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桐華吹處客載酒,松子落時予讀書。”明代詩詞名家李昱在《次韻李師文見柬》中寫出了讀書的妙處。寫出了《媽閣是座城》《陸犯焉識》的作家嚴歌苓說:“讀書是讓人充實、美麗的最好方式。”
讀書決定一個人的修養和境界,關系一個民族的素質和力量,影響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無論身在何處,隻要我們與書香為伍,必将擁有詩與遠方。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春,正月節。立,建始也,五行之氣,往者過,來者續,于此而春木之氣始至,故謂之立也,立夏秋冬同。”立春标示着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即将到來。春來正是讀書天,不負時光不負景。2月4日,立春這天,阿來書房為廣大讀者推薦了一份書單,包括馬識途《那樣的時代,那樣的人》等經典好書,邀請讀者在萬物複蘇的時節,與書香為伴。
“我自己讀過的書,不是基于消遣的目的,也不是基于流行的判斷,更多的的是能透過自己的閱讀史看到思想的、情感的成長史,從閱讀的書單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人的成長變化。”盡管阿來為讀者開出了一份書單,推薦了馬識途、流沙河、林西莉寫作的經典,他更希望讀者能夠自己開書單,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成體系地閱讀。
據悉,阿來書房由四川日報報業集團與著名作家阿來聯合打造,已于1月22日在西部文化産業中心盛大啟幕,這個具有人文韻味的城市文化客廳過年不打烊,為市民提供了一個書香氤氲的春節。
阿來書房推薦書單如下:
1、馬識途 《那樣的時代,那樣的人》

年過百歲仍筆耕不辍的老作家,在全世界也數不出幾位。馬識途老人一生見過形形色色的人,這些人,或廁身廟堂,或寄迹草野,或為各界名流,或為販夫走卒,千人千面,各有特點,鮮活地保留在他的腦海中,是他從事創作的不竭的生活來源。馬老觀察力敏銳,記憶力超人,在與人接觸時,他善于捕捉閃光點,這本書,寫的雖多是小事,卻并非閑書,是百歲老人一生經曆的濃縮,充滿了對社會、人生的思考,和對曆史經驗、教訓的總結。馬老筆力雄強,用飽蘸感情而又是非分明的文字,為自己生命中遇到的人留下了一幅幅精彩的速寫。
2、流沙河 《白魚解字》
本書為流沙河老先生幾十年對古漢字的研究心法與見解。厚積薄發的向我們展示了古中國在文字方面對世界做出貢獻的同時,也将《說文解字》的作者——東漢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在書中出現的錯誤在千年後予以糾正,這是這本書真正的價值所在。本書原名《流沙河認字》,曾先後由現代出版社與香港中華書局出版。但是遺憾的是,由于編輯方向等原因,本書都未将老先生對于古文字的想法原汁原味地表現出來,給老先生與讀者都留下了一個遺憾。這次出版的書稿将采用四色印刷老先生的手稿,既完整而準确的表達了老先生的文字世界,也同時将審美表達在了老先生優美的書法間。讀者将在老先生流暢的書法間看見老先生對傳統文化的癡迷,也将從中信手拈來的典故中體悟老先生高尚的人格與無與倫比的魅力。
3、流沙河《正體字回家》
本書是沙老晚年說文解字系列的收官之作,從音、形、意諸方面剖析台灣字的無理、荒誕與霸道,對四百五十多個常用台灣字失據的解析,準确有力、妙趣橫生。如果說《白魚解字》意在解釋漢字造字之妙及蘊含的人文特質,那麼《正體字回家》則直擊台灣字不成立的命門,闡述恢複正體字的深厚文化理由。此書形象生動,具有極強的可讀性。
4、林西莉《漢字王國》
漢字王國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講述中國文字的起源的特點,選粹取200多個與人的生活有關的字進行細緻的講解,如與人的身體、住房、器皿、絲和麻、家畜、農具、車船、道路等有關的字,同時分析和描述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進而使人加深對文字的了解。既有深度,又很好讀。
5、林西莉《給孩子的漢字王國》
《給孩子的漢字王國》由瑞典漢學家林西莉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為孩子講述中國文字的起源和特點,主要選取一些與人的生活有關的字,按章講述,如人與人類,水與山,家畜,車、路和船,農耕,酒和器皿,麻與絲、竹與樹、工具與武器,屋頂與房子,書籍與音樂等,同時分析和講述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加深讀者對文字的了解。市場上關于漢字的書很多,但基本上都是中國作者寫的。作為一個外國人,林西莉對每一個漢字都充滿了好奇,比如為什麼人們把自來水的開關稱之為“龍頭”?為什麼人們把懷孕叫做“有身子了”?“身”和“孕”有什麼關系?為什麼許多中國人見了面不問“你好”,而問“你吃了嗎”等等。書中隻講述了200多個“基本漢字”,它們大多是中國人最早創造使用的漢字。可以說,這是一本孩子學習漢字的通俗易懂的入門書。