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詩話立春丨終而有始,萬象更新

“東風帶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中原標準時間2月4日,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曆經冬日的蟄伏,萬物都将重新煥發生機,一切美好也将漸次綻放。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春,正月節;立,建始也;五行之氣往者過來者續于此;而春木之氣始至,故謂之立也。”

立春後,白天漸長,最嚴寒的時期基本過去,天氣開始逐漸回暖,萬物漸次複蘇。在南方,早春的氣息已撲面而來,在北方,立春,更多隻能說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還沒有真正拉開,甚至部分地區還有雪花飛舞。

詩話立春丨終而有始,萬象更新

立春将至,高青縣一家育苗農場的瓜苗破土而出。

立春有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說的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蜇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蘇醒,河裡的冰開始融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背着一般浮在水面。

自古以來,立春在中國都十分受重視,講究要“迎春”。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過去每年的皇曆上都有芒神、春牛圖,以及“龜子報春”“銅鼓驅疫”等,都是當時過立春節日的重要活動。民間也有許多慶祝活動,例如送春牛圖、鞭打春牛、踏青出遊、祭祖等等。無論哪種形式的活動,均代表了一種對春天的美好期待。

詩話立春丨終而有始,萬象更新

立春節氣,北京古觀象台舉辦“鞭打春牛”迎立春活動。(資料圖)

在飲食上,民間有“咬春”的習俗,春餅是立春日典型的時令食品,從魏晉南朝時代起,人們迎春食春餅。《荊楚歲時記》載:“立春之日,親朋會宴,啗秦餅、生菜,帖‘宜春’二字。”春餅是一種薄面餅,取生菜、果品、餅、糖等置于盤中,取迎新之意,時稱“春盤”,也可贈送親友品嘗。

詩話立春丨終而有始,萬象更新

立春節氣,民間有吃春卷或吃蘿蔔“咬春”等習俗。(資料圖)

立春乍暖還寒,時不時地出現倒春寒,建議不要着急驟減衣服,否則容易使風邪夾寒氣入體,引發感冒等疾病。飲食方面,應考慮陽氣初生,并順應肝髒生理特點,選擇養肝柔肝、疏肝理氣之品,省酸增甘,例如山藥、蜂蜜、紅棗等。

今天除了立春,還将迎來北京冬奧會開幕。熱情好客的中國人,将用一場冰雪盛宴,讓八方來客感受到運動健兒的蓬勃生機。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一個嶄新的輪回即将開啟!草木蔓發,春山可望,願我們始終保持生命的激情,勇敢地奔赴未來!

(大衆網·海報新聞編輯 曲欣萍 綜合新華網、中新網、百度百科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