男朋友圈裡的演出足迹可見一斑。今年元旦,李勝男參演了譚盾的《敦煌·慈悲頌》,這是她首次嘗試站着反彈琵琶,并且還要像敦煌壁畫中的飛天一般姿态優雅。“反彈琵琶這樣的仿古樂器追求古樸的音色,因而是不像現代琵琶一樣戴甲片的”,李勝男的手指留下了厚厚的老繭,為了盲彈一次次尋找感覺,終于完成這般驚豔全場的點睛之筆。
随即,李勝男就壓軸登台指揮家張國勇執棒的《火紅中國年》,以國樂之音譜寫新春樂章。巡演的腳步也未止步,1月25日晚,她還在福建閩南大戲院參演上海民族樂團經典品牌音樂會《海上生國樂》。李勝男回憶起前兩年在海外過春節的情景,背景會準備熱騰騰的餃子,觀衆非常熱情,雖然大家有着不同的國籍和文化環境,但對于國樂的喜愛之心卻是相通的。
圖說:李勝男在演出中 受訪者供圖(下同)
那時隔着時差,李勝男總是跨越萬水千山給家人視訊拜年。自幼随父母定居北京的李勝男,自從疫情以來就沒有回過北京過年,是以格外珍惜和父母一同過節的機會。她說:“在北京過年我們一家會到地壇公園、龍潭公園、後海什麼的趕廟會,既有皮影戲這樣的民俗文化活動,也有很多好吃的。在上海過年,我們一家會去看電影,去豫園看燈會,一樣熱鬧而有儀式感。”除夕夜,李勝男一家一起包了很多餃子,有元寶型、有花式的,其中有一枚幸運餃子還藏了硬币,寓意新的一年添福添彩。
過幾天,李勝男将和樂團的演奏家們一同走進惠南鎮和新華街道,以有别于大劇場的豐富曲目單,為社群居民獻上國樂經典曲目,成為新春年味的氣氛組。上海民族樂團還将在元宵節獻上《歡樂祥和團圓年》音樂會,同樣有李勝男的參與。全新的駐場版《海上生國樂》也在打磨中,3月啟幕,李勝男将化身虞姬,與花臉演員合作一曲《酒歌》,“我很喜歡上海這座海納百川的大都市,在團裡度過的每一個春節都非常充實,感恩上海民族樂團提供的平台,既讓青年演員受益,也為國樂打開了一片新天地。”(新民晚報記者 趙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